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名望,真是看的我等同僚好生羡慕啊!”
马士英一边说着,便是一边指着那远处被士兵拦着的一众围观百姓,羡慕的对堵胤锡说道。
这时候不光他马士英羡慕堵胤锡,在场的哪一个官员又不羡慕呢?
这般的名望,堵胤锡飞黄腾达已是不远了。
堵胤锡顺着马士英手指的方向看过去,见一众百姓个个皆是对自己投来了敬佩崇拜的目光,心里不由得也是一阵激动。
激动之下,堵胤锡紧走两步,对一众百姓道:“乡亲们,堵胤锡在此谢过乡亲们的厚爱,堵胤锡受之有愧啊!”
这样的场面堵胤锡一路上也是见了许多次,只是之前的场面没有这么大而已。
一众百姓见堵胤锡对自己拱手施礼,不由得对堵胤锡更加是好感大增。
“哎呀,真是好官啊,还对我们行礼呢,不像别的官员,对我们一副鼻孔朝天的模样,看着就来气。”
“谁说不是呢,怪不得这堵胤锡被定王敬重,这都是他的人品折服了定王啊。”,,,
在一众官员和百姓的热烈迎接下,最后堵胤锡进了南京京城,而后一番沐浴更衣,最后在皇宫见到了弘光皇帝。
“臣堵胤锡见过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哈,,,爱卿免礼,爱卿免礼。”
弘光皇帝很高兴,竟然是走下御台,亲自将堵胤锡扶起,高兴之情真可谓是尽数刻在脸上。
被弘光皇帝这般看重,这也让堵胤锡大为振奋,只感到一阵荣耀。
而后堵胤锡将此行的种种对弘光皇帝陈说,特别是李起对弘光皇帝的忠心耿耿,堵胤锡更加是着重提及。
听罢后,弘光皇帝高兴的说道:“爱卿辛苦了,爱卿走的时候,朕说过,待得爱卿事成归来之时,朕必定重重有赏,说吧,爱卿要何赏赐,朕无所不从。”
堵胤锡惶恐,赶忙跪地道:“为皇上办差,本就是臣份所应当之事,臣不敢邀功,更不敢请赏,还请皇上明鉴。”
“哈哈哈,,,爱卿如今已然是名满天下,如此大才,若是朕不加重用,天下人岂不是要以为朕是个识人不明的昏君吗?”
弘光皇帝说完,便是看向一边的马士英,问道:“爱卿,如今我朝六部可有重要官职空出?”
有道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官职这东西不比荣誉头衔,可以不限制的增加,要委任堵胤锡实职,自然也是要有空缺才行。
不过弘光皇帝一心只爱听戏唱曲,对朝中六部的官员空缺也是不大了解,所以只得是向马士英问个明白了。
第三百三十章 皆大欢喜
马士英见弘光皇帝这样问,不敢怠慢,立即是站出来回道:“回皇上,如今朝堂众正盈朝,空缺实在不多,遍观之下,只有礼部仪制清吏司郎中,户部河南清吏司郎中,还有国子监祭酒,这三个官位空缺。”
大明朝自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南,京就是大明朝的国都。
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南,京便成为了陪都。
不过南,京纵然是成为了陪都,但是南,京却依然保有非常完备的官僚体系,中枢六部,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都是一个不少,并且每一个职位都有人员在任。
不过因为大明中枢行政基本已经全部被移转到了北,京,所以南,京的行政体系与其说是行政体系,不如说是养老体系。
许多在北,京京城混不下去的人,便是被安排到了南,京京城来供职,名面上地位不低,但是实权没多少,所以和养老无异。
不过是官名叫的响亮罢了。
不过如今情况却大不一样,现在弘光皇帝在南京登基称帝,中枢大权再一次的又回到了南京,这使得南京的这些养老官员一下子便焕发了新春,再度便是执掌了实权。
而且随着鞑子入关,整个京畿之地都是被鞑子占据,所以在京畿供职的官员也是纷纷流落逃难,来到了南京。
他们毕竟之前在北,京京城地位显赫,权利不小,这时候来到南京,自然也需要一番安排,怎么得也得给他们一个官做,
要不然,人心不稳,便要搞出事端来。
这几般之下,本来南,京官僚体系里面空额还是比较多的,这一下子便是被填得满满当当。
每一个官位都是变得越来越宝贵,越来越稀缺,每一个官位都被人争的抢破了头。
以前被那些高官士子看不上的官位,现在也是变得炙手可热。
所以现在遍观整个南,京朝堂,有资格参议朝会的官位当中,竟然只有三个职位空缺,这也不得不说是一大奇观。
要知道,以南,京的官僚体系来算,不算武将,就单说文官,这名额也是超过一万人!
这么大的编制,竟然只有三个空额,可想而知,这官位稀缺到了何等地步?
弘光皇帝听了马士英这话,不由得也是皱了皱眉头,颇为有点不大高兴。
这三个官位虽然不算小,但也不算大,弘光皇帝还以为会有什么尚书之类的呢,
没有尚书,至少也得有左右侍郎吧,但是现在就这么个官,如果说是重赏,那实在是名不副实。
马士英见弘光皇帝不悦,知道弘光皇帝是感觉拿不出手,便立即又道:
“皇上,礼部左侍郎刘汉文刘大人年事已高,早前曾上书皇上,请求致士,此事皇上日理万机,一直未准,不如趁此机会皇上准其所奏?”
弘光皇帝大喜,也是把这事想了起来。
原来前些日子礼部左侍郎刘汉文便上书,因为自己年纪大了,又有了眼疾,于是请求回家养老,弘光皇帝因为迷恋戏曲,一直没时间批复,现在却是没想到瞌睡来了送枕头。
“爱卿所言甚是有理,朕这便准了刘爱卿。”
而后弘光皇帝便是立即在旁边太监的帮助下,找出了刘汉文的折子,提笔高兴的批复了。
批复完后,弘光皇帝便是对堵胤锡道;“堵爱卿,礼部左侍郎的官位可是不小,爱卿以为如何?”
礼部别看只是负责一些大典仪式,还有外国使者来了后,安排接待之类的事务,看着细碎,没什么好大作用,但礼部却是六部之首!
有道是礼乐崩坏,礼乐崩坏,这“礼”乃是古人最看重的,所以很自然,礼部的地位便是最高,即便是掌管百官升迁的吏部,尽管实权最大,但在名义上还是比礼部矮一头。
所以弘光皇帝说礼部左侍郎官位不小,这也不是空话。
不过纵然礼部地位非常崇高,但是在如今这样的乱世,礼部对这个天下局势所起到的作用,实在是非常有限,
所以很显然,堵胤锡志不在此。
但是君王所命,堵胤锡又不可能去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