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二把袁绍的想法怼了回去,袁绍大为恼火,写信骂袁术。
袁术大为恼火,不仅骂了回去,还到处给诸侯写信,说袁绍不是袁氏子孙,而是个野种,来路不明,不惜给自己已经去世的老爹戴绿帽子也要搞袁绍。
这下子,全天下的诸侯都看了袁绍的笑话,还有不少人私下里议论袁绍搞不好真的不是袁氏子孙。
袁绍得知,气得几乎吐血,大骂袁术是个彻头彻尾的混帐。
于是,兄弟两个连表面上的和谐都不存在了,正式撕破脸。
你不干,我干!
袁绍决定自己上,十分干脆的给河间王刘陔上了劝进表。
河间王刘陔也不是傻子,一看天下乱成这个样子,就知道袁绍和韩馥等人的想法。
这要是当了皇帝还能有好?
刘陔死都不愿意当皇帝,还说袁绍他们要是强迫,他就逃到匈奴去求取庇护。
袁绍等人一看这个办法行不通,无可奈何,只能作罢。
政治图谋失败的袁绍当然很不开心,结果就在当时,传来了郭鹏大破徐荣的消息。
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接连失败让袁绍十分不爽,也十分慌张,对未来没有展望。
这个时候,就是身边的谋士们和阴谋家们出力的时候了。
许攸开始给袁绍分析局势,介绍一些阴谋诡计,让袁绍认识到自身实力的不足,以及面对袁术的劣势,这促使袁绍开始为自己谋划。
首先,要拉拢一些帮手。
袁绍写信给兖州刺史刘岱,幽州刺史宗员,澄清自己的确是袁氏子孙的身份,给他们送礼,想与他们亲近一些。
然后又和逢纪谋划,想要谋取冀州作为自己的基本盘,来对抗已经逐渐形成的袁术派系。
占据青州的郭鹏,占据豫州的孙坚,两人都是能征善战的大将,袁绍发现自己的力量比较弱小,赶快奋起直追。
逢纪给袁绍定下了利用韩馥的性格弱点和袁氏故吏的身份,冲击韩馥的心理防线的计策。
然后,逢纪还买通韩馥手下的谋士们,请他们劝说韩馥,韩馥耳根子软,庸碌无能,必然会落入圈套之中。
当时,一件事情的发生极大的推动了整个谋划的进程。
韩馥和麾下武将麹义闹翻了。
麹义起兵反抗韩馥,韩馥派兵攻打麹义,想要杀死麹义,结果反而被麹义打败,大失人望。
逢纪意识到机会到来,就立刻让袁绍拉拢麹义,许以重利,果然拉拢到了麹义。
然后袁绍又派人送给宗员很多财宝,希望宗员可以配合他,说韩馥庸碌无能,不是可以发挥冀州潜力匡正天下的主。
他想要请宗员派兵,假装要攻打韩馥的样子,造成大军压境的样子威慑韩馥,事成之后,袁绍会赠送给宗员更多的财宝。
宗员当时正在为幽州粮食减产缺少钱财的事情烦恼,看了袁绍的信,觉得袁绍四世三公名望大,和袁绍结交没什么不好,于是答应了袁绍的请求,派出一支人马在冀幽边境屯驻。
这个时候,酸枣大混乱的消息传到了冀州。
讨董联盟名存实亡已成定局,韩馥自己也是忧心忡忡,不知道未来的局势会变成什么样子。
麹义叛逃,袁绍虎视眈眈,这边幽州刺史宗员又派兵到了边境,不知道为什么,韩馥整日里吃不好喝不好十分忧虑。
这个时候,眼看计谋得逞准备完成,袁绍又派遣了外甥陈留人高干以及颍川人荀谌作为使者,前往劝说韩馥。
荀谌的口才很不错,这一次接受了袁绍的委托,为袁绍劝说韩馥,他很卖力。
他为韩馥详细的讲述了韩馥眼下的危机,以及稍不留意就要身死的局面,讲的韩馥是忧心忡忡。
他又说眼下幽州大军压境,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韩馥没有统兵的才能,一旦对敌,能保住冀州吗?
袁绍麾下有强大的武将和军队,还有人望,韩馥本身又是袁氏故吏,现在将冀州让给袁绍,自己得到安全,得到让贤的名声,得到袁绍的庇护,难道不是最好的局面吗?
“论用兵,论人望,论家世,使君可以和袁将军相比吗?袁将军可以做到的事情,使君可以做到吗?如果不能,我私下里为使君感到忧虑,眼下的局面,非常危险!”
荀谌如此说道。
荀谌的一番说辞让性情懦弱优柔寡断的韩馥心里直打鼓,回去以后左思右想,觉得荀谌说的有道理。
韩馥的长史耿武、别驾闵纯、骑都尉沮授得知后,相当惊讶,纷纷劝阻韩馥。
他们觉得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荒谬了。
二百三十三 韩馥无法生存
沮授得知韩馥有意让出冀州的事情,大惊失色。
他慌忙拜见韩馥,苦口婆心的劝说韩馥道:“冀州虽然狭小,能披甲上阵的有百万人,粮食够支撑十年,袁绍以一个外来人和正处穷困的军队,有什么威胁呢?
他们现在还需要仰我鼻息,这就好比婴儿在大人的股掌上面,不给他喂奶,立刻可以将其饿死,袁绍就是那么的脆弱,明公拥有这样的优势,又为什么要把冀州送给他呢?”
韩馥此时心智已乱,犹豫了一下说道:“我过去是袁氏的属吏,而且才能比不上袁绍,估量自己的德行而谦让,这是古人所看重的,你又为什么觉得不好呢?”
沮授很痛心的劝说道:“一旦让出职位和兵权,主客身份互换,明公就是袁绍手掌里的婴儿了,袁绍绝对不会让明公掌握军队,绝对不会让明公拥有臣属,明公将没有任何反抗能力,袁绍想要对明公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明公要是到那个时候才后悔,就晚了!”
韩馥摇了摇头。
“袁绍接受了我的谦让,就必然要保护我,给我尊荣,否则就是忘恩负义,忘恩负义的人是不会得到众人的服从的,天下人都会群起讨伐袁绍,袁绍将无法立足,他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现在天下纷乱,谁都无暇顾及旁人,都只能顾及到自己,连皇帝都朝不保夕,何况失去兵权和地位的明公呢?明公这样的做法,我私下里为明公感到忧虑啊!”
面对沮授苦口婆心的劝说,韩馥始终不为所动。
“袁绍家门四世三公,最重名望和德行,他不会做那样的事情,我的心智已乱,已经无法带领诸君了,还请诸君不要再劝阻我了。”
沮授见劝说无效,大为懊恼,长叹而去。
韩馥不是明主,无法在这世道上生存啊!
在这以前,韩馥的从事赵浮、程涣率领一万能开硬弓的士卒驻守孟津,知道这个情况,带领军队飞速赶回,请求抵御袁绍和宗员。
韩馥又没有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