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荆州则是以南阳郡为界限。
看起来,郭鹏并没有南下的打算,弘农剧变之后,他直接回到了邺城,没有打算南下的样子,估计接下来的重心是在关西,而不是在南方。
话虽如此,郭鹏已经统一河北与中原之地,势力之庞大独步天下,要是继续让他发展下去,而刘表继续和孙策互相怼,这难道不意味着大家一起抱团自杀吗?
“若是郭子凤有意南下,我和孙伯符还要继续打仗,那就是天下人眼中的笑柄了,我和陶谦又会有什么不同吗?”
刘表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敲击着桌面:“徐州陈元龙连同徐州各大家族一同反抗陶谦,邀请郭子凤南下徐州,这里面,难道不是郭子凤所指示的阴谋吗?
嘴里满是国家大义,满是仁义道德,不到最后一刻就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三辞三让,不仅得了天下美誉,还得到了魏公的爵位,封邦建国,占尽优势,郭子凤!何其虚伪!何其可怕!”
蔡瑁瞧了瞧刘表,看到刘表满脸后怕的样子,心中有些不屑。
之前一直瞧不起郭鹏的是你,说郭鹏是个黄口小儿的也是你,现在倒发现他的可怕了?
他打败袁绍的时候就够可怕了,打败袁术的时候就更加可怕了,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现在才发现?
刘景升,你未免太傲慢,太后知后觉了。
“若再不停战,荆州一定会步上徐州的后尘。”
刘表看向了蔡瑁和蒯越,眼神变得有些阴冷:“还是说,我已经步上了陶谦的后尘?”
蔡瑁和蒯越心里一突,瞳孔一缩,立刻齐齐跪倒在地。
感觉到了刘表的心理状态,没有做好任何准备的蔡瑁和蒯越心下大惊。
“使君,断然没有这样的事情!”
“使君,数年以来,我等通力协作,难道使君要怀疑我等吗?”
两人忙不迭的表达自己的忠心,表达自己绝无二心的意志,让刘表看了好一会儿,才松了口气,让他们站起来。
“你们不让我做楚国国君,过去我很生气,可是看到陶恭祖的下场,我便知道了,违背民心强行做国君,是不会有好下场的,这件事情,我不会再坚持了,我依然是荆州牧,不是楚国国君。”
刘表退让了,妥协了,这倒让蔡瑁和蒯越有些吃惊。
难道直到这个时候,刘表才因为郭鹏的巨大威胁和天子的遇难而醒悟,决定低调做人?
“不仅如此,我还要与孙伯符联盟,共同对抗郭子凤,最好还能派人入蜀,与刘季玉达成联盟,一起对抗郭子凤,他一旦想要南下,我们三面一同出兵北上,绝不让他得逞!”
刘表眯着眼睛,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蔡瑁和蒯越顿时感觉刘表糊涂了那么久,唯有这个时候做出的这个决议是十分正确的。
若是荆益扬三州可以达成攻守同盟,郭鹏攻击一家,其余两家一起出兵北上钳制,那郭鹏的麻烦一定会很大的。
不过,且不说这个协议能否达成,就算达成了,难道不是有点太晚了吗?
郭鹏成为天下第一诸侯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过去,刘表因为郭鹏强大而怕他,不敢得罪他,所以什么也不敢做,现在看到郭鹏吞并徐州,终于觉得一味的害怕是没有意义的了?
真的有点晚了。
全大汉最精华的地方都被郭鹏占据了,人口也好物资也好,荆益扬三州和更南边的交州根本就不能和郭鹏对抗,人口物资发展潜力大大弱于北方,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
现在才醒悟过来,真的来不及了,大局已定了。
心里是这样想,不过刘表的命令还是要遵守,蒯越负责联络孙策,蔡瑁负责联络刘璋。
两面一起联络,准备签订攻守同盟条约,一起对抗郭鹏,一起抵抗郭鹏可能的进犯。
除此之外,刘表还十分在意天子遇难之后中原大地和扬州益州的舆论情况,很想知道天下人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以及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
刘协死了,谁来接着做皇帝?
刘表感觉这个决定一定很难做出。
不管是哪个刘氏宗亲想要做皇帝,都要得到各大诸侯的承认才可以,否则大家各自扶持一个皇帝,天下直接分裂了好了。
当然这其中最关键的人物就是郭鹏了。
只有郭鹏具备的强大的实力和广大的地盘,他所推选出的皇帝最有成为天子的资格,而其它的几个势力实在是有点不够格。
人家那个才像是中央皇帝,而自己这边就像是偏安一隅的土皇帝。
怎么看怎么可怜弱小又无助。
然而郭鹏推举出来的皇帝大家就会认同吗?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资格给了郭鹏,大义名分给了郭鹏,他还不是指哪打哪?
那大家还有活路?
结果必然是不承认,必然要推出自己的皇帝做代表。
那可就真的是全面战国对抗了。
刘表忽然想到了那样的可怕的未来。
必须要先发制人,必须要未雨绸缪,一定要在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前,做好准备。
时局变了,真的变了。
荆益扬三州必须联合起来,一起对抗郭鹏和任何威胁风险,大家必须要绑在一起,一起抵抗。
最终极的情况,就是三家一起选出一个皇帝,以江南大地和长江防线坚决抵抗,绝不服输。
东汉末年枭雄志
东汉末年枭雄志
五百三十二 郭鹏出征
孙策那边得知了刘表的想法之后,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刘景升同意停战,荆州军退回荆州境内,这一切可以当作没发生过,双方摒弃前嫌,通力协作,以应对魏公的威胁。”
孙策把刘表的信递给周瑜,周瑜接过来一看,也笑着点头。
“看来刘景升也不傻,知道现在的情况已经不能容忍我们继续打下去了。”
“是啊,天子遇难,朝廷崩灭,天下大势又该如何走,怕是强者为尊了,魏公占领河北中原,带甲何止二十万,精兵良将不计其数,我等若不再摒弃前嫌通力协作,怕是要被魏公各个击破。”
孙策冷静的说道:“话虽如此,魏公也是难得的豪杰,若能与魏公在战场上争锋,也是我所愿意看到的事情,男儿大丈夫,这一战若能与魏公这样的人杰决一生死,当是何等快活的事情。”
“绝对不要是现在。”
周瑜无奈的笑道:“现在江东百废待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叛乱没有平息,而且伯符,徐州为魏公所占据之后,徐州士人纷纷投靠魏公,我所能够为你联络的朋友全部投靠了魏公,无一例外。”
孙策叹了口气。
“这是人之常情,又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呢?世上可以拒绝魏公而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