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好过口说无凭,老夫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却有着等见识和感悟,难怪孟德看得起你。”
“承蒙大兄厚爱。”
“孟德还对我说,你八岁的时候,踢了汝南名士许邵的屁股?”
蔡邕忽然话锋一转,脸上浮现出了感兴趣的表情。
郭鹏眨了眨眼睛,露出了为难的神色。
“少时不经事,义愤填膺,没忍住。”
“哈哈哈哈哈哈”
蔡邕大笑了一阵,抚掌道:“不错不错,从小胆量就大,面对老夫也是一副不卑不亢的样子,看起来是胸有成竹,怎么,你就那么确信老夫会点评你的章,甚至收你为徒?”
郭鹏一愣,大喜过望。
“蔡议郎所言当真?”
蔡邕一笑。
“假的。”
“”
看到郭鹏瞬间垮掉的表情,蔡邕又大笑了一阵,好一会儿才止住大笑。
“孟德的意思,你的意思,还有曹嵩的意思,老夫都知道,不过郭鹏,你更应该知道,老夫还从未收过弟子,也并没有收弟子的打算,也未曾得到哪家家法传授,你与其找老夫拜师,不如在太学里潜心学习经书,找自家博士拜师,岂不更好?”
蔡邕收起了笑容,面色变得严肃起来。
“太学数万人,能学成博士的,唯有十四人,学生自认为自己无法成为那十四人之一,不仅是才学,还有出身。”
郭鹏据实相告,蔡邕也欣赏他的直接。
“你说的不错,各家家法传承,少不了各家名门之间相互协商,你一个外人加入进去,是没有可能的,多少家族挤破了脑袋想得到传承,凭自己想要办到,难上加难。”
“所以,学生并没有真的想过能成为博士,学生只想学遍五经,出仕为官,救万民于水火。”
“哦?”
蔡邕眯起了眼睛:“救万民于水火?”
“学生一路来到雒阳,看到的不仅仅是山清水秀,还有白骨和腐烂的尸体。”
蔡邕眉头一皱。
少倾,他无奈的叹了口气。
“学五经和救万民于水火,这二者之间,所相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老夫跟随前太傅胡广学遍五经,名声够大了吧?但是老夫除了在这里抚琴,在东观校对书籍,什么也做不到。”
PS:求点票票
二十五 你和孟德很像
做出了一番感叹,蔡邕伸手指了指雒阳皇宫的方向。
“宦官横行,天子不理政务,只图享乐,那么经学得再好,又有什么用?”
然而对于这样的想法,郭鹏却不能认同。
“但是如果不去学,不去努力,就真的什么都做不到。”
郭鹏看着蔡邕,将想好的说辞一股脑和盘托出:“光说是没有用的,必须要去做,学生学遍五经,只为了获得可以去做的资格,局势糜烂,百姓困苦,总要有人去做出改变,不能就这样荒废糜烂下去,否则,大汉天下就危险了。”
蔡邕看着郭鹏看了好一会儿,又叹了口气。
“你和孟德很像。”
“”
郭鹏闻言一愣。
我和曹操很像?
什么意思?
热血青年二愣子?
“孟德见到老夫的时候,老夫问他的志向,他说他想要为大汉建功立业,平定所有战乱,还天下一个太平,让黎民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你和他的目标相似,而你想要做到的却更多,必将更难。”
蔡邕这样一说,郭鹏便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接着,蔡邕又笑了笑。
“这不是学遍五经就能做到的事情,学遍五经只是一个开始,而除此之外,还有更多更多的事情需要去做,老夫为官多年,还是找不到头绪,你能找到吗?经书中真的有救国的办法吗?”
“经书是死的,人是活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不看经书如何,而看人如何。”
郭鹏想起了岳飞用兵的名言,将其说出。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蔡邕愣了一会儿,少倾,忽然笑了起来。
“你和孟德,你们真的很像。”
蔡邕大笑了一阵,便伸手打开了琴台上的一个木盒子,然后拿出了一卷竹简,放在了郭鹏的面前。
“你的诗,老夫收下了,但是你的这些字,是怎么一回事?非是隶字,较之隶字更严整,负责人,奉皇命负责在东观校对书籍,刻印石经以正天下经典,十四家经流派皆有涉,你若有空闲,可以来东观找老夫,帮着老夫一起校对书籍。”
郭鹏大喜过望,连忙就要跪下拜师,却被蔡邕一把托住。
“别急,郭鹏,你想拜师,也没那么容易,老夫不过是答应你可以来与老夫一起校对书籍,可没答应让你拜师。”
“”
郭鹏愣了一下,然后立刻明白了蔡邕的意思。
“学生明白了,学生愿意追随蔡议郎校对书籍,校对书籍时,学生若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希望蔡议郎可为学生解答。”
“可以。”
蔡邕微笑,表示了认同。
郭鹏初步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又赔着蔡邕写楷书,写到了日落西山时分才离开蔡府。
蔡邕一看时间晚了,也不留他吃饭了,派人快速送他离开。
郭鹏回到太学住所时,太阳已然落山了,差点没赶上宵禁,回到住所之后,郭鹏发现臧洪正在他的屋子里等他回来吃饭。
“什么?蔡议郎允许你去东观陪他一起校对书籍?”
说起了今天所发生的事情,臧洪大惊失色,随后就是一脸的羡慕:“难道说蔡议郎已经决定收你为徒了?”
“那倒好了。”
郭鹏摇了摇头:“蔡议郎这等身份的大家,怎么会那么轻易的收徒?我不过是得到了蔡议郎的允许可以去陪他一起校对书籍,但是他还没有认同我是他的弟子。”
“那也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事情啊!你是怎么办到的?教教我行不?等我学会了我也拜托我父亲给我介绍一个名师,我也去直接拜师,总比在太学里听那些人讲经要好得多了,他们只顾讲,也不管解惑的!”
几十上百人的大课堂当然是如此的,学的好与不好,很大程度要看个人修行。
臧洪不认为自己很聪明,天资卓越之类的,所以他也渴望有个名师,他父亲就是希望可以从武将家族转型成为士族才将他送入太学做了童子郎。
但是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且转型成功的家族却并不多。
二十六 郭鹏有极强的目的性
面对臧洪的渴求,郭鹏的心中是极为感叹的。
在这种时候,想要谋求家族转型,岂止是难?
只能说有志者事竟成,别的什么也说不出来。
郭鹏也只能祝福臧洪了。
“要说方法,哪里有统一的方法呢?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我也是从我大兄那边得到了蔡议郎的一些忌讳,所以刻意回避了,蔡议郎欣赏我的才华,所以才给了我成为他的弟子的机会。”
郭鹏面对臧洪这个沙雕室友则是卯足了劲儿装逼。
臧洪大为羡慕,缠着郭鹏传授秘籍,甚至连最喜欢的叫化鸡的左边鸡腿都让给了郭鹏。
“话说这本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