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刘璋自己也清楚,郭鹏那边不断获得胜利,大一统已经是主流趋势,不能更改,更不可能允许自己维持事实上的独立,郭鹏一定会动兵来打,夺取益州。
到那时,自己还有活路可走吗?
刘璋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
而刘璋做不出选择,主战派和主降派之间的争吵就越发的激烈,相互之间的博弈也越发的激烈,从朝廷上延续到了朝廷外,每时每刻都在斗争,都在争论,都在试图让对方认怂。
而就在这个时候,郭鹏已经认定刘璋绝对不会轻易投降,他不会放弃已经得到手的位置,虽然他不够强势,但是身为统治者的自觉会让他坚持一段时间,直到逼不得已。
刘璋没有绝死的勇气,这是他无法保住基业的原因。
于是郭鹏在荆州平定的大前提下,开始了对益州施压。
延德元年十月十八,郭鹏传令给朱灵,下令朱灵由秭归向巫县进军,在巫县建立新的桥头堡,加紧运送战略物资到巫县,打通一条合适的进军道路,走诸葛亮入蜀的道路。
然后郭鹏又直接传令给汉中守备军指挥使张郃,下令张郃在汉中郡进行大演武,进行攻坚作战的演习。
雍州刺史陈宫得到郭鹏的命令,开始向汉中运送粮秣和各类战略物资,以增加汉中郡的战略储备。
关中大营总督兼镇西将军曹仁得到了郭鹏的命令,下令从关中大营调动两万军队,使之往汉中行军,进驻汉中,在汉中做好战争的准备。
安定郡守备军指挥使关羽和金城郡守备军指挥使曹休一起南下,关羽加安南将军职,以张郃还有曹休作为副将,总领汉中方面军。
精心训练,积极备战,等候命令南下攻打益州,这一路走钟会南下灭蜀的道路。
反正早晚都是要打的,晚准备不如早准备,郭鹏下令让军队做好准备,地方上也做好准备,一旦益州内部有变,就可以及时应对。
攻打荆州是三路进兵,攻打益州只能两路进兵。
其实郭鹏也做好了荆州完全不抵抗,把整个荆州白送给他的准备,只是没想到那么顺利,荆州一个多月就白给了。
这样一来,他直接得到荆州的兵马和粮秣储蓄,中原兵团的主力完好无损,又得到了荆州人的帮助,几乎可以立刻开始下一场战争。
这就等于这一战魏军主力兵团基本没什么损失,连荆南四郡的战斗都是以荆州降军为主力进行的,魏军主力几乎完好无损。
在这样的情况下,郭鹏已经有了立刻对益州开战的底气了。
郭鹏对益州可以说是势在必得。
他非常想要益州,益州多地丰富的矿物资源和井盐资源是他非常需要的,所以益州必须要打,还要狠狠的打,打到南中,把益州实际上给占领了,获取当地的丰富资源。
于是,在郭鹏的命令下,魏军在汉中集合差不多三万人,荆州方面拿出南征主力四万人,加上一万人的荆州水军,共五万人。
由此凑出八万人的军队作为平灭益州的主力。
魏军两路进军,一路西进,一路南征,以西进所部为主力,南征所部为偏师,军队浩浩荡荡前往指定地点集结,给蜀汉政权带来了极其沉重的压力。
动员汉中郡、南郡的民夫和大量辅兵为军队运送粮秣,以增强军队的持续作战能力,郭鹏要求两方面军队起码要保证半年的粮草供应能力。
当然,这边刚打完荆州之战,目前要休整一阵子,不可能立刻开战进攻蜀中。
开战大概率是明年的事情,但是现在秀个肌肉让益州人自己乱起来也没什么不可以。
郭鹏要给刘璋施加压力,要让刘璋做他的刀子,在开战之前,让刘璋自己动手,收拾掉一批益州内部的本土主降派。
刘璋收拾掉的越多,日后占据益州,他就越轻松。
荆州模式郭某人可不愿意再次看到了。
八百二十八 郭魏政权一鼓作气平定天下的信念空前强烈
皇帝一声令下,军队当然要动起来。
很多人都很激动,尤其是关羽和曹休,没想到南征益州的事情他们也能凑凑热闹。
曹仁麾下的精兵强将们打完了凉州之战就一直在种田,在积累,在练骑兵。
到现在为止,虽然骑兵练了很多,但是总碰不到实战的机会。
金城郡往西,那些羌人匈奴人还有汉人豪强什么的都慑于魏军兵锋,都不敢前进,只敢龟缩。
没有郭鹏的命令,凉州方面军当然也不能向西进军,继续开拓领地,他们只能日复一日的训练,拉练,熟悉西北气候之类的。
百无聊赖之际,关羽和曹休解脱了,可以去汉中参加战争,获取功劳了。
两人激动的上路,踏上前往汉中的路程,留下夏侯渊、高览和颜良等人羡慕嫉妒恨。
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用太仆鲜于银驯养出来的战马练习骑兵,多多的练习骑兵,练出更加优秀更加善战的骑兵,为之后占据整个凉州、扫平异族和重新开拓西域打下基础。
今天打下的基础,都是为了明日的建功立业。
郭鹏就这样忽悠他们,一如他忽悠于禁和东北诸将那样。
没办法,谁让他是皇帝,谁让他权力大呢。
因为获取了荆州大量的粮秣和财物,所以乐进这一部分军队的军费已经可以就地取材解决,不需要另外调用。
郭鹏只需要从洛阳国库里拿出一部分,然后调动雍州府库内的储蓄,就足以支撑汉中方面军参加战争,并不会造成太大的财政负担。
这些年通过精心治理,老天爷也算是赏饭吃,各地府库的粮食物资还是很充盈的。
有些年份有些地方有灾害,不过通过迁移人口和及时的赈灾,也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以往每隔几年就会出现的蝗灾,通过郭某人在青州兖州等地养鸭治蝗的方略,已经好些年没有成规模的蝗灾出现了。
小规模的蝗虫还是有,不过很快就会被有经验的当地官员发现,然后及时组织扑灭,基本上不会有蝗灾导致人没饭吃的情况发生。
各地府库充盈,尤其是人口实际上并不多,各地粮食产出足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所以这些粮食放进府库里的就更多,供给给军队的也就更多。
有那么些年份,整个魏国高层已经有那么些年份没有听说什么地方有人饿死的事情了。
这样的情况下,民力物力得以充分调动,不会浪费,想要发动战争,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