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3 章(1 / 1)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长弓。

城外蜀军还在奋战,还在拼尽全力抵挡魏军兵锋,然而魏军主力正在前进,高沛和雷铜看不到任何抵抗住的希望,眼看着士兵大量战死,阵线摇摇欲坠,他们已经有了撤退的想法。

可是谁撤,谁来断后呢?

要是撤退组织不好,被魏军尾随其后杀入关城之内的话,那就真的糟了。

他们正在纠结之中。

可是很快,他们就不用纠结了。

因为箭雨来了。

吴懿下达了房间的命令,城门守军不敢迟疑,心怀恐惧和悲哀的放箭了。

大量箭支突然来到,从天而降,坠在魏蜀两军交战的地方,一部分落在了魏军头上,还有一部分落在了蜀军头上。

蜀军的箭支落在了自己人头上相当一部分。

就在高沛眼前,他的两名亲兵被两支箭射死,齐齐摔在地上没了动静,高沛茫然地抬起头往回看,因为天色不亮,他没能看到密密麻麻的箭矢正在朝着他所在的方向飞来。

所以他依然迷茫,只是隐约看见了城门似乎关闭了。

他还没来得及惊讶,就恰好有那么一支箭,十分特别的箭,它朝着高沛的脸飞了过来。

高沛还在疑惑城门怎么关上了,还没想到自己和这里的守军被抛弃的事实,忽然之间,他的思维就停滞了。

消失了,不见了。

一支箭从他的眼眶处插了进去,射穿了他半个脑袋,他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就被带走了性命,他都没来得及喊一声,叫一声,骂一声,他的生命就终结了。

高沛摔倒在了地上,一动不动,另外一只眼睛完好无损,不曾闭上。

身经百战的高沛,没死在蜀中土匪的手上,没死在张鲁手上,也没死在马腾韩遂手上,更没来得及死在魏军手上。

他死在了从背后射来的箭矢上,死在了自己人手上。

不得不说,他的一生还真是悲催。

不过,悲催的不止他一人,还有很多与他并肩战斗的同伴。

八百四十五 剑阁之战即将进入下一个环节

连浑身着甲的高沛都被箭射死了,那其他那些根本没有甲胄或者只有简单的轻甲皮甲的士兵也逃不过去。

他们被密集的箭雨无差别射击,一片一片的死掉了。

军官们茫然无措,士卒们惊慌失措,箭雨覆盖来的时候,他们根本反应不过来,就大量的死掉了,死不瞑目。

还在前方和魏军搏杀的时候,就被后面射来的箭插在了后背上,死掉了。

千余蜀军一转眼间就阵亡了很多,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因为箭雨不曾停息。

魏军自然也遭到了密集箭矢的攻击。

不过魏军浑身着甲,还有盾兵的保护,在箭雨的打击下只有最开始有不少士兵因为过于前突脱离大盾的保护而被射中,运气不好的被射中面部或者额头而死,运气好的只是受了伤。

他们很快反应过来,把大盾累了起来,以抵挡箭矢。

张郃曹休都在第一时间被亲兵保护了起来。

他们非常惊讶。

“他们自己人还在这里和咱们交战,这就放箭了?他们也不怕伤着自己人?”

“怎么会这样?城里的蜀人不要这些兵了?”

曹休和张郃分别对自己的亲兵如此说道。

自建立起就讲究不抛弃不放弃的魏军团体自然不太能接受这样的事实。

这边战斗未分胜负,自己人还在和咱们血战,你就开始对自己人也下杀手,搞无差别射击,这算什么?

这也是打仗?

太罪恶了吧?

换个角度来说,人家正在血战,你这个将军就在背后动手,的确是杀伤了敌人保住了城池,但是你也让全体士兵有了兔死狐悲之感,不再信任你了。

之后还会有谁愿意为你而奋战?

你的命令还能贯彻?

你的将令还有谁会遵守?

正是因为如此,当战前,法正提出这个行动唯一的问题的时候,关羽和荀攸都不认为吴懿居然能做出如此决绝的事情,认为这种事情不太可能发生。

可他还就真的做了。

蜀军还在和魏军血战,还在咬牙坚持,结果你就从后面来了个无差别射击,射杀了不少魏军士兵,阻挡住了魏军兵锋,但是更多的是着甲率很低的蜀军士兵。

他们很少着甲,着甲也不像魏军这般精良,被从后面一阵连射射成了筛子,几乎全部死于当场,完全可以说是杀敌一百,自损一千!

全体蜀军都没有躲过去,雷铜当然也没有躲过去,和他的亲兵卫队一起死掉了。

曹休和张郃运气好,第一时间被保护起来了,但是魏军很快就被激烈的箭雨给射的抬不起头来,被狠狠的压制住了,他们损失人马颇多,不得不集团后退,躲避箭雨。

关羽带来的主力显然也没了用武之地,还没赶到战场,就看着紧闭的关城和如雨点一般的箭矢十分无奈。

关羽到底没能下达总攻的命令,咽下了这口恶气,一脸晦气的下令撤退了。

事后清点一下,魏军战死了一百三十三人,受伤三百多人,曹休和张郃无法继续前进,一起被箭雨击退,基本上这个军事行动算是失败了。

当然,蜀军损失更大。

从夜袭战开始,蜀军一千五百多人横尸遍野,无一存活,而且相当一部分还是死在自己人手上。

宿将高沛和雷铜死在了关城外,连尸体都没人去收,相当凄惨。

但是正是因为如此,剑阁被吴懿保住了,魏军原本以为必胜的行动计划失败了。

这次行动是荀攸率领整个参谋团队设计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推着蜀军一波反攻到关城内,夺下城门,继而进取关城,攻占剑阁,消灭蜀军守军,一举突入成都平原,奠定胜局。

结果必胜的计策在吴懿的决然之下失败了,魏军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还不得不后退,放弃已经取得的战果。

这让关羽十分恼恨,荀攸十分自责。

“是我的错,明明孝直已经提出了这个可能,我却没有重视,这是我的错,我会上表向陛下请罪,请陛下惩处我的罪过。”

荀攸打算自己揽下这场突击战失败的责任,被关羽阻止了。

“我是大军主帅,进兵的命令是我下的,行动失败,我难辞其咎,公达不必一人承担。”

关羽叹了口气,开口道:“计划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等低估了吴懿的决心,而这一点,只有法正指出来了,我等却都没有在意,这是我等的问题,法正。”

关羽点了法正的名。

法正出列行军礼。

“将军。”

“你进谏有功,此番我等都有罪责,惟你有功,本将会在给陛下的表章之中写明,你不必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