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9 章(1 / 1)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背刺,局势一片大好。

而对于公孙瓒来说,局势就非常糟糕了,为此,公孙瓒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身边有望气术士向他进言,说蓟县不符合公孙瓒的王霸之气,公孙瓒需要另外选则一个地方做自己的大本营。

于是公孙瓒看上了河北的易县,在易县营造属于自己的王霸大本营,称之为易京。

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袁绍带兵驻守高阳县的时候,面对的就是公孙瓒已经营造出了一个颇具规模的防御堡垒的易京了。

公孙瓒在这里布置了主力,而自己也住进了这里,用绝对的防御优势挫败了袁绍的数次进攻。

袁绍面对公孙瓒的防御优势,显得非常的无奈。

而在幽州内部,鲜于辅鲜于银和齐周的联合军则进展顺利,不断挫败公孙瓒所安排的官员的进攻,逐渐占据了主动。

公孙瓒安置的渔阳太守邹丹就被联合军打败,身死,以此为突破点,引发了更大的连锁反应,公孙瓒苦心维持的局面开始崩盘。

可是公孙瓒自己缺少兵马,分身乏术,忙于应付袁绍,不能出击支援地方给他们解围。

于是代郡、广阳郡、上谷郡与右北平郡的反公孙瓒势力纷纷起兵反抗公孙瓒的统治,给公孙瓒安排的地方官员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乌丸人和公孙瓒有仇,宗员在还好,宗员死了,乌丸人自然不会继续服从公孙瓒的统治,果断和联合军联合在一起对抗公孙瓒。

连番打击之下,大量坏消息接踵而至,让公孙瓒屡遭重击,烦不胜烦,并且渐渐开始拒绝得知这些坏消息。

这个时候已经是初平三年的秋末了。

兖州战事结束之后,幽州战事也随之告一段落。

理由看上去很简单,因为长安朝廷派出来的安抚使节团代表赵岐抵达了河北,劝大家休兵罢战。

于是大家纷纷遵守朝廷的意思,袁绍罢兵,公孙瓒罢兵,幽州联合军也罢兵了。

但是实际上停战的原因也很简单,大家缺粮缺兵,需要回去准备粮草,到处抓壮丁。

联合军需要,公孙瓒需要,袁绍也需要。

赵岐的到来给了大家一个很好的借口。

联合军和袁绍不能屯田,需要和各郡县的土地所有者们协商,向他们征收粮食和税收。

而公孙瓒放飞自我,动兵抢占田地用以屯田,很快就积攒了比较多的粮食。

不过公孙瓒接连溃败,缺兵,虽然粮食充裕,却不能进取。

袁绍此时得知吕布兵败身死,张辽投降的消息,大惊失色,连忙率军返回邺城,只留少数兵马在麹义的率领下继续戒备公孙瓒。

与此同时,河内张杨也因为得知吕布兵败身死、张辽投降郭鹏的消息,惴惴不安。

他的心中非常的不安定,时刻都在担心郭鹏会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对他不利,采取各种手段来报复他。

因此他选择和袁绍联络,两个不安心的人联合在一起,试图对抗虎视眈眈的郭鹏。

袁绍的心中也十分不安,很担心郭鹏会立刻就报复他,出兵北上什么的,一边派张郃带兵一万南下到繁阳县协助防守,一边派探子南下刺探消息,但是却没得到郭鹏即将动兵北上的消息。

据此,麾下谋士们一起分析,认为郭鹏因为此战损失很大,所以需要不少时间恢复元气,短时间内不会北上。

三百零三 你们考虑过我们这些乱臣贼子的想法吗

谋士们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完全贴合了实际情况,所以令袁绍信服。

有了谋士们的分析,袁绍稍稍放心。

于是一边派人和张杨联络,加强双边关系,协同对抗郭鹏,一边派人南下联络刘表,希望得到刘表的帮助。

然后给繁阳县的两万驻军增加粮草,让他们更加尽心竭力的防守。

他们现在就做出准备并不出乎郭鹏的意料,这很正常。

不过郭鹏则因为忙于屯田的事情,暂时不打算出兵。

他只是派兵戒备袁绍和张杨,继续打造前进基地,修筑进军道路和兵站,提升自己的运输能力和动员能力,并未做出更多更明显的进攻举动。

于是战火连绵的黄河一带出现了短时间的安宁。

当然了,这不是和平,这份安宁也仅仅是因为大家都无力继续发动战争,客观条件不允许,所以没人打仗。

有兵有军械却没有粮食,这个仗就是打不起来,所以大家很有默契的一同罢兵,休养生息。

不过,虽然真正的战场暂时消停了,可是政治的战场可从来没有消停过。

李榷占据长安之后,试图和关东和解,解除之前的战争状态,重新树立朝廷的威望,以获取更多的资源。

由此,李傕派出了德高望重的名士马日磾为正使节、赵岐为副使节的关东安抚使节团。

他们首先抵达的是雒阳,在雒阳附近宣布朝廷的政策,安抚人心,使得雒阳一带仅存的民户欢欣鼓舞,觉得好日子就要来了。

然后他们看到郭鹏正在和吕布打仗,袁绍正在和公孙瓒打仗,觉得情况不妙,这个时候去可能会死于乱兵,所以就很识时务的在雒阳停留。

等听闻郭鹏干死了吕布,袁绍和公孙瓒对峙起来的消息之后,才兵分两路分别前进。

赵岐北上河北,去安抚袁绍、公孙瓒还有幽州联合军,马日磾出发前往兖州寻找郭鹏,然后再南下去找陶谦,再去寿春找袁术。

总而言之就是各种安抚,各种约定许诺,让他们都服从长安朝廷的指令,称臣纳贡,修复关系,恢复汉中央的威望。

这个时间段选择得很巧妙,大家都经过大战,需要休整,也都害怕对方乘虚而入,所以有朝廷使者的介入,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袁绍公孙瓒和幽州联合军纷纷罢兵,在赵岐的调停下,河北恢复了短暂的和平,虽然短暂,但也是和平。

在袁绍为自己的利益而选择和长安朝廷和解,并且终于承认刘协的合法地位之后,赵岐又和袁绍谈论朝廷局势,透露出了他们这群士人对李傕集团很不满意的意思。

并且还和袁绍约定,说他们想要约定时间,帮助刘协逃出长安东归雒阳,届时希望袁绍去雒阳迎奉皇帝车驾,帮助皇帝稳定局势,重塑大汉中央的统治。

到时候高官厚禄任凭袁绍选择。

“陛下欲东归?”

袁绍觉得有些奇怪。

“是啊,长安不是久留之地,我等绝对不能放任陛下被李傕那种恶贼挟持,因为李傕在关中大肆抄掠,关中民怨沸腾群情激愤。

我等已经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