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的怀里痛哭流涕十多分钟。
在这个吃人的世界里,谁都没有被豁免的权利,高位者如此,黎庶黔首也是如此。
要想活得好,就会身不由己。
放飞自我的人,一般都死得比较快。
张济和段煨正盼星星盼月亮,盼着郭鹏答应封邦建国的诏令,然后,好让他们放飞自我。
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郭鹏松口,然后一切就可以继续下去了。
他们甚至在祈祷,祈祷郭鹏那边快快传来消息。
但是郭鹏并不着急。
筹备了很久很久的事情,越是临近,就越是冷静,不急切。
郭鹏很清楚自己的目的,一直都有明确的路线规划,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很清楚。
所以,即使是面对着蔡邕,他也一样心里不虚。
第四波封赏团队距离邺城大约只剩下两天不到的距离了,一直都在为郭鹏吹捧声望的老朋友有些坐不住了。
蔡邕对郭鹏的帮助是巨大的,接纳他进入东观,陪同蔡邕一起校订书籍,然后又为他举荐给了卢植,一手促成了郭鹏进入顶级士人的圈子里,为他攒下第二桶金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为这份感情,郭鹏一直都念着蔡邕的好,对蔡邕一直都非常非常的尊敬,还特地保护了他,将他接到青州,又一路跟着来到了邺城,一直让他在学宫里任教,给了他十分高贵的地位。
直到现在也是一样。
“很久没有像这样和子凤一起谈天了。”
蔡邕微笑着给郭鹏递上了一杯清甜的饮品。
“蔡公有劳了。”
郭鹏微笑接过,饮了一口,笑道:“蔡公烹制的饮品,还是如当年一样好喝。”
“哈哈哈哈,当年,那都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大约是十八年前了吧?”
蔡邕带着些追忆的神色看着郭鹏:“十八年前,初见子凤的时候,子凤只有十二岁,老夫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十八年后,子凤会成为如此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哈哈哈哈,蔡公当初觉得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郭鹏饶有兴趣的看着蔡邕。
“当初,初见子凤的时候,便觉得顺眼,看着舒服,觉得子凤诚实,正直,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别的。”
蔡邕微笑道:“之后,让子凤随我在东观校书,又看到了子凤踏实,能沉下心来办事情,且好学的一面,当时老夫就知道,子凤必然不是池中物,如此这般的少年,将来必成大器。”
说到这里,蔡邕顿了一下,又说道:“只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子凤居然如此大器。”
击破鲜卑,平定张举张纯和乌丸之乱,扫平黄巾,击败董卓,击败袁绍,击败吕布,击败白波军和南匈奴的军队,又击败篡位的袁术。
一路走来,平定了不知道多少叛乱和谋逆之人,为了维护大汉的正统和完整立下了汗马功劳,以至于全天下都不能无视这份功劳,不能公然反对郭鹏接受这份封赏。
因为实在是底气不足。
情况太特殊,谁都不知道应该怎样才能正确的解决这件事情,谁都不知道这个事情该怎么样结果。
蔡邕当然也不知道,否则也不会如此纠结,如此迷惘。
“蔡公谬赞了,一路走来,我不过是多打了一些胜仗,多让一些心怀不轨之人授首罢了。”
“可这才是最重要的地方啊,子凤。”
蔡邕忽而认真地看着郭鹏开口道:“子凤所做的这一切才是最重要的。”
郭鹏平静地看着蔡邕,然后笑了,点了点头。
“的确是非常重要的,蔡公,我曾不止一次的设想过,如是没有我为大汉平定这些逆贼,平定鲜卑,平定乌丸,平定张举张纯,平定黄巾,平定袁绍袁术,那这天下还不知道要出现多少称王称霸乃至于称帝的人。”
郭鹏说这话的时候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但是言辞之中,却有着不可违逆的气势。
蔡邕当然不会反驳,也不需要反驳,这本就事实。
“若是没有我,这大汉天下,说不定已经四分五裂,中原大地战火连天,黎庶黔首不能安居乐业,饿殍遍野,白骨千里,蔡公,我说的对吧?”
蔡邕叹了口气,连连点头。
“对,很对,没有子凤,天下人哪得安歇?中原大地又如何能有如今的局面呢?”
“那么蔡公,如此这般的我,配不上封公的赏赐吗?”
郭鹏脸色一变,盯着蔡邕。
四百七十九 魏公
蔡邕呼吸一滞,看向郭鹏。
一时间,他居然无话可说。
“之前我就注意到了,朝廷第二次来使,蔡公好像有些话想对我说,朝廷第三次来使,蔡公则是显得忧心忡忡,这一次,蔡公又会怎么做?”
“我……”
蔡邕张张嘴,大脑十分混乱,完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比较好。
“若是没有我,中原河北的人们能安居乐业吗?能恢复生产吗?能建设家园缴纳赋税吗?没有我,能有如今的局面吗?蔡公,我说的难道不是实话吗?”
郭鹏依旧紧盯着蔡邕。
蔡邕还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朝廷使节距离邺城只有不到两日的距离了,蔡公,最后两日,蔡公难道就没有什么想要对我说的话吗?”
郭鹏强势的表态让蔡邕猝不及防,完全不知道他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一肚子话语,眼下全都堵在嗓子眼,说不出来。
好一会儿,蔡邕勉强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勉强恢复了正常。
“子凤,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这件事情或许还有待商榷,毕竟这是第一次,这是我朝立国以来的第一次,之前从未有过先例,难道不需要认真的思考一下吗?”
蔡邕的脸上有些急切的神色。
郭鹏面不改色。
“大家思考的还不够多吗?仲德公台元皓等人,思虑的还不够周详吗?蔡公,我以为,大家已经思虑的非常周详,并且做出了选择,他们已经决定了,而我,也已经决定了。”
“子凤,你……你决定了?”
“嗯,我已经决定了。”
郭鹏认认真真的字正腔圆的开口道:“我接受朝廷的赐封,我接受国君的身份。”
“……”
蔡邕的瞳孔一缩,表情上是明显的震惊。
“天下人都认为我有资格,蔡公,他们都认为我有资格,难道蔡公以为我没有资格吗?”
“不……不是这样的,子凤,你听我说,你的功绩之大,配得上如此赐封,但是……”
“那就够了。”
郭鹏打断了蔡邕的话:“蔡公,这就够了,不用再说别的话了,只要配得上,只要我的功劳配得上,那就够了,还有什么值得商榷的吗?”
蔡邕张张嘴,无话可说。
“人心在我,时机在我,功绩在我,天时地利人和,蔡公,这是不可逆转的,蔡公的担忧在我看来是没有必要的,有人以恶意来揣测我,但是我根本不是那样想的,我希望蔡公理解我,认同我,帮助我。”
郭鹏上前一步,握住了蔡邕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