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5 章(1 / 1)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陆康的脑袋送来了。

连这两个大好消息送来,袁术开心的宛如在天上飘一样。

看到陆康的头颅,袁术更是兴奋的指着陆康的头颅大骂——『狗奴!还能继续违抗袁公路吗?』

那当然是不能的。

连着两场军事上的大胜利,让袁术集团的南北情况大大转好,加上刘繇也是被压着打,江东反袁势力不成气候,袁术集团瞬间成为了占据河北、中原八州之地的超大军事势力集团。

首脑毫无疑问,是他袁公路!

天下第一!真正的天下第一!

我袁公路,已经是天下第一了!

我已经占据大汉十三州里的八州之地了!谁能与我抗衡!!

袁术超级高兴!

但是身边的阎象却觉得十分的忧虑。

消灭了袁绍,郭鹏的势力坐大了。

打败了陆康,杀了陆康,孙策的名望响起来了。

然后江东士族和袁术之间的仇怨算是彻底结下了。

现在还远远没到可以放松警惕的时候啊……

出于忧虑,也是为了袁术考虑,阎象很认真的向袁术提出了自己的疑虑。

“将军,三位公子毕竟是您的血亲,您这样对待他们是不是太苛刻了?袁本初虽然有错,但是也不至于让他的妻妾和儿子做这样的事情吧?

同为袁氏族人,即使要惩戒,也不该为外人所知,局限于本家人知道就好了,可是这个事情现在已经传扬了出去,天下人又会如何议论呢?”

袁术皱着眉头看着阎象。

“天下人?天下什么人?大汉十三州,八州已经在我的掌控之下,一大半天下人都是自己人!剩下的一小半怎么想,对我来说很重要吗?

而且袁绍那厮不过是一个庶子,居然敢数次对我指手画脚,指使我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他算什么?他有什么资格对我指手画脚?

父债子偿!今日我让他们三个做的事情就是让他们偿还他们父亲的罪过!这是最为正确的举措!谁能议论我?谁敢议论我?我错了吗?”

袁术怒目圆瞪看着阎象,让阎象十分为难。

袁术膨胀的也太快了吧?

河北是郭鹏打下来的,庐江是孙策打下来的,真的会是你的吗?

而且……

阎象又忍不住说道“孙伯符有乃父之风,这暂且不论,郭子凤本来掌握青兖二州,现在攻取冀州,又能遥控幽并二州,掌控五州之地,今非昔比,将军难道不会觉得担忧吗?”

“担忧?”

袁术一脸奇怪的看着阎象“担忧什么?子凤八岁我就认识他,至今二十年,他是什么人,我一清二楚!他对我忠心耿耿,绝无二心,你现在这样说,到底是什么意思?”

“人心是会变的,将军,郭子凤控制五州之地,又能有多少兵马多少户口?他还会继续听从您的调遣吗?”

阎象苦口婆心的劝说。

“子凤爱我,乃以袁绍家眷献与我!”

袁术满脸不善地盯着阎象“袁绍的尸体,他的家眷,战利品,子凤都献与我,这难道不能说明子凤对我的真心吗?阎公,怎么战事不利的时候你不说这些,战事顺利的时候,你才这样说?你是什么居心?”

东汉末年枭雄志

三百五十八 小小的问题

看到袁术居然对自己起了猜疑之心,阎象大惊失色。

“不不不,将军不要误会,我只是担忧……”

“担忧什么?之前局势不利你不为我担忧,不为我出谋划策,现在局势一片大好你却担忧,你是不是看不得我的好?”

袁术怒目圆瞪,十分生气。

阎象连连告饶,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话,这才让袁术放过了阎象。

袁术还是生气,罚了阎象三个月的薪俸,这才消气。

阎象逃过一劫,不敢再说什么话,但是心中的忧虑与日俱增,他敏锐的察觉到好像有什么事情快要发生了,可是,他又不敢往那个地方想。

之后,袁术着手派使者安抚郭鹏和孙策,想要给他的这两位左膀右臂一些精神上的鼓励。

接着勉励郭鹏再接再厉,把支持袁绍帮助袁绍的人一网打尽。

然后又下令给孙策,让孙策统领原来的兵马和吴景、孙贲所部兵马,一起攻打刘繇,等打败了刘繇,袁术会给孙策更大的官位。

安排好了左膀右臂,袁术就派人往长安一带打探消息。

之前听说长安一带爆发了战争,战争的结果如何呢?

袁术十分期待听到一个对长安朝廷不利的坏消息,这样的话,才有助于他之后的行动。

就算是袁术,也很清楚他要做的事情很大,需要十分的慎重,现在的局面虽然一片大好,但是如果长安朝廷很稳的话,他还是有所担忧的。

结果让袁术不是很满意。

长安朝廷那边传来两个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李傕大胜,马腾和韩遂被李傕打败,逃窜回了凉州,于是李傕进位骠骑将军,立下大功的郭汜进位车骑将军,樊稠进位右将军,李、郭、樊三人的势力空前庞大,几乎架空了朝廷。

第二个消息是关于年号的,长安朝廷昭告天下,明年的年号为兴平。

今年度过之后,明年就是兴平元年。

袁术有点失望,因为他更想听到的是另外一种消息,虽然他内心也很明白,另外一种声音想要听到是难上加难。

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李傕和郭汜只要脑子不抽筋,就绝对不会放松对刘协的保护,只要脑子不抽筋,也绝对不会放手让刘协自由飞翔。

对,只要他们脑子不抽筋。

所以袁术在等,等着这帮肌肉壮汉什么时候脑子抽筋,他就好名正言顺的办事了。

他很焦急,他有点迫不及待的想要做大事了。

一天到晚抱着传国玉玺,真的快要按耐不住心中的悸动了。

同样的,郭鹏也在等,也在等着什么时候能传来他希望听到的消息。

时机快要成熟了,该做的事情也该准备着了,只要这个时机成熟了,郭鹏就会果断出手,绝不迟疑。

不过,还没等时机成熟,初平四年刚过去,兴平元年伊始,郭鹏自己的内部却出了一些小小的问题。

说小也真的挺小的,但是就这个小问题,却让郭鹏严重的警惕了起来。

和之前基层的乡长村长腐化的问题不一样。

那些人都是郭鹏直接任命,生杀大权控制在郭鹏手上,郭鹏有无数种方法收拾他们,随时可以立法可以压制。

但是当统兵将领还是立过功的有亲属关系的本家将领犯浑,做出一些违背律法的事情,郭鹏就有些难办了。

这种事情摆在任何人面前都很难办就是了。

对,犯事的人是曹洪。

伴随着势力范围的扩大和自身威望权势的增大,郭鹏的威严越来越重,而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