第 661 章(1 / 1)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老白猪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怀里抱着孩子,李起不住的亲吻着小家伙的额头,看着他,摸着他的小手。

“皇上,让我抱抱他吧。”

吴紫萱躺在床上,因为刚刚生产不久,脸色还不是很好,身体也很虚弱。

李起赶紧将她扶起,而后将孩子送到她的怀里。

吴紫萱看着孩子,深情说道:“孩子,不管你在哪里,也不管你叫什么名字,你都是我的孩子,母亲永远爱你,疼你。”

吴紫萱的这番话只说的一旁服侍的太监宫女都是感觉莫名其妙,

他们也不敢问,只是心说这孩子是皇子,还能到哪里去呢?

怎么今天皇后娘娘的话让人摸不着头脑?

“皇上,抱他走吧,若是时间耽搁了,只怕我会舍不得了。”

“紫萱,对不起。”

“皇上不要这样说,你我都是夫妻,你的事只要我能办到,我也会全力去做。”

李起感动的点了点头。从吴紫萱的怀中抱过孩子,而后走了出去,见到了刘桃树。

“刘叔,这个孩子是皇后前两天刚刚生产的皇子。”

刘桃树听了,赶紧跪在地上。恭敬说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李起将刘桃树扶起,说道:“这个孩子是朕的,但也不仅是朕的,也是你的。”

这话让刘桃树和一边的魏千章魏万章等人都是听得莫名其妙。

李起也没有逗圈子,直接说道:“这个孩子朕打算过继给你,让他延续你的香火血脉。”

李起这话一出,刘桃树整个人都是惊呆了,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皇上竟然会把自己刚刚生下的皇子,过继给一个侍卫统领,这样的故事别说见,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即便是小说话本里也是不敢这样编。

“皇上,您刚才说什么?属下是不是听错了?”

“朕说我要把这个皇子过寄给你,让他成为你的儿子,以后让他陪伴在你的膝下。”

刘桃树大惊,慌忙跪地推辞,“皇上,不可不可,万万不可,臣身份卑贱,如何能让皇子过继于我,这岂不是要折煞死我。”

李起再一次亲切的将刘桃树扶起,对他说道:“当年李闯破京城,若非你儿子代朕引开闯军,只怕那时候死于乱刀之下的便是朕。

而你又一直不离不弃辅佐于朕,你们父子两人的恩情。无论朕如何报答都觉得不够,现在不过是过继一个皇子,这又算得了什么?”

“皇上,不可,此事万万不可。”

“不用多说。”

李起将孩子交到刘桃树的怀中。

刘桃树抱着怀里的孩子,看着孩子那细嫩的皮肤,小小的嘴巴,真是分外好看乖巧。

还别说,刘桃树越看越觉得像自己孩子小的时候,一瞬间,刘桃树铁打的心也软了下来,只感到一阵亲切。

“刘叔,以后他就是你的孩子。”

“皇上。”

刘桃树虎目含泪,眼泪汪汪的便是流了下来。

很快,李起将刚刚诞生的皇子过继给刘桃树,这样的事情很快便是传扬开来,

所有人都是满脸的不可置信,纷纷去打听,最后得到证实,所有人无不是拍案称奇,节节赞叹。

而李起将皇子过继给刘桃树为子的事情也是被百姓传为佳话。

人人皆是对李起夸赞不已,朝中武百官也无不是对李起心悦诚服。

君王如此,身为臣子,夫复何求?

而这时候又正是赶上对鞑虏作战准备完毕,大军即将出发之时,这更加激励起了一众武将的精忠报国之志。

当今皇上英明神武,体恤下属,无微不至。为了回报下属的恩德,竟然连皇子都可以过继出去。

如此君王,试问古往今来又如何能找到第二个?

对于即将要爆发的大战,大明上下将士无不是万众期待,只希望这一次能够立下大功,上报君王,下慰人民,

而自己也可以建功立业,成就一番名声。

第七百四十章 出兵辽东

恒盛八年三月初六,在大明百万军队的热切期盼下,在大明亿兆子民万众拥护下,对鞑子的作战准备终于全部完毕。

这一天,三十万大军在京城外集结,等待着李起正式下达向辽东进发的命令。

这一天,数十万百姓牵猪赶羊,手里端着自家酿造的美酒,来给战士们送行。

三十万大军排着一个又一个整齐的方阵,一眼望不到尽头。

他们人人身披铁甲,手持利刃,目光坚定,身体如松似铁,即便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汇聚的强大威势,也令人不敢瞩目。

军阵前面是一门又一门数之不尽的大炮,黑洞洞的炮口令人望之生畏。

整整两千门大炮,从恒盛三年开始就已在昼夜不停地打造,每一门大炮质量优良,射程极远,

若是同一时间齐齐开炮,足以毁天灭地。

而此时,李起则如天神一般的骑着一匹骏马之上,驻立在他们的最前方。

不错,这一次李起要御驾出征。

这一战关乎大明百年国运,只要打赢了,那么大明百年之内再无边患。

而若打输了,则国基不稳,现在这一切大好的局面都有可能出现崩坏。

但是李起对这一仗非常有信心,因为李起为这一战足足准备了八年时间,

在这八年的时间里面,李起没有对鞑子主动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

原本李起只想准备三年,五年,可足足也是拖了八年。

对内,李起也是采取休养生息的方法,为了这一战,即便是李自成、张献忠他们的旧部,李起也是选择原谅。

这些人投降后,愿意从军的便接纳到军队,加以锻造。

不愿从军的,便让他们回去耕种,为的不过是积蓄国力。

为了发展,李起甚至甘愿冒天下之大不为,废除了当年太祖高皇帝制定的禁海政策,大力发展海贸。

这一个政策着实了得,不过短短五六年时间,大名海贸昌盛,数之不尽的船帆每日里漂泊在海上,来回穿梭,往返运送货物。

因为海贸的大发展,使得大明的国力恢复的越发的快,不过短短数年时间,海贸便每年为大明国库贡献一千万三百万两以上的收入。

现在大明财政不但可以应付日益增长的开支,而且去年还结余了七百多万两白银。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须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财政有结余是多么的不容易。

而现在,大明要钱粮有钱粮,要大军有大军,要武器有武器,于是李起果断下令备战。

看着眼前一个又一个的方阵士兵,李起感慨万千,一切的一切都只为今天。

突然,李起拔出腰间天子保剑,遥天一指,大声高呼道:“我大明的将士们,此战为的是收复我大明疆土,为的是讨还昔日汉家的血债。

我等身为汉家儿郎,责无旁贷。大明万胜,大明万胜,大名万胜。”

李起的声音落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