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许多不可饶恕的罪恶,他的下场也就此注定。”
对于洪承畴的才能李起自然也是从不怀疑,但其品性操守,以及在大是大非上的抉择,李起却是看不上。
李起没有在洪承畴的个人品性上有过多的评价,之后便是直入主题,“先生,他可曾向你表露此行目的?”
“有,昨天他一进关的时候,臣对他冷嘲热讽一番,便将他打发了,谁想不多时他又是找到臣,向臣提出了议和的提议。
他希望大明与大清和平共处。并且大清还愿意以“弟”之名侍奉大明。”
“哦。”
李起哦了一声,“他又提了什么条件?”
“回皇上,他希望我们可以把鞑子皇帝,还有那数万的八旗家眷全部放回。
作为交换条件,他们愿意送上三百万两白银,并且可割让土地,只求双方罢战。”
“那朕上次提出的让他们以三十万汉人作交换,他们如何回话?”
“回皇上,他们并未同意,只答应以白银物土地作为交换条件。”
对于多尔衮情愿用银子和土地来赎买,也不愿意用在他眼里视为猪牛狗马的汉人来交换,李起也并不意外。
毕竟银子是死的,人是活的。
对于现在的清廷来说钱财之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口和资源。
没有了钱财,他们可以去抢,大明抢大到,还可以到朝鲜去抢,到草原去抢。
然而若是没有了人口,就不足以支撑他的力量,国力也将衰退。
并且再加上之前一系列的变故,清廷损失了极其众多的战斗力,这些战斗力都极其需要得到补充。
而补充的人选自然就是他治下的这些汉人了。
之所以汉人会成为现在鞑子的最佳补充人选,一来是因为自从努尔哈赤起兵后到现在,至今算算也有三四十年了,这已经是两代人的时间了。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面,许多汉人一出生就已经在接受鞑子的统治,不管这些人愿不愿意,他们都已经适应了鞑子的规矩。
甚至有的人还认为自己生在鞑子治下,长在鞑子治下,那鞑子理应是自己的主人,为主人卖命,为主人去死,那是应该的,那是他们最大的荣幸。
这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关内依然不死心。
上一次入关,看到了关内的花花世界后,他们自然也梦想着可以再次回来。
而回来之后为了便于统治,他们自然也需要在汉人之中多挑选一些人补充到自己的大军之中,为以后征服汉人做准备。
不得不说他们还是贼心不死啊。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多尔衮对平时看作猪牛狗马的汉人,这时候也是舍不得放手了,情愿给李起送银子。
甚至若是能够谈判成功,他都不惜代价,送土地也可以。
“想得倒美,三百万两银子就想干这么大的事,把朕当穷鬼呢。”
李起对于多尔衮提出的用银子来赎买的提议丝毫不以为意,甚至嗤之以鼻。
“皇上,洪承畴今天早上还向臣恳请,希望可以早日面见皇上。不知皇上何时见他?”
“急什么,晾着呗。”
李起漫不经意的说了一句,而后便看了一番顾炎武整理出来的书。
看过后没什么事,便走出房间,去城头看看鞑子大军。
第六百九十二章 君臣论战
李起和顾炎武两人登上城头,跳目远望,见这远方的八旗大营人叫马嘶,纵然离着老远,却依然能够感受到其杀气腾腾的气势。
见此,李起不禁对顾炎武问道:“先生。依你看若是我军出关与鞑子野战,我军胜算如何?”
顾炎武想了想,回道:“回皇上,我军对鞑子数次大胜,对鞑子已毫无畏惧之心,再加之如今又有山海关关城做依托,城外野战,城上大炮配合战力倍增,
而且此次又是皇上御驾亲征,士气高昂,全军上下十数万将士人人皆敢拼死效命,真真可谓士气如虹,
如此,此次我军若出城与鞑子野战,当有七成胜算。”
战场上有一句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任何一场战争都没有绝对的胜利把握,如果一场战争能够做到五五开,那么这是非常合算的概率,这己经值得拼死一战。
而现在顾炎武自信一旦开战。己方有七成胜算,若真如此,那么这场战争便足以让李起赌上身家性命,甚至大明的国运。
李起听了,只是微微笑了笑。“先生,你还是太过乐观了?”
“皇上,难道皇上认为臣的想法有些过于狂妄吗?是何处不妥,还请皇上指正。”
顾炎武态度真诚的向李起求教。
李起在他面前自然也不会藏着掖着,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这既能让顾炎武清楚大明自身实力,又可时刻提醒自己,让自己避免犯下低级错误。
“先生请看。这多尔衮挥军十万,领兵来攻。从目前态势而言,其必与李自成相互勾结,为的就是要利用李自成来敲诈我大明一笔。
然而我军却对其不屑一顾,甚至朕还在山海关城内大大方方地举行婚庆大典。
这极大地刺激了多尔衮,也极大地打击了他,可如此情形下,他依然没有开战,并且还主动提出议和,
如此,足可见其急切之心,并且毫无并无战斗之志。”
顾炎武听了,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
李起又是接着说道:“可纵然如此。我军却依然没有到与其决战的时机。
先生只看到了过往几场战争我军对鞑子的大胜,杀的其丢盔卸甲,四散奔逃,甚至于还阵斩他们的亲王,武功赫赫。
可是先生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过往的战争大多都是我军取巧之故。
都是实行偷袭与埋伏,打了鞑子一个措手不及,用谋略战胜对方并无不可,然而过多的使用谋略,却也可体现自身的实力不足。
试问若是实力强悍,谋略不过是点缀而已,用不用都无所谓,古人云一力降十会,说的便是如此。
所以我军虽然在过往的战争中取得大胜,但是在硬碰硬的实力面前,我军依然不如鞑子。”
顾炎武这时候经过李起这一番提点,自然更加能够清晰的看到过往战争中大明军队的不足。
“皇上所言极是。”
李起微微一笑。“这只是其一,其二,我军在之前的战争中。对鞑子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人员,物资,马屁,皆是损耗极大。
并且他们撤出关外,对其军心民望的打击也是巨大。
如此若是我军再与其开战,这时鞑子上下稍有头脑之人,都应该知道他们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有道是兔子急了还咬人。就战斗力而言,他们本就是这个时代一等一的,
若是再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