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4 章(1 / 1)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老白猪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对不可能做到的。

“那依你所言,此事又是何人在后面推动?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阮大铖见红弘光皇帝赞同自己的推论,自然也是心里放心不少,

而后阮大铖道:“这件事情在当时看,确实是很难看出什么端倪来,但是现在看则不然,因为堵胤锡现在执掌一方兵权,却即刻便在皇上和定王之间开始摇摆不定。

以如今的形式看,当时推动堵胤锡扬名立身的幕后主使之人,一定就是定王!

皇上你想,为何史可法史大人堂堂一部之主,却是不能顺利收得定王兵权。

而他堵胤锡不过兵部一侍郎。官职地位都低于史可法,为何他一去山东,便如此这般顺利的接掌了定王兵马大权,

这两相比较起来,岂不觉得奇怪!”

“爱情言之有理,此事朕之前也是想不明白,现在想想,这里面确实是非常有蹊跷!”

弘光皇帝自然是赞同阮大铖的推断,毕竟之前第一个委派史可法去接管定王兵权的人就是他弘光皇帝。

但是谁想史可法兜兜转转了一圈,却是没有办成事情,这自然也让他这个当皇帝的脸上挂不住。

别人自然会说他弘光皇帝识人不明,用人不当。

现在他听说接管定王兵马的事情有关节在,他这个当皇帝的自然是高兴,

因为这也就意味着这里面有人在耍阴谋诡计,这就和他能不能慧眼识人没有多大关系了。

“那么爱卿认为这里面究竟是谁在耍阴谋?是谁在将朕玩弄于鼓掌之中!”

弘光皇帝很是气愤,身为堂堂九五至尊,上天之子,竟然是有人敢在他面前耍阴谋诡计,把他都给玩进去了,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藐视和污辱,

这叫弘光皇帝如何能忍!

阮大铖没有丝毫犹豫,也没有丝毫隐瞒的打算,便道:“皇上,此事极有可能就是定王做下的局!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定王之所以要为堵胤锡扬名立身,为的就是让他能够名满天下,受万人敬仰。

这样一来,等他定王进京之后,一旦被皇上你软禁,那么前去接管定王兵马的人选便有可能会是他堵胤锡。

而堵胤锡在此之前,必定也是和定王达成了某种协议,甚至可以说是某种交易。

这样一来,定王兵马大权就只有他堵胤锡能够接手,别人却是接手不得。

这也就可以合理的解释了为什么史可法史大人到了山东,接管定王兵马大权受到千般阻拦,万般不肯,

但是他堵胤锡一到,便是毫无波澜的将兵马大权拿在手里。

皇上,这两相之下,便说得通了!”

“嗯,不错,爱卿所言甚是,那依爱卿所见,朕又该当如何?”

也确实,阮大铖的这个推断确实也是在事实上站得住脚。

为什么要给堵胤锡扬名,就是要让他名满天下,这样一来,当朝臣在讨论谁去接管定王兵马大权的时候,自然而然,他堵胤锡会是榜单上的一个人选。

然后定王又给自己的手下人进行叮嘱,除非是堵胤锡来,否则,别人来,谁都不用搭理。

这样一来,定王的兵马便可以和朝廷避免冲突,而又不至于兵马大权陷于旁人之手。

而只要堵胤锡还听定王的话,那么兵权就依然还在定王手里。

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堵胤锡完全是和定王站在一起,这也就是说朝廷对定王兵马大权的接管,那有没有接管都是一样的。

想明白了其中关节,弘光皇帝气愤不已,怒道:

“没想到这堵胤锡看上去一身正气,实则早已是和定王暗中勾结,狼狈为奸,亏得朕对他那般信任,这真真是瞎了朕的龙眼!”

阮大铖见弘光皇帝自然而然的便是顺着自己的意思走,一下便是想明白了其中关节,自然也是高兴,

看来自己可以抽身事外了,这堵胤锡和定王李起一条心,那就和他就没什么关系了,他就可以顺利的过关了。

不过话虽然是这样说,阮大铖的这些话,目的是为了将自己摘出来,但是也不得不承认阮大铖的推断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是阮大铖只猜对了一半,另一半却没有猜对,

不错,李起当时确实是在刻意的在为堵胤锡扬名立万,在后面刻意推动。

推动的目的自然也是希望他可以名满天下,以备以后自己一旦进京被软禁,朝廷在讨论接管自己兵马的时候,可以让堵胤锡成为候选人名单里面的一员。

与此同时,李起也确实对岳来戚正他们进行了一番叮嘱,让他们只认堵胤锡,其他人不认。

这样一来,李起也就避免了自己的兵马沦为小人之手,以后成为某些人争权夺利的工具。

别人信不过,但是对于堵胤锡,李起是信任的,他可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人,

无论是才能,还是战略眼光,亦或是胸怀气度,那都是这个时代拔尖的人物,李起对他,那自然是放心。

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驾光临

但是不管李起怎样去安排,去推动,作为当事之人的堵胤锡,他却是完全不知情的。

所以说阮大铖和弘光皇帝认为堵胤锡和李起狼狈为奸,这一点是不成立的。

以堵胤锡对朝廷的忠心,对大明朝的忠心,李起要拉他下水,那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也正因为如此,李起才会在他去山东传旨的时候,刻意几次刁难他,弄出一点事迹来为他扬名立身,目的便是让堵胤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自己所用。

“爱卿,如今这堵胤锡和定王狼狈为奸,定王兵马又新近大捷,声势大振,战力不俗。如此,朕又当如何应对?”

阮大铖见弘光皇帝对自己又是一口一个爱卿的叫着,心知弘光皇帝对自己已经再也没有了火气,不由得是一颗心彻底的放在了肚子里。

阮大铖心说这皇上也是跟个小孩子一样,脾气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虽然看着很害怕,但是只要摸对了他的脾气,掌握了他的性子,哄他高兴了,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听到弘光皇帝的问话,阮大铖在心里思量了许久,都是没有说话,

也确实,堵胤锡的事情,这是一个突发事件,这也完全出乎于阮大铖之前的预料,

所以为了万无一失,避免将自己再一次的牵连进去,阮大铖自然是不敢怠慢,当然要细心思量一番了。

想了许久,只听阮大铖道:“皇上,这定王似乎有未卜先知之能,诡计多端之巧,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对付这样的人,谈何容易,未免再次糟到他的算计,臣以为此事急不得,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