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9 章(1 / 1)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烧桥梁和船只,让夏侯渊无法渡河,这才止住了追兵的势头。

袁术和陆勉一起逃回寿春的时候,身边只有数百名士兵追随。

经此一役,袁术失去了淮河以北的全部土地,退守寿春,锐气尽丧不说,还失去了全部的军队,将本钱全部赔光,一蹶不振。

其后,他再也不能正面和郭鹏相抗衡。

郭鹏一战俘获了十几万人,收获极其巨大,直接将袁术的主力吃掉,让袁术想东山再起都做不到。

他的直辖地的元气已经被他打完了,一点不剩了。

不过对于郭鹏来说,到也不算轻松,那么大的缴获量,那么大的俘虏人数,想要全部消化掉还是比较困难的,对于如何处理这帮数量巨大的俘虏,意见倒也相对统一。

收纳之,为己所用,拿出粮食给他们吃一顿饱饭,使之安稳下来。

有人以为不该这样做,那是在浪费大军的粮食,郭鹏则不这样认为。

“他们都是被袁术强征的黎庶,本身都是农户,在家务农,一朝被抓成了兵,连自己到底是在干什么都不清楚,怎么能因此而问罪他们?”

所以郭鹏下令,善待这些俘虏,查清他们的户籍,为下一步分流做准备。

郭鹏这边大胜,颇有春风得意的感觉,而袁术回到寿春城内就吐了一口血昏迷过去,数日不醒。

袁术的太子袁耀威望不足,掌控不了大局,陈帝国朝廷乱作一团,新建立数月的陈帝国瞬间落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之中。

多亏大将军陆勉还在,勉强维持了局面,

他派兵紧守城门,宣布宵禁,进入战时紧急状态,抓捕斩杀闹事者三百余人,城中方才慢慢安定。

随后,陆勉以大将军的身份调动寿春城内外仅存的兵马在淮河南岸到寿春城一线布防。

因为主力全部折损在了淮河北岸,眼下陆勉可以掌握的兵马满打满算也就两万,根本不能和郭鹏抗衡。

为了凑足守城兵马,陆勉于是强令城中权贵官员献出自己的家奴和私兵参军,用这样的方法增加兵马,对抗郭鹏的南征军。

因为非常时刻必须要行非常之办法,陆勉下令城中男丁全部参军,壮年女子也全部征调为军队服务,不得有任何反对。

为此,不仅是黎庶,城内官员、豪门大族也被陆勉给闹得鸡飞狗跳不得安生。

为了凑足更多的人,陆勉甚至下令亲卫精锐出城抓捕黎庶入城协助防御,短时间内扩充了两万兵马,征调了民众近十万加入了城防之中。

忙碌的过程之中,陆勉忽然感觉袁术昏迷过去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自己想做的事情全部都能做了,袁术不会下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命令给大家了。

好像一切都变得有条不紊了起来。

这可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与此同时,陆勉再度派人去庐江强征壮丁,试图凑到更多的兵马,又派人去了解南征孙策的刘勋有什么动态。

若是刘勋的军队能回撤,想必对于寿春城防是非常重要的帮助。

不过很快他就得知刘勋被切断了退路,难以回撤,而他现在也是完全没有兵力可以南下协助刘勋,只能派人送信给刘勋,让他自求多福了。

现在寿春自身难保,哪里还有办法去帮助陷入困局的刘勋呢?

陆勉眼下的任务就是确保寿春不失,这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

和惶惶不可终日的陆勉相比,郭鹏就很有余裕。

在蕲县附近整顿战场,打扫战场,纵火焚烧尸体防止传染瘟疫,然后开始收编整顿俘获的败兵和民夫。

每打下一地,郭鹏都会派成熟的基层政权团队来到新近占领的地方,以县城为中心,招募流民,安抚民众,重新确立新的规则和新的统治。

这才算是真的占领,而不是占领一个县城就算是占领该县的全部土地了。

村庄要建立,乡也要建立起来,皇权不下乡,但是郭某人的权力必须要下到每家每户。

从占领青州开始就实施的教育黎庶识字的政策收获了一大批具备最低水准识字要求的识字人口。

从这些人之中,郭鹏可以选出足以担任村长和乡长的人才,让他们进入亲民署接受培训,然后出来担任村长和乡长。

最开始的草创阶段过去之后,选拔村长乡长的制度也逐渐确立,越发成熟,作为乡长村长培训机构的『亲民署』也越发成熟。

这一次,也是这些出身黎庶被郭鹏寄予厚望的村长和乡长们展现自己的机会。

他们当中工作优秀的会得到去学宫内进学的机会,为未来争取更多的可能。

而每一次扩充的新的地盘,也会有更多人得到被任用的机会,郭鹏希望这成为一种新的可能的开始,而不是终结。

当然,对于袁术来说,这就是终结。

东汉末年枭雄志

四百一十四 郭鹏真的越来越喜欢曹洪了

这些接触民众直接统治民众的基层官吏一般是两个来源。

其一是帮助郭鹏起家的寒门集团的子弟。

他们大部分都是郭鹏麾下各将领的家族子弟,曹氏夏侯氏就不必多说,关羽张飞赵云乐进李典张辽张郃许褚典韦他们各家族的子弟,还有少数官的子弟,比如程昱家族。

这些家族的子弟都会进入学宫内和郭氏本家子弟一起学习,然后会被郭鹏安放在身边实习一段时间,然后亲自安排下发到某个村落。

郭鹏让他们从村长开始做起,比如曹昂,被郭鹏调入府中跑腿一段时间之后,就被郭鹏派到了陈留郡的某个村担任村长去了。

其二就是黎庶了。

郭鹏以士族出身,合曹氏夏侯氏的力量为己用,拉起一支队伍,成为了少见的士族军阀,所以给他最大帮助的,还是曹氏和夏侯氏。

起家势力并无多少士族参与,元从集团大部分都是寒门地主出身,所以在郭鹏麾下,寒门地主出身的官武将势力比士族官僚的势力还要强大。

武将就不说了,清一色寒门地主或黎庶出身。

而郭鹏麾下五大州的刺史人选,除了郭鹏自己兼任的青州牧之外,四个里三个都不是士族出身。

兖州刺史鲍信,冀州刺史曹操,并州刺史臧洪,幽州刺史鲜于辅,四人中除了郭鹏的铁杆支持者鲍信之外,都不是士族出身。

曹操是宦官之后,臧洪是边将败将之子,鲜于辅是幽州豪强,三人的出身都是很受士族子弟们的歧视的。

所以一直以来,学宫内的士族子弟们都有那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