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5 章(1 / 1)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立业的机会,吴县,你去拿下,孙氏亲眷,你去拿下,让大王看到你的能力。”

太史慈顿时很惊讶。

“将军让属下去?”

“怎么,你不愿意?”

“不!属下愿意!属下多谢将军成全!”

太史慈非常高兴。

他才不是真的不在意功名利禄,只是他知道听命令才能享受功名利禄,看着和自己同时甚至比自己晚加入郭鹏集团的人都开始逐步超越了自己,他如何能不着急?

人家有的都是千户侯了,他连个爵位都没有,如何不着急?

这一次,就是他向郭鹏展现自己的能力,为郭鹏建功立业的时候!

太史慈高兴的领命而去,点起一支人马就去奇袭吴县,奔着建功立业的大好前程去了。

“将军,这样好的立功的机会,就让给太史子义了?”

张辽身边的亲信部将如此询问。

“让,当然要让,为何不让?”

“将军,这是为什么?”

张辽摇了摇头,拍了拍亲将的肩膀。

“我本是降将,曾与大王敌对,投降大王不过数年,论职位,已然是征南将军,你看看与我并列的,还有在我之上的,哪一个不是资历比我深厚?于则将军也是资历比我深厚,现在还要听从我的命令。

论爵位,我已是马邑县侯,食邑千户,再往上,那是四方将军才有的待遇,东南大军七万听我指挥,随我建功立业,我一个降将受到大王如此重用,早已不知道吸引了多少眼球。

反感的,怀疑的,嫉妒的,也不知道有多少,大王赐我虎卫亲兵,是在保护我,支持我,也是在提醒我,让我注意,若是我还不知检点继续立大功灭吴,战后,我该如何自处啊?

四方将军的职位是不是要让一个给我?曹子孝,赵子龙,夏侯妙才,还是乐谦?还是说我要位于四方将军之上?位于跟随大王十六年的曹子孝之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张辽看着亲信部将,亲信部将皱眉,似乎意识到了张辽的处境不佳。

张辽则把目光投向了北边,邺城的方向。

“大王是爱护我的,也是信任我的,希望我继续建功立业的,所以这一次灭吴,大王把太史子义放在我身边,让我指挥太史子义征战江东。

这就是大王在给我机会,让我把功劳多多的推给太史子义,让他替我分担,免得我成为众矢之的,都到这份上了,我若不小心行事,又会有什么下场?”

亲将立刻明白了。

“属下愚钝,没有想到这些。”

张辽笑了笑。

“一开始我也不懂,后来才慢慢明白,带兵打仗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是打败眼前的敌人就能结束的,咱们带兵打仗的,打胜仗不是最主要的,打让大王满意的仗才是最主要的。

其实也别说是我,曹子孝也好,乐谦也好,赵子龙也好,夏侯妙才也好,这些带兵的,哪个不是小心翼翼行事?你可见带兵的有谁嚣张跋扈?你以后也管好自己的嘴,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明白吗?”

“是!末将领命!”

亲将再也没有任何疑惑和不满。

张辽点了点头,不再考虑这种事情,而是继续谋划之后的战争路线。

七百三十四 太史慈奇袭吴县

与张辽所处的地位不同,看到的风景自然也不同,所以太史慈就没想张辽想的那些,也没想那么多。

他只想着建功立业。

他已经一路疾驰猛进,星夜兼程,直驱吴县,并且在数日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奇袭了吴县,一举率军攻入了吴县县城之内。

吴县守军猝不及防,根本没料到魏军的突然袭击,惊慌失措之下被魏军一举攻入城内。

当其时,守城吴军精锐拼命抵抗,和魏军展开激烈的巷战,战斗场面极为激烈。

太史慈率军拼命往里突,吴军守军拼命抵抗,一时间居然和魏军打的不相上下。

太史慈一看一时半会儿打不破吴军防线,就调集其他部队封锁四面城门,拼死也不让城里面的人逃掉一个。

封锁全城之后,再慢慢率领精锐部队往里攻,以优势兵力和优势装备不断突破吴军仓促之间建立起来的防线,不断给吴军以巨大的杀伤和压力。

当然太史慈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

他通过军队里的向导得知顾氏家族的聚居地,派自己的亲卫部队立刻赶去去保护顾氏家族的安全,进驻顾氏家族的聚居地,以此完成郭鹏交给他的政治任务。

保护好了顾氏,那么整座城池里就没有什么需要过于在意的保护对象了,太史慈就能放手进攻了,谁死谁活就和他的关系不大了。

反正郭鹏要保住的只是顾氏而已,至于其他几家,是死是活根本不值得关注。

而此时此刻,吴郡郡守朱治正在一片混乱的孙氏老宅里向一位约莫四五十岁的中年妇人紧急汇报着一些什么。

“太夫人,请立刻起身,虽然魏军已经攻入城中,但是末将拼了命也会护送所有人离开吴县!请老夫人放心!”

中年妇人便是孙坚的正室吴夫人。

她面色平静,并不显得慌乱,闻言,站起身子,将面色惊慌的朱治扶了起来。

“朱将军,你说,魏军都打到吴县来了,前线是不是已经没救了?仲谋和公瑾,是不是已经”

“太夫人,情况可能并非如此,据末将所知,这支军队来的毫无声息,来的十分鬼魅,若是前线溃败,魏军不可能来得比溃兵更快,而前线方向根本没有战败的消息。

所以这支魏军很可能是用某种方式绕过了大军防线,孤军深入前来奇袭吴县,试图以此动摇我军军心,太夫人身系一国安危,若太夫人有失,治万死难辞其咎!治拼死也会把太夫人送到吴公和都督身边!”

朱治面色坚毅的向吴夫人保证,吴夫人赞许的点了点头。

“大难临头面不改色,朱将军是真将军,希望仲谋有一天也能学到你的这份态度。”

吴夫人看着外面慌乱着收拾东西的孙家家人,深吸了一口气,快步走出了屋子,面色严肃。

“都在做什么?些许细软,丢了就丢了,日后还能继续得到,命若是没了,一切就都没了!仲谋和公瑾还在前线血战,你们为了一支孤军深入的小小敌军就慌乱成这副模样,你们配做孙氏子孙吗?!”

吴夫人面色严肃的大声呵斥,顿时怔住了所有乱跑的孙氏族人还有仆人们。

孙坚去了以后,尤其是孙策去了以后,与其说孙权是孙氏的核心,还不如说吴夫人是孙氏乃至于吴国的核心。

周瑜的摄政还是因为得到了吴夫人的支持和首肯。

所以吴夫人的威望比眼下的孙权还要高,也不比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