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弱。
如此之下,定王远在这南京京城,对山东的大军必定鞭长不及,假以时日,定王大军必定在朝廷的打压下土崩瓦解!
届时,对付定王,不过就是皇上的一句话而已,有何难言!”
“妙!妙!妙!”
阮大铖顿时便是犹如拨云见日一般,那是豁然开朗,连声说了三个“妙”字。
这办法也确实是可行,若是朝廷在山东再次的扶持一个武将,那么这必定会制约李起的势力,让李起在山东的根基发生动摇。
而且此时李起不在军中,这远隔千山万水的,对军队的指挥自然是不可能如意,这样一来,李起大军走下坡路,这便是一个看得见的事情了。
高兴过后,阮大铖不由得便又是面露难色,道:“扶持一个武将倒是不难,怕就怕到时候这武将羽翼丰满,到时候又是第二个江北四镇,亦或是第二个堵胤锡,那可就更加难办了!”
江北四镇的四个总兵黄得功,刘良佐,高杰,还有刘泽清,这四人开始对朝廷还算恭敬,
但是自从朝廷设立江北四镇,让他们镇守后,他们便是越来越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对朝廷的旨意也是渐渐不当一回事,可说是形同割据。
还有这堵胤锡,现在他对朝廷的态度也是极其的微妙,说是不忠,但是在几封给皇上的书信里,他的态度又是极其的恭敬,如往常那般。
但是说他忠心,却又看似和李起同穿一条裤子,对朝廷的调令,还有宣他进京见驾,却又是托辞不受。
这让弘光皇帝和阮大铖都是不由得感到担心,生怕这堵胤锡又是会像那江北四镇一样割据山东。
所以这时候如果朝廷要在山东再扶持一个人,那如果扶持起来又是一个不听话的,这不但白忙活一场,还给自己再招麻烦。
见阮大铖如此说,汪世荣心中更加是有底,道:“所以这人选必定是要对皇上绝对忠心之人,便是天塌下来,也不可能会背叛皇上的人,否则,此事绝不可行!”
阮大铖见汪世荣说的镇定自若,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心知汪世荣必定是心中有人选,于是赶忙问道:“先生可是心中有合适人选,还请先生赐教!”
这时候的阮大铖已经是在对待汪世荣的态度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不但是认真对待,还虚心求教,俨然是把汪世荣当成了师爷谋士一般。
汪世荣感受着阮大铖的态度变化,心里很是高兴,但是面上却看不出一丝变化来。
“大人,此时便有一个绝对合适的人选摆在大人和朝廷的面前,只是你们没有发现而已!”
阮大铖一听,心里暗度思索了一会,而后便是疑惑的问道:“先生说的不会就是吴三桂吧?”
“正是!”
汪世荣轻撩下摆,走到阮大铖的面前,对坐在椅子上的阮大铖躬下腰,道:
“大人,如今我家将军生陷死地,若是皇上赦免他,饶他不死,甚至还起用于他,那么我家将军必定对皇上和朝廷感恩戴德,矢志不渝。
而且我家将军在河南妄图自立,却是被朝廷轻易击败,可见自立一途对我家将军而言绝不可行。
如此,以我家将军的名声,要想存身以世,必得一势力依靠,此势力不是朝廷不是皇上,又是谁!
这般之下,我家将军和皇上,和朝廷便是紧紧地绑在了一起,若是脱离了皇上和朝廷的依靠,必定是要再度重蹈今日覆辙。
敢问大人,如此之下,我家将军除了一心为皇上效死外,可还有他路?”
阮大铖开始的时候对吴三桂还比较惊奇,不知这吴三桂竟然也有可能是合适人选,认为就算是天下人都死绝了,也轮不到他吴三桂。
但是经过汪世荣的一番口舌之厉,这似乎也确实是这样的道理。
他吴三桂名声臭大街,又不能自立,那除了依靠别人存活,又能如何?
第三百八十六章 议定
再说,皇上如果赦免他,饶他一命,那皇上可就真真是他吴三桂的再生父母,
但凡是还有一点良心和人性的人,那都不可能再去做出背叛皇上的事来。
这两厢比较下来,于公于私,吴三桂都没有再度背叛弘光皇帝和朝廷的理由,这样看来,吴三桂倒也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思量了许久,阮大铖尽管对汪世荣的理由感到认同,却还是摇头道:
“不行,如今吴三桂臭名昭著,民怨极大,若是皇上将其赦免,必定导致天下大哗,皇上那里无法通过。”
对于这一点,汪世荣自然是早就心中有数,当然也就早有应对之词。
“大人不必担忧,我家将军之事还未过堂,尚未判处罪行,更未昭告天下,那一切便还来得及。
大人只需劝导皇上,请求皇上将我家将军之事暂且压下,不作处理。
百姓总是健忘的,待得百姓渐渐情绪平复下来,到时再行赦免之事,悄然施为,又不大张旗鼓,百姓如何知晓,再则,便是有百姓知晓,不服,市井小民,又能如何?
无人牵头,百姓谁又敢对皇上的行为说三道四!”
阮大铖对汪世荣的这番话深以为然。
也是,别看这一次吴三桂押解进京,百姓对他的仇恨热如烈火,场面也是浩大,但这也不过是朝廷为了激励军心民心,鼓舞士气,争取名望,在有意引导而已。
真要不是朝廷在起作用,就连吴三桂被押解进京,那又有几人知道?
如果朝廷真的扶持了吴三桂,那么即便是百姓知道吴三桂当了大将军,那又能如何呢?
一个小老百姓,他们又敢如何呢?
“先生的话也不是全无道理,只是这听来听去的都是对吴三桂有好处,对本官而言,却是好处不见分毫,这开始先生所说的送于本官一场大富贵,让本官位居宰辅,这话又在哪里?”
汪世荣顿时大喜,知道自己已经是说服了阮大铖,现在阮大铖已经是在为自己谋取好处了,只要再把这一点捶实了,那就大功告成了。
“大人,只要大人为我家将军在皇上面前分说厉害,助我家将军逃过此难,那么不但皇上是我家将军的大恩人,大人也同样是我家将军的大恩人,此恩情,我家将军必定牢记一辈子。
届时,为报大人恩情,我家将军在山东成事后,必定和大人遥相呼应,大人稳坐朝堂,我家将军引为大人的强力外援,
如此,大人地位稳如泰山,首辅之位,必是大人囊中之物!”
“原来如此,这倒不失为一个妙招,倒是好过马士英了。”
阮大铖轻声念叨了一句,对于汪世荣的话,很显然也是听了进去,并且不自觉的还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