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3 章(1 / 1)

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老白猪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次自己路见不平救的那个女孩子一样,到他们家去,他父亲就想要抓拿自己,幸亏自己命大,这才是逃了。

同样的一幕,现在又是出现在自己眼前,只是不知道现在自己是进,还是不进?

管家吴有才见李起犹豫不决,不禁问道:“旅长大人,可是有什么不方便的?”

“没有没有。”

李起这时候也是管不了那么多了,走一步算一步,老话说上天注定河里死,那便是万丈悬崖摔下来,那也死不了。

若是我李起注定了要死在小人手里,那怎么躲都是躲不过去,如果不是,那便是遇上的小人再多,那也是没事的。

“管家请!”心里打定了主意,李起便是做出一个“请”的手势,让管家先请。

管家哪里敢先请,慌忙避让,对李起说道:“不敢不敢,旅长大人远来是客,理应旅长大人先请。”

“不敢不敢,在下初来乍到,一切还需管家多多照看,自当管家老爷先请。”

“不敢,不敢,旅长大人你先请。”

最后李起和管家推脱了几下,便是盛情难却,当先进了吴家围。

你可不要小看刚才李起和管家的推脱,感觉有些婆婆妈妈的浪费时间,更加有些娘们气,但是这却是古人及其看重的“礼”。

这个“礼”字可不是好玩的,一个处理不好,那可就要闹出人命来,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汉朝窦婴。

这窦婴乃是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最大的两个功臣之一,另一个是周亚夫,若是没有窦婴,整个汉朝历史改写,汉文帝估计要被推翻,至于后来的汉武帝,那就更没有他什么事了。

因为大功,窦婴被汉文帝封为“魏其侯”,任丞相,可谓是权倾一时。

但是老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汉文帝死后,汉武帝继位,窦婴也就一天不如一天,后来更加是到了少有人问津的地步,以前那车水马龙的府门,现在台阶都长草了。

窦婴心烦意冷,但是好在还有一个叫做灌夫的好朋友跟他时常来往,也算是聊以。

这一天两个人受邀,前去参加汉武帝舅舅,当朝丞相田蚡的酒宴,在这酒宴上,就因为一个“礼”字,惹出了大事。

当时是个什么情况呢,简单一点来说,那就是田蚡再给别人敬酒的时候,客人们都是避席的,避席就是田蚡给客人拱手敬酒,原本坐在那里的客人向旁边避开,装作不敢受田蚡的礼。

但是等到窦婴来给别人敬酒的时候,许多的客人就不避方方的就受了,有的也只是避了半席,就是也不起来,只是身子稍微避开一下,意思意思。

作为当事人的窦婴自然是感到不爽,但是他毕竟也是有修养的人,也就没有表现出来。

可是窦婴没有表现出来,一边的灌夫却是脾气大,见窦婴被人轻视,火了,正好看见客人里面也有一个灌家的人,于是灌夫就对那一个姓灌的客人喝骂不止,说他凭什么敢受窦婴的“礼”。

这一闹,把田蚡给气恼了,要知道这是他的酒席啊,灌夫大闹酒宴,那就是不给他的面子,于是田蚡当场就把灌夫给抓了起来。

抓起来还不解气,田蚡又在汉武帝面前告灌夫的状,说灌夫横行乡里,论罪当诛。

汉武帝听信了田蚡的话,下令将灌夫处死,窦婴见灌夫就要遭受杀身之祸,心中不忍,毕竟这事情也是因为灌夫为自己不平,这才是惹出事端来。

于是窦婴全力营救灌夫,但是汉武帝的旨意已经下了,任凭窦婴怎么求情都不行,后来汉武帝甚至直接就不见窦婴了。

眼见灌夫就要被处死了,为了得到汉武帝的召见,窦婴甚至不惜拿出当年先帝秘密给他的圣旨。

汉武帝为了核实窦婴这份圣旨的真实性,亲自跑到尚书院查看存档,因为按照制度,只要是皇帝下的圣旨,全部要在尚书院留下副本,以作存档。

但是窦婴的这份圣旨在尚书院却是没有存档,换句话说,没有存档的圣旨,全部都可以视为伪造,也就是说窦婴的这份圣旨是假的!

有人说其实这份圣旨是真的,是有存档的,只是存档被田蚡和他姐姐,也就是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他们姐弟两把那存档给提前拿走了。

第一百六十二章 古人处世

不管是不是他们拿走的,反正这窦婴最后是灌夫没救成,发而是把自己给搭进去,最后他被汉武帝以伪造圣旨的罪名,判处斩首。

不但如此,窦婴还同时被诛三族,三族就是父族,母族,妻族,三族上下百余口全部被杀!

这事情后果这么严重,但是起因却是因为人家没有跟窦婴客套客套,没有做好这个“礼”字,你看看,牵出来多少事情。

这算是比较出名的,再说个不大出名的故事,也跟这“礼”有关系,而且就是这谁先请谁后请的事。

话说唐朝有个叫卢杞的家伙,早年的时候他官还不大,身份还不显,地位还很低,加之长得又不好看,歪瓜裂枣的,那真是受尽了别人的白眼和嘲笑。

这一天,一个尚书大人病了,他去看望,在来到这尚书大人的家门前,刚好来了个叫做梁久英的官员,这梁久英也来看望这位尚书大人。

两个人点个头,打了一声招呼,而后卢杞就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礼貌的让这个梁久英先请。

你说谁先请,谁后请,这都是客套客套,“礼”字在这里表现的就是客套,所以一般人都会你让我先请,我让你先请,相互推脱三四下,然后谁先请也就没什么关系,毕竟这客套的程序已经走完了,“礼”字就算是全了。

但是谁知道这个叫梁久英的官员,竟然也没跟卢杞客套,卢杞让他先请,他推了一下,然后就直接先请了,连第二下客套的功夫都没做,更不要谈第三下,第四下客套了。

卢杞见此,心中大怒,整个人都跟要烧着了一样,他感到自己受到了梁久英的极度藐视,感觉直接受到了侮辱,于是他就把这件事情给记在了心里。

后来卢杞发达了,竟然是官运亨通做了唐朝宰相,这一下那可就不得了,卢杞发挥他睚眦必报的性格,但凡是以前得罪他,看不起他,嘲笑他的人,全部都受到了他的打击报复,轻的丢官,重的灭门。

至于这个梁久英,则是被卢杞重点打击报复,因为梁久英不讲“礼”,这在卢杞看来,是对他极度的侮辱,

最后梁久英在卢杞的陷害下,竟然是落得了一个满门抄斩的下场,起因竟然就是多年前的一次相遇,多年前的一次没有客套一下,最后梁久英竟然是搭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