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0 章(1 / 1)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据并州和幽州。

第二阶段,则是彻底歼灭、吞并长城之内的匈奴人和乌丸人部族,彻底控制并州和幽州,将之完全掌握在大汉的手里!依托长城,重新建立完善的防线。”

诸将领和谋士们都没想到郭鹏居然还有这样的计划。

程立是清楚郭鹏的全盘计划的,所以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

“主公的计划,思虑深远,对于后人是很有意义的,若让匈奴人和乌丸人过于深入内地郡县繁衍生息,不需要数十年,则乌丸人和匈奴人的人口必然大涨,甚至超过当地的汉人数量,这会产生什么后果,诸位不清楚吗?”

程立环视一圈周围的谋士们和将领们,看到不少人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他们一开始很明显都不是太过于重视这件事情,因为两汉王朝对待北边的外敌始终是强势的。

现在的汉人早就确立了对匈奴对乌丸人的心理优势,中原上国对待边陲蛮夷的态度是确立的,他们并不在意。

时间隔得太过于久远,现在的汉人并不能体会到三百多年前的西汉前期,那个时候的汉人对匈奴的那种恐惧感和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

怎么能放任他们繁衍生息,甚至让人口数量超越某些郡县的汉人呢?

这是大汉的郡县,还是匈奴人和乌丸人的部落?

到时候是用大汉的法律管理匈奴人和乌丸人,还是用他们部落的规矩管理汉人?

难道不会发生鸠占鹊巢的事情吗?

所以郭鹏直接提出了二段计划的要求,提出覆灭袁绍是占据河北的第一步,第二步才是完整的占据河北。

荀彧立刻提出这样的计划太过于宏大,需要的时间可能会很长,指望通过一次进军就解决,是不可能的。

他强烈要求郭鹏谨慎思考。

“若的意思我当然明白,我何曾说要一次就达到这样的目标?”

郭鹏笑了:“这一次,只是消灭袁绍和张杨,占据冀州和河内,其他的河北诸多势力,还是以和为贵,待我们稳定了冀州,再以冀州作为进军的根本,进而占据并州和幽州。”

荀彧松了口气,对郭鹏的意见表示赞同。

“既如此,彧也没什么好说的,愿全力相助明公进攻冀州,不使明公进军之路有任何阻碍。”

荀彧已经被郭鹏任命为程立的副手,协助程立留守大本营,支持军需物资的供给之事。

这是郭鹏对荀彧的第一次重大考验,荀彧对此非常重视。

接着,郭嘉和戏忠还有陈宫立刻也表示认同,于是郭鹏麾下五大谋士集体表示了认同郭鹏的二段计划论,就此展开新的讨论。

也就是不把袁绍当作生死大敌了。

冀州已经被郭鹏视为自己前进吞并幽并二州恢复河北的基地,而袁绍,自然就只是战术上的对手了。

郭鹏的目标更加宏大,遥远。

顿时,他们就感觉袁绍在他们心中的重要性突然的就下降了一个等级,不知道是为什么。

战略上的方向确定了之后,就是战术安排了,沙盘推演开始,精准的计算开始,谋士们和将领们群策群力,头脑风暴,提出了很多的方案。

原有的方案被推翻了不少,又新增加了一些别的方案,彼此之间争论的非常厉害。

需要多少投石机,多少强弩,多少支箭,多少块石弹,全部都要计算出来一个相对准确的数字,然后发动人力去准备,装车。

人力运载量有限,畜力必须要用上,征调多少匹马,多少头牛和驴,这些也都需要有一个相对准确的数字。

出动多少军队出战,然后需要多少人来保证粮道的运输通畅,需要征调哪些郡县的壮劳力做民夫。

精确到某个乡某个村某一户人家,乡长村长悉数带队上阵,一起集合一起出发。

所有被征调的民夫全部都胸前佩戴名牌,统计造册,多少人去的,要带多少人回,他们本身的口粮又该如何安排。

从卢县大本营做出决策之后,传令骑兵四散而出,不断向各郡县发布政令。

各郡国太守国相、各县县令县长和各乡各村村长全面动员起来,为大军的出动而准备。

这个郡国分担多少任务,军队需要多长时间过境,准备多少粮食和民夫来服务,然后下发到各县,各县县令县长再分割下放到各乡村,动员到每一户人家每一个壮劳力。

还有牛、马、驴等牲畜的调动,大车的调动等等。

沿着事先规划好的军队过境路线,沿途所有县乡村一并动员起来,确保军队的进军没有任何问题。

等进入冀州之后,又要按照什么样的路线规划粮道等等,也被安排的妥妥当当。

经过整整一个月的商讨,此次北伐袁绍的作战计划终于全面出炉。

三百一十四 袁绍,我来了

东郡和平原国将是最重要的前进基地,也是所有准备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

郭鹏直接派遣戏忠作为总顾问率先前往东郡,命令陈宫作为总顾问前往平原国,协助东郡太守曹操和平原国相臧洪做好准备工作。

东郡是主力的出发点,平原国是偏师的出发点。

郭鹏拟在东郡布置两支军队,一支是主力,直接侵入冀州,一支是辅助,从燕县出发进入河内。

平原国的偏师只要任务就是拿下渤海郡和清河国,只布置一万兵马,进攻河内的偏师也是一万兵马。

主力三万由郭鹏亲自率领,攻打魏郡,拿下邺城,毁灭袁绍的统治核心。

也就是说这一战是三路出击,让袁绍没有任何还手之力,一开战就被打崩。

以雷霆之势扫灭冀州,杀死袁绍,结束这场战争,占领河内郡和冀州,然后开始巩固消化这一大块地盘,进一步将冀州打造成进取幽并二州的前进基地。

因此,东郡需要准备好足够四万大军使用的粮秣,平原国要准备好一万军队使用的粮秣,以及后续所需要的一切粮食物资运输的承载能力。

战事一起,东郡和平原国就是大军的大后方,粮食储存基地,相当于两个集散中心。

青兖二州所有的军需物资全部往东郡集合,再从东郡运输往战争前线。

这对整个东郡和平原国的行政班子都是一个极为严峻的考验。

平原国还好,工作量不是那么的大,臧洪带着手下的班子还能应付得了,加上陈宫的帮助,相对轻松。

而从接到命令开始,曹操就进入了一个没日没夜极度忙碌的状态之中,忙得饭都没时间吃。

得亏郭鹏把戏忠派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