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进攻受阻之后,还写信请袁绍南下帮助他攻打东郡,袁绍得到吕布的信件之后难以作出决定,又让谋士们开会商讨。
自然,没有结果。
最后袁绍居然决定等吕布攻克濮阳之后再南下帮助吕布,不然的话就不出兵,以免引起郭鹏的愤慨,到时候直接北上攻打冀州,则大事不妙。
许攸从袁绍分配的兵马数量看出了袁绍倾向于攻打公孙瓒,倾向于捏软柿子,于是趁机撺掇袁绍前往高阳县指挥军队北伐公孙瓒。
田丰力劝袁绍配合吕布南下攻打东郡,袁绍不许。
田丰着急的拽住了袁绍的衣袖,强行拉住袁绍。
“将军!将军的大敌不是公孙瓒,是郭子凤!公孙瓒不修德政,不得人心,早晚必自取灭亡!郭子凤占据两州之地,勤修德政,广得人心!
蔡伯喈为他经营学宫,大肆吹捧,郑康成之子也在他麾下出仕,这两人如此支持郭鹏,宛若当年商山四皓陪坐于惠帝身旁!高祖都没有办法!他羽翼行将丰满,再不遏制,就晚了!”
田丰声嘶力竭的苦劝并没有打动袁绍。
事实上袁绍并没有听进去。
袁绍本来还愿意听田丰说的话,但是田丰抓住他的衣袖不让他走路,如此以下犯上的行为让袁绍大为恼火。
袁绍很用力的想要甩开田丰的手,田丰死死抓住不松手,袁绍动了真怒,用力一甩,居然让自己的衣袖被田丰撕裂了。
看着被扯坏的衣袖,袁绍怒视着田丰,怒火高涨,田丰这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意识到再想进言,是不行的了。
沮授连忙上前为田丰向袁绍谢罪,袁绍十分恼火的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于是南下帮助吕布攻取兖州的可能性就彻底没有了,颜良和高览率领的那支部队也就等于是守备军,不可能再次出战了。
田丰大为懊恼,连连表示自己不是非要那样做的,实在是急不可耐。
沮授理解他,可是袁绍不会理睬他。
吕布心心念念的外援没了,可是高顺的进展却十分顺利。
驱使大军攻破昌邑县后,又四处劫掠获取粮草,强行征召壮丁加入军队,进一步扩充军队数量。
等他攻破金乡县,扫荡那些依靠坞堡庄园自我守卫的豪强们,获得足够的粮秣之后,便率军进入了任城国。
要快,要打郭鹏一个措手不及,要在他还没来得及组织军队进行反抗的时候,直接把他统治根基薄弱的兖州给拿下,将他驱逐!
高顺一刻不停的率军前进,一刻不停的以战养战,以此获得持续不断的前进的动力。
要是袁术看到了,一定会很欣赏高顺的作战方式的。
而郭鹏也十分欣赏高顺的作战方式。
不过,到此为止吧,别再继续往前了,不然,我就该心疼了。
八月十三日,郭鹏率军抵达了任城国樊县,在这里驻扎,然后将战败逃亡的许汜和应劭收入樊县军中,予以保护。
两人胆战心惊,很害怕郭鹏要惩处他们,结果郭鹏叹了口气,上前扶起了自缚的两人,为他们松绑。
“吕布突然来袭,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事情,你们如此,我也如此,尽管这样,你们还是努力奋战了,尽管没能取胜,也是尽到了自己的职责,还有什么值得怪罪的呢?”
郭鹏赦免了许汜和应劭,许汜和应劭痛哭流涕,之后郭鹏又下令安抚战死的山阳郡守边让,称赞他忠心为国,尽忠职守,不幸身死,哀哉痛哉。
稳住了人心,郭鹏开始下令进行反攻。
陈纪已经确保了粮道,郡中沿行军道路的粮站存量充裕,并且及时征调大量民夫协助运粮,稳定了粮食的供应,郭鹏于是率军缓缓前进,
当其时,高顺的前锋已经冲到了樊县西南十五里处,郭鹏派乐进率领一支一千人的骑兵去讨伐他们,试探一下高顺军队的实力。
结果乐进轻松取胜,将这支两千人的先锋军打败了。
乐进拎着六百多颗脑袋回来,说这些人并不强大,战斗没什么章法,一触即溃。
郭鹏心中有了底。
二百八十五 不要用你的兴趣来挑战我谋生的本领
高顺之所有名气,还是因为那支只有七百人的陷阵营。
那支军队才是高顺的真正杀手锏,其他的军队估计都是炮灰。
训练精锐军队有多难,郭某人自己深有感触。
东汉一朝,军队大部分都是临时招募的,常备正规军很少。
他们军纪败坏,战斗力弱,没什么配合力度,遇到简单的敌人还好,遇到强大的敌人,就很难说了。
东汉的军事家们也不是看不出来这一点。
但是限于朝廷政策的问题,限于东汉政府的财政问题,想要恢复西汉时期那种大规模的常备军是不现实的。
于是到后期,将领私兵就变的十分普遍,不管是乱世之前还是乱世之后,朱儁的私兵,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高顺的陷阵营,曹操的虎豹骑等等。
这些军队装备精良,训练精熟,有很强的作战能力。
战场上,主将往往会以强悍的部将率领这些真正精锐的军队作为绝对主力,等时机成熟的时候,将这支军队投入战场,从而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陷阵营就是高顺的杀手锏,甚至能说是吕布的杀手锏,只要覆灭掉这支军队,其他的吕布的军队实在不能算是威胁。
吕布到底是哪里来的信心,郭鹏不知道,但是吕布的确为自己扫除了不少心腹之患。
外来的敌人对郭鹏而言从来不是心腹之患,因为对付他们,可以名正言顺,但是内部的敌人若要收拾,则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现在吕布帮自己扫除了一大批内部的心腹之患,郭鹏还真不知道要怎么感谢吕布。
就用送你归西作为感谢,来感谢你帮我扫除这些心腹之患吧!
不要谢我。
你也没命谢我。
郭鹏引兵向前,八月十七日,率军在樊县以西遇到了高顺的大军,人数约在两万以上。
郭鹏的军队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数目,两军兵力相当,势均力敌,便摆开阵势,准备一场大战。
高顺还是很谨慎的,之前先锋军溃败回去之后,得知郭鹏已经率军来到了任城国,十分惊讶,就没有继续向前,而是就地结营,准备阻击郭鹏。
他觉得郭鹏来的有点快,超乎了他的预算,但是郭鹏既然来了,他也要继续战斗,不能就此退却。
带领乌合之众的道理,高顺是明白的,顺风仗可以胜利,稍微受挫,就很可能失败,要是后退,直接就是血崩,溃不成军。
自己麾下除了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