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4 章(1 / 1)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见了于禁。

郭瑾觉得有兴趣,于是便拜托于禁让他一起参加,于禁点头答应,让郭瑾扮做一名侍者,侍奉在门外。

看着高句骊代表带来的黄金、玉石和各类财物,于禁觉得有些好笑。

“尊使来此,难道只是为了向本将军展示扶余国非常富庶?没有别的事情需要说吗?”

扶余国使者立刻摇头。

“不是这样的,这些是大王交代给在下,让在下带来献给于将军,算是一份见面礼,希望于将军笑纳。”

于禁悄悄看了看郭瑾,然后笑了笑。

“原来如此,见面礼……那我收下,不过我不明白的是,我这边刚刚拿下了辽东你们就来送礼,这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事情要做?对了,我可是听说,扶余王的妻子是公孙度的女儿?”

扶余使者立刻被吓的脸色发白,连连否认。

“不是女儿,不是女儿!只是公孙家族的一个女人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和公孙家族早就没有了任何关系,普普通通,实在不值得于将军挂怀!”

于禁笑了笑。

“原来如此,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而已啊……”

“是的,真的很普通,只是一个女人而已。”

扶余使者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

“可是之前你们明明是和公孙度联盟的,不是吗?这个女人想来也就是你们之间用来加深关系的人物吧?”

“的确是这样,但是这也是有原因的,并不是什么很隐秘的关系。”

扶余使者擦了一把汗,开口道:“很早之前,扶余国是汉国的藩属国,几十年前,我们先代大王还曾经去过当时的洛阳拜见当时的汉国孝顺皇帝,和汉国的关系很好。

只是后来,公孙度占据了辽东,隔绝了交通,我们无法通过公孙度去到中原,也没有办法和汉国重新建立联系,又面临高句骊的威胁,只能和公孙度联盟。

只是我们一直都没有忘记我们是汉国的藩属国,现在虽然汉国不在了,但是魏国是中原正统,扶余愿意尊魏国为主,甘为藩邦。”

扶余使者朝着于禁深深下拜,于禁寻思了一番,扶起了扶余使者。

“你们大王还去过洛阳?这我倒不知道。”

“是的,那是大约是七十年前的事情了,我国是有记载的,当时,应该是汉国的孝顺皇帝接见了我国大王,所以我国素来都是汉国的藩属国,不是公孙度的藩属国,我们只是无奈,才被迫和公孙度联手。”

扶余使者连连点头:“我们素来尊奉中原,所以愿意尊魏国为主,永为藩属,还请于将军将此事上报给魏国天子陛下,为我们向天子陛下美言几句,我们必有重礼酬谢。”

“这样啊……”

于禁又点了点头,然后缓缓问道:“这件事情我会向陛下汇报的,你不用担心,只是你这样说起来,似乎,扶余国和高句骊国还是死仇?”

“血海深仇,绝对不能忘怀,我们与高句骊绝对不会相互容忍,所以,在下此来,也很希望可以和将军联合起来讨伐高句骊,高句骊国王素来都对辽东虎视眈眈,垂涎辽东的富庶,多次和公孙度交战,居心不良!”

扶余使者开始给高句骊上眼药。

于禁觉得好笑。

“可是我怎么听说你们也曾经进犯过玄菟郡呢?”

扶余使者脸色一垮。

“那都是数十年前的事情了,数十年以来,扶余一直都没有进犯过辽东,当高句骊进犯辽东的时候,扶余还多次配合公孙度反击高句骊,如果魏天子陛下接纳扶余国,扶余国也愿意和魏天子陛下一起,讨伐高句骊!”

“原来如此。”

于禁缓缓点头,然后告诉扶余使者他会给一个答复,接着,就让扶余使者离开了。

扶余使者离开之后,于禁把郭瑾请到了堂内。

“伯瑶,你以为如何?”

“扶余人的态度还是诚恳的,愿意尊我魏为宗主,愿为我藩属国,如此急切,想来国势不妙,深受高句骊的威胁,急于拉拢我们对抗高句骊,这是一个好机会啊于将军。”

郭瑾很高兴的说道。

“是啊,是一个好机会,拉拢扶余对抗高句骊本就是我们的计划,现在扶余人自己送上门来,绝对是个好消息。”

于禁点了点头,然后派人去洛阳向郭鹏汇报扶余国的事情。

没过几天,不出于禁的预料高句骊人也来了。

而且来使的身份还不同。

扶余王那边派来的只是一个简单的使者,而高句骊王派来的却是自己的儿子,让儿子做使者,也能看出来高句骊人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之前于禁和郭瑾商议了一下应对高句骊人的看法,郭瑾建议于禁就不要有任何隐瞒,直接就说扶余国愿意做魏国的藩属国,并且于禁已经派人回去汇报皇帝,皇帝很有可能同意。

以此掌握主动权,并且试探一下高句骊人现在的想法。

看看到底是立刻出兵剿灭高句骊比较好,还是缓一缓再说。

眼下辽东刚刚平定,各地还在恢复之中,战果并未完全巩固,郭瑾都把关平等七人派出去协助大军稳定地方了,人手有点紧。

此时此刻要是高句骊不知死活的入寇,对魏军来说也不是好事。

稳住高句骊,不能让高句骊发现一些苗头从而有了入寇之心。

至少要等一个月到两个月,等辽东基本上安定下来之后,等太史慈那边把三韩和濊貊之地完全占据,斩断高句骊的臂膀之后,才能出兵讨伐高句骊。

九百零一 军阀的终结

伊夷模不是第一次来到辽东。

之前无论是以战士的身份还是以使者的身份来到辽东,感觉都是一样的,没觉得辽东有什么大的变化。

不过这一次来到襄平城,他却感觉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军队不同了。

军队的盔甲更加鲜明,武器更加精良,数量更多,士兵的精神气感觉也完全不同。

这是常年待在军队里的人才能感受到的。

是因为统治者的更换吗?

还是因为胜利带来的改变?

从辽东商人的嘴里可以得知中原这些年发生的变化,以及统治中原的国家的变更,种种变化还是很大的。

从汉国到魏国,这个全新的国家到底是个什么行事风格,高句骊也一无所知。

他们不知道这个国家和汉国有多大的区别,到底是仁慈还是残暴。

在他们看来,这个国家和汉国一样都是非常强大的国家,国土范围很大,军队很多,人口很多,有很多非常受到欢迎的物产,等等等等。

变更了一个政府之后,这个国家会有多大的变化呢?

还会一样的仁慈吗?

不过从这支军队轻松干掉了公孙氏并且夷灭他们家族的事情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