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7 章(1 / 1)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听到最后,询问道:“所以,小婿所需要找寻的门路,就是徐州人?”

“对,你是徐州琅琊郡人,你自己也明白你在荆州为何连个孝廉都举不了,就是因为你不是荆州本地人,但是若你去了魏公麾下,便没有这样的烦恼了,魏公麾下各地的高人都有。”

黄承彦点了点头,缓缓道:“除却最早跟随魏公的那一群人之外,之后所跟随的人若要确保自身的地位和权势,最有效的行为,就是与出身相同籍贯的人抱在一起,结成乡党,以为官场上的援助。

需知官场险恶,独木难支,没有乡党的帮助,绝对不能成事,尤其是在魏公麾下,各州士人武将都互有认同,你若要进入魏公麾下,也需要如此,才能站稳脚跟,而现如今,魏公麾下地位最高权势最大的徐州人,当是糜竺。”

“青州刺史,糜竺子仲。”

诸葛亮轻声道。

“对,青州刺史,糜竺子仲。”

黄承彦笑道:“此人也是最早跟随魏公的人之一,依靠自己在徐州的家业和商路,为魏公贩卖北地战马至淮南和江南,获利颇丰,其所获巨资皆供给魏公养兵养民之用。

魏公有感他的功劳,于是纳其妹为正妻之下的第一妾侍,以为贵妾,将其从县令提拔到了郡守,又将早年间魏公亲自担任的青州刺史一职与他,可谓是荣宠之至。”

“原来如此。”

诸葛亮点了点头:“徐州人投效于魏公麾下的时间很短,所以地位普遍不高,唯有糜使君早早投效了魏公,所以糜使君就是魏公麾下权势最大的徐州人。”

“没错,不仅如此,糜子仲还是魏公的亲眷,备受信赖。”

黄承彦严肃道:“糜子仲虽然出身商贾,但是既然成为魏公亲眷,地位超然,且有元从之功,未来前途不可限量,若抓住机遇,由商人家族转为士人家族也不是不可能。”

诸葛亮深吸了一口气,算是大概弄明白了一些事情。

“除此之外,也有徐州名士张昭张纮等人加入魏公麾下,为魏公办事,但是时日尚短,权势不显,他们也纷纷和糜子仲交好,你和你兄长都是徐州人,记得一定要和徐州人多亲近。”

黄承彦将自己的人生经验传授给了诸葛亮,诸葛亮感慨不已,不过虽然心里明白,还是有些不舒服。

“自古以来,官员结党就不是正道,丈人为何以此教我?”

“帝王不喜,可为臣者为了保全身家性命,这也是无奈之举。”

黄承彦摇了摇头:“你不结党,可万一你有了政敌,并且你的政敌结党,你的政敌纠集他的同党来攻击你,你只有孤身一人,又当如何保全自己?”

诸葛亮不知道该怎么说。

“官场上的事情,没有那么多正道邪道之说,你现在还不理解,但是等你以后真的为官,你就会知道这是为什么了,孔明啊,凡事多问问你兄长,你兄长比你年长,见识的也比你多,千万不要自作主张首发

黄承彦拍了拍诸葛亮的手背:“这天下大势日趋明朗,北地士人返乡已成定局,你叔父在荆州所做的一切,怕是算不得数了,但是这不是你叔父的问题,只是这世道变得太快,让所有人都反应不及。”

诸葛亮又沉默了,想起诸葛玄呕心沥血战战兢兢的钻营,心里非常不好受。

“但是如果你能在魏公麾下做出一番事业,想来,也不会辜负你叔父的一片苦心。”

黄承彦叹了口气:“天下大势,尽在魏公之手,这是无可逆转的局面了,你只需要攀上这最后的一道阶梯,就能拨云见日,看到希望了。”

黄承彦把手指向了北边,诸葛亮也顺着黄承彦的指引向北望去,似乎能看到属于自己的无限美好的未来。

六百四十五 篡位的科学流程(上)

兴平六年六月末,汉中被攻克的消息传来。

随后又传来了郭鹏新设上庸郡且屯兵一万在房陵的消息,魏军自此直接威胁襄阳,刘表的核心腹地受到严重威胁。

刘表大为惊恐,开始和群臣闹腾着要迁移治所。

此举更加促动了外地士人北返的风潮,而刘表已经无暇关注。

学业堂散就散了,他现在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求生上,其他的事情,他是无暇关注了。

得知此事,诸葛亮愈发急切,整顿行装,带着妻子黄氏和弟弟诸葛均,向长姐、二姐告别之后,与徐庶、孟建和石韬一起踏上了北返之路。

他们从襄阳出发,经过南阳,抵达颍川,再从颍川抵达陈留,从陈留继续往北,渡过黄河,进入冀州,前往邺城寻找诸葛瑾,寻找属于他们的未来。

徐庶石韬和孟建三人也不回家乡了,直接就往邺城去,想着要是能在郭鹏麾下混一个好的职位,还回什么家?

直接就去邺城定居了,住在邺城不比住在已经不属于他们的家乡要好?

一行人直接踏上了追求梦想的道路了。

天下文人士子抛弃了曾经的避难天堂荆州,转而回到了北方,北方曾经流失的人才们在强烈的吸引之下,逐渐回归。

当诸葛亮一行人抵达陈留郡的时候,郭鹏也终于回到了阔别一年多的邺城。

入城之后,他首先就回家见家人,见孩子,许久不见,甚是想念,抱着儿子女儿十分欣喜。

可惜属于郭鹏的时间有限,属于魏公的时间却很多,所以稍微亲热一番,魏公郭子凤就离开家里到了官署召开大型官僚会议,前来参加的人非常多。

商议的内容也非常惯例,和之前每一次远征归来的时候都一样,商议的事情很多,总结经验啊,讨论成败啊,统计获得和损失,商讨日后的治理问题之类的。

不过这一回在商议的时候,郭鹏总是能感觉到氛围的不同。

原先是那种昂扬向上的氛围,因为不断的胜利所带来的整个集团奋进的感觉,大家有劲儿都往一处使,就想着更加优秀,更加强大的感觉。

但是这一次,感觉就有点不同,比起奋进……好像更加火热一点?

这种火热的感觉,火热的冲动,提起一项项成就的时候那种感觉,就让郭鹏觉得整个集团好像都处在一种莫名的亢奋之中。

是什么原因?

是因为自己一口气攻下了关西和汉中,拓地千里的原因吗?

要是这样的话,其实也好理解,因为自己经常打胜仗,打胜仗给整个集团带来的精神气上的改变是显而易见的。

胜利可以暂时掩盖一切问题,胜利带来的威势可以让郭鹏暂时拥有无限的权力,谁都不敢违逆郭鹏。

只是因为胜利太过于激励和震慑人心了,胜利的意义实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