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那些人,也可以用苟延残喘来形容。
这时候可以说只要再使一把劲,就可以把这个农民起义军的问题解决掉。
正是因为这样的大功劳,崇祯帝对于洪承畴那是很信任,洪承畴的官也是越做越大。到最后做到了以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
这么大的官,可以说崇祯帝是非常的器重他,也可以说崇祯帝已经把国内问题全部交由他来主持,希望他可以摆平。
洪承畴确实也没有让崇祯帝失望,只是没有想到在他要使那最后一把劲,想要把李自成这些人彻底解决的时候,鞑子打进来了,兵围京师!
崇祯帝被逼得没办法,只得是在这时候把洪承畴紧急调往京师,拱卫京师城防,这也为李自成张献忠他们的再一次崛起,埋下了伏笔。
此后不久,宁锦大战爆发,这也是一场非常巨大的战争,这场战争关乎到大明和鞑子两国的生死存亡,可以说是国之兴废,在此一战。
崇祯帝也很上心,委任洪承畴为蓟辽总督,带了八个总兵,共十三万九边精锐出战,这可以说是当时大明可以动员的最大军事规模了。
鞑子那边也是倾巢而出,皇太极亲临战阵,为了及早的赶到战场,指挥战斗,皇太极那也是星夜兼程,日夜奔走,据说因为太劳累,皇太极还在马上吐了三碗血。
不过很可惜,真是很可惜,这场战争最后还是以大明的失败而告终,这也宣布了大明王朝正式走入倒计时。
因为从这以后,大明对外已经没有拿得出手的军队了,对内,大明也拿不出足够的兵力来剿灭那些农民起义军。
以至于到最后,孙传庭堂堂七省总督,竟然只能带五千兵马去对抗李自成的百万大军,可想而知,那时候大明王朝已经衰落到了什么地步。
第一百七十五章 时不我待
这一场战争失败,洪承畴被俘,这也开启了他的后半生,如果这个时候他抹脖子死了,那么在历史书上,他绝对是大明的死忠,大明的顶梁柱,这是一定的。
但是他偏偏就没有死,而且不但没死,还竟然选择了投降皇太极,投降满清!
此后,他一直致力于扶保大清江山,可以说为了帮助大清得天下,他是使尽浑身解数,他的目标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把大明朝廷推翻,以实现鞑子入主中原。
在这一过程中,他积极的出谋划策,像当时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的投降信,多尔衮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担心这里面会不会有什么圈套。
为了求证吴三桂的真伪,多尔衮第一个找到的就是洪承畴,洪承畴凭着对大明国内局势的了解,极其准确的做出判断,收降了吴三桂,
然后借吴三桂之手进入山海关,攻占京畿之地,这也实现了鞑子自努尔哈赤以来,最大的一次在军事上的跨越。
能够把大明朝的国都给占领,这在之前是任何一个鞑子都不可想象的,也正是因为这一战,多尔衮凭着这无上军功,一举奠定了在鞑子朝廷里面绝对的领导地位。
占领京城之后,洪承畴也是积极的谋划,给多尔衮献计献策,比如说安民抚官,他提出的一个重要稳定方针就是民复其位,官复其职。
这一点迷惑了很多的明国百姓和官员,极大的削减了许多反抗势力,使得鞑子占领整个京畿之地几乎没有动一刀一枪。
这京畿之地是大明朝的统治根基,在李自成败退之后,这里本应该要掀起一股复兴大明的风潮,但是这样的风潮生生的被洪承畴的一番谋划给打压下去了。
此后,因为剃发令和易服令的颁布,在中国大江南北又是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清运动,并且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
但是这时候洪承畴又站出来主持鞑子大局,特别是对清廷再度掌控江南这一块钱粮赋税重地,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如果没有洪承畴,鞑子要想入主中原并且坐天下,这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他在这个过程中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大明这个朝廷,这个江山,这是他曾经无比向往和拥护,甚至愿意用生命去守护的江山,洪承畴为什么最后要亲手摧毁他呢?
实际上归根究底还是两个字,自私!
因为他在紧要时刻没有守住自己的风骨,没有守住自己的气节,他投降了鞑子,所以只要大明王朝不灭亡,那么他洪承畴永远都要背负一个叛徒汉奸的罪名。
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个罪名洗清呢?
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大明打垮,让鞑子坐江山,只有这样,他才能为自己洗白,所以为了自己的名声,他积极的在为多尔衮谋划。
虽然最后这个目的他达到了,鞑子确实也坐了江山,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卑鄙无耻的人,他毕竟是卑鄙无耻的,即便他再怎样洗,他依然改变不了这样的本质,
特别是在天下人把他看清楚之后,他永远都洗刷不了,不说别人,便是他的鞑子主人,到最后也是把他列入了“二臣传”,可见他主子也瞧不上他。
不但如此,就连他的母亲也没有原谅他,他的母亲在得知自己的儿子竟然帮着鞑子推翻了大明江山,一气之下,便是坐了一条船,从此不再上岸居住。
当时洪承畴知道了这件事情,便亲自去接他的母亲,他母亲站在船上对他说:“你洪承畴不是我的儿子,你也不是我大明的人,从今以后,我头不顶鞑子的天,脚不踩鞑子的地,我永远是大明的人。”
这个忠义的妇人,用自己的行动兑现了自己说出去的话,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有踏上陆地半步,最后在那条船上去世。
她死后,遵照她的遗嘱,她的后人将她和那条船一同烧毁,最后沉入了海底。
不得不说,洪承畴还是有一个好母亲,但是可惜这样的好母亲,洪承畴却是成了她一辈子的悔恨,哎,洪承畴,不配为人子,不配为人臣啊!
最后用一句话来概括洪承畴,那就是他的前半生是在全心全意的保大明江山,他的后半生却是在全心全意的毁大明江山,无耻之极啊!
言归正传,当多尔衮得意的看着朝中一众文武奴才的时候,陡然见洪承畴脸上丝毫没有兴奋激动之情,不由得是对洪承畴问道:
“洪大人,我大清除去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