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1 / 1)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疾,但是怎么可能七十天不睡觉?

三天不睡觉就够叫人崩溃的,别说七十天,七天不睡觉就危险了。

因为自己也做过这样的事情,所以对郭鹏的举动也没什么鄙视不鄙视的,大家都这么做,约定俗成,已经习惯了。

蔡邕只是觉得郭鹏很聪明,郭家的策划案做得不错,所以得到了各大家族的称赞和学习。

估计以后又要冒出一大批一大批的孝子了。

这样一个人,他的章会是如何的?

蔡邕稍微有些兴趣。

然后他看了看这木盒子里头的三卷用布袋装好的竹简,其中一份写着一个曹字。

“曹?他不是姓郭吗?”

蔡邕有些好奇的打开了布袋,拿出了里头的竹简,展开一看,顿时一愣。

“这是孟德的书信?”

蔡夫人听闻孟德二字,便凑上来看。

“怎么?这不是那个童子的章吗?”

“不,这是孟德的引荐信?郭鹏是孟德的妹婿,他已经和孟德家的幼妹订亲了,所以孟德写了一封引荐信给我,希望我见见他,说他的才华和人品都是上上之选。”

蔡邕看完了曹操的引荐信,嘴角勾起一丝微笑:“孟德还从来没有向我推荐过什么优秀的后生,这一次,居然首先向我推荐了他的妹婿,看起来,孟德很中意他的这个小妹婿。”

蔡夫人想了想,摇了摇头说道:“颍川郭氏虽然是法吏出身,但好歹也是百年名家,家世衣冠,为友尚且可以,居然有子弟愿意和曹氏结亲,摆明了是看中曹氏的一时权势。

想来曹孟德也是为此才会写引荐信给夫君,大抵也是曹嵩的授意,父亲出言要求,曹孟德怎么会不遵守呢?夫君,这样的人,值得点评吗?夫君为他点评,岂不是有损自己的身份?”

蔡邕不认同。

“如果是无可奈何,孟德不会写的如此仔细,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孟德的确是用心了,不论其父如何,郭鹏能得孟德如此看待,想必也有些能耐,夫人,你说是吗?”

蔡夫人一脸无奈。

“夫君如此看待,我也不好说什么,不过夫君当真如此欣赏曹孟德?他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过人之处谈不上,赤子之心实在是难得,一心想要证明自己,想要建功立业,这份心若是可以得到好的引导,必将卓有成效。”

蔡邕放下曹操的引荐信,拿起了另外一个写着郭字的布袋,一边打开一边开口道:“当今时节,世风日下,官员勋贵子弟皆为谋私利,甚少有一心为公者,无论曹嵩的出发点如何,孟德都是可造之才。”

拿下了布袋,掏出了竹简,蔡邕解开了细线,展开了竹简。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蔡邕的面色从一开始的轻松和饶有兴趣变为了现在的严肃。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蔡夫人眨了眨眼睛,抱着小女儿一起凑了上来看了看这卷竹简。

“舂谷持作飰,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不知为何,蔡邕忽然感受到了一种极大的悲伤充斥着自己的内心,一种莫名酸涩的感觉席卷而来。

二十三 学生颍川郭鹏,拜见蔡议郎

蔡邕的心中酸涩不已,蔡夫人心中也颇为感伤。

“夫君,这”

“嗯,这是一首五言诗,句句皆是五言,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通顺,表达也十分明确,言简意赅,只是这分明是写兵役繁重之苦,郭鹏年不过十二,怎么能写出这样的五言诗?”

蔡邕一遍又一遍的看着这首五言诗,越看越是酸涩,越看越是觉得心痛,有种莫名的酸楚,蔡夫人比较富有同情心,多读了几遍,眼眶就湿润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蔡邕反反复复的诵读这几句,仿佛能从这几句诗句当中读出这个时代人们的一种普遍的悲情。

十五岁从军出征,八十岁才能回家,回家一看,家人都死了,这是何等的凄楚?

此等凄楚是一个十二岁的小郎能写出来的?

这必然是经历了凉州羌乱的人感同身受才能写出的东西。

蔡邕不相信,但是他也不觉得曹操会说谎,那么看来问题就在曹嵩身上了。

如此这般一想,蔡邕更是对曹嵩不满,思来想去,又觉得有必要提点一下郭鹏,不要学习曹嵩的做事手段,要做个堂堂正正的君子才好。

出于这样的想法,蔡邕决定要见一见郭鹏,看看他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值得曹操为他写引荐信。

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之后,蔡邕才放下了这卷竹简,拿出了另外一卷。

这小家伙还有别的章?

蔡邕将这章打开来一看,顿时愣住了。

这是

蔡邕怀着巨大的兴趣看着竹简上的内容,之后便吩咐家人尽快把郭鹏喊来家中。

当日郭鹏正处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蔡邕的失落之中。

失落的同时,也想着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处是亮的,如果蔡邕的道路走不通,那就走桥玄的道路,如果桥玄的道路也走不通,那再另作打算。

反正现在自己的时间很多,满满八年的时间,还不够自己在雒阳折腾出名声来吗?

这样想着,郭鹏就觉得自己好受多了。

于是打起精神打算重新起航,并且打算叫醒身边呼呼大睡的号称前来探讨经书实则是来蹭冰块的臧洪,叫他陪自己出去练刀术,然后洗个澡,吃个饭,就可以休息了。

结果没成想这边刚刚喊醒臧洪换好了一身短打,便有一个老者来到了郭鹏的住所求见郭鹏。

“我家主人想要见郭郎一面。”

“你家主人是?”

“蔡议郎。”

对话很简短,但是直接叫同样换好短打打算出来和郭鹏一起练刀的臧洪吓得刀都没有拿住。

郭鹏当然是干脆彻底的抛弃了臧洪,立刻换衣服跟着老者前往了蔡府上。

到了蔡府,老者带着郭鹏绕开了汹涌求见的人流,在一群人诧异的注视之下,直接从另外一边的门进入了蔡府,一看就是关系户的道路。

郭鹏表示自己很开心。

走了没多久,在一个院子门口,老者停下了脚步。

“郭郎,我家主人就在院子里,请。”

老者伸手邀请郭鹏进去,郭鹏致谢,然后缓缓进入院子。

进了院子没走几步路,郭鹏忽然听到了一阵琴声传来。

蔡邕不仅是个经学大家,也是个艺术大家,书画音乐诗词歌赋无所不通,堪称全才,他的琴更是一绝。

那把焦尾琴更是名传千古,号称中国四大名琴之一,可见其才华横溢。

如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