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也是再也忍不住,眼眶早已经是被泪水灌满,那滚烫滚烫的热泪涌出来,顺着他的脸庞留下,最后一滴一滴的滴落在地上。
这时候,只听李起又道:“现在,鞑子是我汉家最大的生存威胁,与之相比,所有的一切,皆是微不足道!”
“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在这样的时刻,枪口一致对外,绝对不能出现自相残杀,自废武功的事情,这一点,每一个人都必须要谨记!”
“如今,弘光皇帝已然是我大明王朝的皇帝,这已经是铁一般的事实,无人可以更改,亦不容任何人更改!”
说完,李起猛然间便是拔出腰间佩刀,“今日,我朱慈炯在此立誓,今生永为弘光皇帝臣子,一心效忠,肝脑涂地,若违此誓,有如此袍!”
话音一落,李起便是一抖背上披风,将至抛向空中,而后一刀将之在半空中分为两半!
这一刻,所有人都是震惊的犹如石人,不可思议的看着李起,眼睛里面满是震惊和佩服!
他们没有想到李起竟然能够为了抗清大业,不惜将本属于自己的皇位和江山拱手相让,甘心一生只当一个臣子,
这对于一个曾经无比接近皇帝宝座的人来说,这得需要多大的决心和气魄!
不但如此,作为一个曾经无比接近皇帝宝座的人来说,他存在一天,这便是对当朝皇帝存在威胁的一天,
当朝皇帝能够容忍这样的威胁存在多久!
可以说此刻的李起为了抗清大业,为了大明江山,为了汉家天下的存亡延续,不但是将自己的皇位江山交出去了,还将自己的性命也交出去了!
这叫众人如何不震惊!这叫众人如何不钦佩!
众人之中,特别是那堵胤锡和顾炎武,两人更加是激动的不能自己,身子都是忍不住颤抖!
“定王!定王!”,,,
这一刻,无数人在心里默默的叫着定王,叫着李起。
此刻,李起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当这些话说出口后,李起再也是没有了犹豫,再也是没有了彷徨,
有的,只是为这个时代的天下百姓,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也许到最后,自己的心力可能会变成一个笑话,但是这又怎样,自己已经做了,自己已经尽力了,自己无愧于这个时代。
这就够了!
感叹过后,李起转过身来,对堵胤锡单膝跪拜,郑重抱拳,道:“朱慈炯跪敬天使,跪接圣旨,请天使颁旨!”
李起话音落地,三息过后,校场内的五千将士皆是齐齐对堵胤锡郑重跪地,高声喊道:“我等跪敬天使,跪接圣旨,请天使颁旨!”
将士们与其说是在跪拜堵胤锡,跪拜弘光皇帝,还不如说是在跪拜李起,在他们眼中,李起就是他们的旗子,
李起怎样,他们就怎样,李起的地位在他们心中早已经是根深蒂固。
方才李起的话,不但不能使李起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发生动摇,相反,只会越发稳固。
堵胤锡此刻已经是泪花翻转,看着李起,只感到自己是无比的渺小。
刚才的话,还有李起的誓言,李起是当着全军将士说出来的,真实性绝对不容怀疑。
先帝龙裔,能够做到如此地步,这是需要何等的气魄和胸怀!
与之相比,堵胤锡自然是感到自己的渺小,更为自己曾经怀疑李起会有反心,而感到自己是一个小人!
百感交集中,堵胤锡便是将手中的圣旨展开,无比的中气十足,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昔年思宗皇帝登基,励精图治,敬天法祖,克己义民,仁德苍生,只求国泰民安,中兴社稷。
然,思宗皇帝年间,天灾人祸频仍,以至民生顿苦多艰,终酿成遍地烽火,以至江山倾覆,终煤山自缢,此,乃我国朝最甚之悲痛故事。
朕每每念及以此,皆悲伤难忍,不能言语,亦为不能代其之,而深切自责。
今闻思宗皇帝之三皇子,定王贤侄朱慈炯平安无事,更于武清起兵抗清,朕心甚慰,只盼皇侄早日归来,以解朕之思念,亦可当前赏功,以表朕心。
故而,命皇侄自接旨之日起,即刻动身,早日还京,不得有误。
钦此。弘光元年一月三日。
“臣朱慈炯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我等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起和五千将士皆是齐齐高声接旨,声音洪亮。
不过这封圣旨还是让一众将士在心中,对弘光皇帝有所不满,
一来圣旨里只字未提抗清将士的功绩,也未给以一定的奖赏承诺。
虽然大家反清,也不是为了什么奖赏,但是你这个当皇帝的如此装傻充愣,却是不免让人寒心。
第三百二十七章 扬名是个技术活
二来旨意之中竟然是直接命李起回南京见驾,这般的迫不及待,似乎有点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的意味在。
如此之下,也就不怪一众将士会对弘光皇帝不满了。
不过这些李起却是不看在眼里,似乎一点也不在乎弘光皇帝对自己的意图。
原来李起在这之前,便是已然猜到弘光皇帝会命他进京见驾,毕竟自己是他的一个威胁,在外一天,他就一天不会安心。
所以不管他耍什么花样,为的最终目的都是要解除自己对他的威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李起纵然是猜到了弘光皇帝的意思,但是这圣旨之中竟然是只字未提对自己和一众将士的封赏,这似乎有点说不过去。
就算是做样子,你也得做啊,要知道你可是皇上啊,哪怕朝中拿不出封赏的钱财来,哪怕是说几句好话也行,
但是这一切皆是全无!
这里面甚至有一点刻意激怒李起和一众将士的意味在,这就不得不令人有点玩味了。
堵胤锡这时候也是对这封圣旨的内容感到有点惭愧,他也是没有想到圣旨竟然是这样的内容,
这里面丝毫没有拉拢和亲近定王的实际行动,反而是有别样的意味在,
这若是定王心胸狭小,只怕这时候他也许就要对自己不利了!
“这封圣旨到底是不是皇帝写的?”
堵胤锡心中不由得便是对圣旨是否真的出于弘光皇帝之手,感到怀疑。
却说李起郑重从堵胤锡手中接过圣旨后,便是站起身来,对堵胤锡说道:“堵公,皇上之命,本藩不敢不从,只是如今山东新近光复,杂事甚多,一时难以脱身。
不若容本藩稍后几日启程进京,不知堵公意下如何?”
堵胤锡见李起说话态度恭敬,话语亲切,里里外外都是透着对自己的敬重,即便是推延进京,口气也是商量,而非擅专,这些都让堵胤锡不由得是大为感动。
而且李起的话也是事实,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