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追击偷袭,一边也收拢了散兵。
前翻黄廷和顾炎武他们不是被李定国夜袭,溃散了很多人吗?
这时候他们听闻李起这个皇帝御驾亲征,也是纷纷再度聚拢到李起这边来。
而且前翻张献忠一举端掉李起的大营,三万大军死难者大半,但也逃出去了五六千人,这些人这时候也是找来了。
对于这些人,李起没有追究他们任何一个人的责任,
毕竟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整个指挥系统就已经崩溃了,他们身为小兵又能干什么呢?
现在他们能够回来,有心再度报效朝廷,这已经表明了他们的心意,何必再去苛责其他呢。
所以一路追击,李起的人马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不过为了保证追击的速度和攻击力,李起还是命令这些人向后撤离,跟随后面的一万多大军共同前进。
一路上,大西军一面急速回军,一面仓皇抵挡李起的攻击,如此这般十几天,伤亡竟然达到两三万人,
可见在李起的追击之下,即便是李定国亲自断后,那也是困难重重,死伤惨重。
这般情况,这也进一步的让大西军的军心士气低靡不振,都是感叹自己前途渺茫。
付出如此大的伤亡代价,最后张献忠,李定国,刘秀,孙可望他们终于是回到了成都。
不过他们并没有直接入城,而是在成都城外五十余里处安营扎寨,自建壁垒,自成一体。
如此,可以与成都倚为犄角之势,相互支援,既可以增加自己的防御能力和攻击能力,又可以分散制衡秦良玉和李起的兵马。
“哗啦”的几声,数个酒坛被重重的摔在地上,破碎的瓷片散一地,酒水也是流的到处都是。
张献忠极其恼怒,嘴里叫骂道:“老子打仗打的这么多年,就从来没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二十多万大军出发,到现在七八万人回来,而那狗皇帝却连一根毫毛都被伤到,这要传出去,叫我张献忠脸面往哪里放。”
张献忠愤愤不已,这也不奇怪,这场仗不光李起觉得打的憋屈,张献忠也觉得憋屈。
张献忠曾经一度将李起围困,眼见不用几天时间,就可以将李起一举擒杀,
但哪知道这只是给李起造成了暂时的损失和困局罢了,不过数日之后,局势便又再度逆转。
开始还是他张献忠围困李起,后来就直接变成了李起在追击他,这叫张献忠如何不恼怒。
好歹也是打了几十年的仗,在李起这个十七八岁的毛头小子面前,却是有脾气没处发,有力没处使,有本事没处用,搞得张献忠那是憋屈的不行。
第六百三十九章 无根漂萍
张献忠气急败坏,一旁的李定国也是又羞又怒,显然这一次李定国对自己的表现也感到非常不满意。
张献忠如此,其他人自然不敢说话,一个个的滴达个脑袋装哑巴。
张献忠这边气氛压抑,李边这边则是热情欢腾,人人皆是兴高采烈。
原因无他,只因为此时李起和秦良玉秦老将军,还有顾炎武黄廷他们终于是见面了,会师了。
这一会师具有决定性意义,意味着此番对战张献忠也已经从开始那防守自保阶段,转为了攻击歼灭阶段。
“末将秦良玉,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良玉现在已是七十高龄,戎马一生,战绩彪炳,但是见到李起,依然是恭敬无比的叩头跪拜,神情之庄重,态度之谦卑,令人无可挑剔。
身后顾炎武黄廷等人也是齐齐纳头便拜,口称万岁。
李起不敢怠慢,立即将秦良玉和顾炎武黄廷等人扶起。
“秦老将军切莫如此,切莫如此,此次若非老将军攻打成都,围魏救赵,只怕朕一个不好便要栽在那张献忠李定国之手。
说来老将军此次乃是朕的救命恩人,立有救驾之功啊。”
“不敢,不敢,为皇上分忧解难乃是末将本分,末将不敢居功,漫说皇上要末将攻打成都,便是要末将闯那龙潭虎穴,阴曹地府,末将也绝不敢皱半分眉头。”
秦良玉虽然是一介女流,年纪也已经七十多岁,但是说话依然中气十足,
再加上她一身的盔甲庄严肃穆,随她一举一动而凛冽作响,气势真真是令人骇然,寻常人都不敢看她。
然而李起在她面前却坦然自若,谈笑风生,这也更加让秦良玉在心中对李起感到敬畏,心说天子就是天子,皇上就是皇上,如此这般英明神武,大明中兴在望。
心里这样想着,秦良玉便是将一个小木盒子恭敬的送到李起面前。
“皇上,此乃皇上信物,末将现完璧归赵,还请皇上过目。”
前番李起命顾炎武黄廷二人前去寻找秦良玉,让他调兵攻打成都。
为免秦良玉不相信他们的身份,于是李起便是交给了他们一个一个小木盒子作为信物。
里面装的赫然便是大明皇帝专有的玉玺。
玉玺在人们印象中应该一个王朝只有一枚,所以称之为传国玉玺。
但其实大明并不是只有一枚,而是有二十四枚,每一种场合就用不一样的印玺,分得清清楚楚。
比如说“皇帝信宝”这枚玉玺便是用来调动大军。“皇帝之宝“则是用来颁布诏书,传达旨意等。
而李起作为信物让黄廷带去的便是其中一枚称作“天子之宝”的玉玺,这枚玉玺则是用来祭祀山川鬼神。
尽管大明的玉玺有二十四枚,但依然改不了玉玺那尊贵无比的地位。
所以当秦良玉见到玉玺时,整个人都是浑身颤抖,好半天的都回不过神来。
他没有想到新皇竟然有如此魄力,仅仅只带着五万人马便敢御驾亲征,
而且还敢以此对战张献忠数十万大军,临威不惧,这得需要多大的气魄。
生为臣子,得遇如此君王,还复何求?
李起微微一笑,接过玉玺,交由身边的魏万章好生保管。
而后李起对众人一阵勉励,关怀,最后便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战斗当中。
只听李起对秦良玉问道:“老将军,此番朕虽被张贼围困,但是前后数场大战下来,以及这一路的追击,朕也已灭了他一半的兵马。
如今他二十多万人只余八九万人回到成都,实力大损,士气大跌。
朕以前念这张贼盘据四川,兵力雄厚,只想将他暂且困住,待我大明恢复些许实力,再来收拾他不迟。
然而此时既然局势于我大大有利,故朕决定趁此次机会一举铲除张贼,平定四川,还四川朗朗乾坤,不知老将军可有良策教朕?”
“不敢不敢,末将不敢。”
秦良玉谦虚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