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跟随黄得功大军来到河南,来对付吴三桂。
一开始,堵胤锡对吴三桂并没有直接用兵,而后几番书信,劝降吴三桂,希望吴三桂改邪归正,重归大明。
但是现在的吴三桂自从脱离清廷自立后,也是渐渐品尝到独掌大权,操持生杀的滋味,这使得他越发的沉迷其中,不得自拔。
所以面对堵胤锡的劝降,吴三桂一点也不动心,只是将书信丢之了事,连回应都懒得去做。
见吴三桂无半分悔改之心,堵胤锡知道劝降已经是不行了,于是和黄得功悉心谋划,最后对吴三桂展开了军事打击。
在堵胤锡和黄得功的联手紧逼下,吴三桂新近招募的大军竟然是不堪一击,几次大战下来,竟然是死伤过半。
最后无奈之下,吴三桂带着自己的本部兵马关宁铁骑,还有那仅剩的新军,共一万五千余人,全部退入开封府城,
吴三桂希望几番战败后,可以在府城修养一下,以期再战。
“哈哈哈,,,堵大人,这吴三桂狗贼死期将至啊!”
将吴三桂逼入城后,在堵胤锡的建议下,黄得功命大军在城外深挖沟壑,意图将吴三桂困死在里面,到时便可不战而胜。
现在沟壑已然是挖掘完毕,整个开封府府城犹如被隔绝了一般,
吴三桂不说出来作战,便是想要趁夜逃走,那一道道宽广的沟壑,已经是足以让他付出致命代价。
眼见胜利在望,黄得功是极其的高兴,兴致极高,忍不住是一仰头,半坛好酒下肚,哈哈大笑。
“堵大人,还别说,你这文官老爷打起仗来,比我黄得功也不差啊!”
一抹嘴巴,黄得功高兴的对堵胤锡说道。
现在的黄得功是越看堵胤锡越顺眼。
开始堵胤锡来当监军的时候,他是看不惯堵胤锡的,但是迫于皇命,黄得功也是不得不受堵胤锡节制。
但是之后在和堵胤锡的商议谋划中,黄得功也是渐渐被堵胤锡的军事能力所折服,现在和堵胤锡已经是合作的亲密无间了。
“哪里哪里,将军客气了,将军久经战阵,比起将军来,本官还是差了许多,以后许多地方本官还要向将军请教,还希望将军不吝赐教啊。”
堵胤锡将自己的姿态放在了和黄得功平等的界面上,丝毫没有寻常文官那般看不起武将,
尽管这些年武将的地位越发的高了,但是长久以来的认知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所以许多的文官尽管嘴里对武将客气不少,但是心里还是对武将看不起的。
心里是这样想的,很自然的便会表现在平常的交往之中,这也让武将们感到彼此之间有那化解不了的隔阂。
第三百五十九章 百姓苦啊
但是堵胤锡全然没有这样的成见。
在他看来,文臣武将就好似王朝的两条腿,共同支撑着王朝的存续,彼此之间没有高低上下之分,有的只是守望相助,彼此共生。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使得堵胤锡在平时和武将的交往之中,那给武将的感觉是那般的如沐春风,亲切和蔼,这也让堵胤锡极快的和武将们打成一片。
高兴过后,堵胤锡便是再一次的将注意力放在了城内的吴三桂身上。
只听堵胤锡说道:“将军,有道是哀兵必胜,我军虽然将吴三桂困在此地,占尽优势,但是也不能将吴三桂逼得太死,否则,其必定破釜沉舟,以命相博。
届时,即便我军得胜,亦是惨胜!”
黄得功听了堵胤锡的见解,也是点头赞同。
“那依大人之见,我军该当如何?”
堵胤锡听了,不禁是遥看着那开封府府城,道:“动其军心,瓦其斗志,后一鼓作气,平定乱军!”
此后的十余天时间,堵胤锡大军将吴三桂大军死死的困在城内,不攻城,也不撤走,只是将其困住,不作其他。
即便是这几天里,吴三桂已经是试图组织了几次出城攻击,
但是堵胤锡也只是命大军守住阵线而已,丝毫没有半分想要趁着机会,一举杀入城内的打算。
面对那几乎铜墙铁壁一般的防守,吴三桂大军不得寸进,几次出城作战皆是宣告失败,军心士气逐渐低迷。
不但如此,在这十余天的时间里面,城内的吴三桂大军粮草也是逐渐消耗殆尽,如今,他们已经是面临着断粮的危险。
城内,府衙,吴三桂愁眉不展。
“将军,大军已经断粮了,明天我们大军就无粮可食了!”
“是啊将军,与其在这里等死,不如我们再拼一把,杀出去!”
“对,我们杀出去,死也死个痛快!”,,,
“够了,难道你们还嫌本将不够心烦吗?”
面对着一众手下大将的吵吵囔囔,吴三桂历声大喝,将他们骂的是不敢再说话了。
不过他们虽然不说话了,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吴三桂不得不及时解决,要不然,明天大军没有饭吃,就要乱了。
思量了一会,吴三桂道:“命人将城内所有百姓和商铺的粮食统一收缴,但有不从者,杀!”
吴三桂也变不出粮食来,为了应对粮食困局,吴三桂便是将目光投向了城内的百姓和商铺。
乱世就是这样,老百姓总是最容易受伤的人群,因为他们在面对暴力大军之时,单个反抗的力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除非有人可以将百姓有序的组织起来,让他们不再是单打独斗,否则,他们注定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一众大将见吴三桂这样说,他们也就不再多说什么,毕竟他们也不是这里的人,对这里的百姓也没有什么乡土情分,抢起来也没什么心理负担。
反正对他们也说,只要有吃的,别的他们也懒得管。
不过他们这些从辽东来的大将可以不管,但是在他们大军之中可还有许多河南的本地士兵啊,
这些士兵都是吴三桂到河南来发展后新招募的,这些人里面甚至有许多的人就是这府城一带的。
而且古人习惯大家族群居,即便是住在了城内,那住的也不远,所以许多本地士兵的亲人也都在城内。
现在要他们去抢自己亲人的粮食,那哪里下得去手啊!
面对着这样的难题,吴三桂倒也是干脆,命令本地士兵不得出军营半步,收缴粮食的事情就由那辽东来的关宁铁骑去做。
至于以后这些本地士兵得知自己亲人家里被抢了后,会不会闹事,吴三桂也是懒得多想,以后再说吧。
反正这世道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有人闹事,杀了就是,还怕招募不到人吗?
招募不到,那就直接动手抓,反正办法有得是。
“哐”的一声,一户百姓家的大门便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