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1 / 1)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不得不防的地方,让他颇有些手忙脚乱。

臧洪询问郭鹏这一手刀术是从什么地方学来的,郭鹏则说是老兵头子教会他的。

臧洪听完后便十分感慨,说果然是战场上学来的真本事,是那些花花架子不能比拟的。

臧旻经常传授臧洪从战场上学来的本事,告诉他一些寻常武师根本不知道的要点,所以臧洪的武艺中带着战场上的肃杀之气,这一点和郭鹏很像。

于是臧洪就更愿意和郭鹏往来了,之后上学堂听经也是两人一起去的。

不仅如此,臧洪还借由自己不错的人缘把郭鹏介绍给了自己一些看得上眼的朋友。

臧洪因为长得帅,声音洪亮,学习努力行事高调,而且父亲的功劳高,所以很有一批出身比较普通毕业之后要自谋生路的太学生与他往来。

这些人得知郭鹏凿冰捕鱼的名气之后,当然主要还是大鸿胪曹嵩的女婿的身份之后,自然也对他十分友善。

郭鹏对此一清二楚,但是并不介意与这些人往来,谁也不知道谁什么时候就会有用的到别人的地方,结个善缘,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要好。

他这个矛盾的身份很容易就会成为正统士族子弟的鄙视对象,他也没有荀彧那般深厚的背景,所以,在为人处世方面就要特别注意。

当然,与这帮人深交是不可能的。

论及深交,整个太学里郭鹏目前也就觉得行事正派的臧洪比较有深交的价值,而臧洪似乎也是这样认为的。

尤其是在吃了郭木和郭水做的饭食之后,就更是一副我认定你这个朋友的样子,经常在饭点到郭鹏这边混饭吃。

后来又有一次,因为郭鹏嘴馋,做了一只叫花鸡,正好被臧洪撞见,这家伙死皮赖脸的要分一只鸡腿,一口下去差点没把舌头咬掉。

“甚香。”

臧某人如此评价。

之后臧洪就干脆在郭鹏这里开伙了,一到饭点就凑过来,而且他还很豪气,每个月和郭鹏平摊饭钱,一副我不占你便宜的样子。

虽然臧洪的行事风格越来越让郭鹏回忆起自己的沙雕室友们,但是该说不说,正是因为结识了臧洪,所以太学生涯才不是那么的无趣。

二十 求见蔡邕

郭鹏在太学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听经,自习,求问,吃饭,和臧洪练武,一起吃饭,然后睡觉,生活过得平淡而又充实。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他尚未加冠,属于未成年人,所以很多事情找不到他的头上。

有些人听过他的名声,也就是与他见面,交换姓名,与他认识,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的举动。

臧洪其实也是这样,并没有什么真正的社交活动,但是那些年纪大一点的太学生就不是这样了。

郭鹏经常听到有人在太学里针砭时弊,痛骂宦官,被人劝阻也不停嘴,一副激情洋溢的样子,颇有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架势。

看来即使经历了党锢之祸的打击,太学内浓郁的政治氛围并没有因此而扭转,正因为如此,郭鹏才庆幸自己进入太学比较早。

因为年龄小,那些年龄比较大的加冠束发的读书人不好意思找还是童子的他的麻烦,所以郭鹏才能潜心读书,否则能否安静的读书还是个问题。

当然也跟他想的一样,见不到严氏博士的面,给他们这些学生讲解家法经的都是博士的高徒。

博士在太学里是博士,出了太学还是官员,显然没那么多时间可以放在学生身上。

对此,臧洪都表示自己已经习惯了,虽然有求学之心,但是这样子才是正常的。

这些能被派出来传授他们经的高材生都是内定的学派传人之一,未来的严氏公羊学博士估计就在这几名高徒之中,这也是学派传承的惯例。

臧洪表示自己当然很羡慕这些人,但是这也是要看机缘的。

没有机缘的人从进入太学到离开太学都见不到真正的博士哪怕一面,有机缘的人就成了博士的亲传弟子,未来的博士候选人之一。

“放宽心吧,你我二人虽然有求学之心,但是未来也是跟随父辈的脚步做官办事,难道还真的能成为博士不成?”

臧洪很看得开,也没打算在太学里面成为博士,虽然读书比较用功,但是他也知道有些事情不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

成为传授弟子的宗师的条件真的很严苛,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可以为弟子举孝廉的硬实力或者人脉关系或者闻名天下的名气。

一点好处都没有,怎么会有弟子愿意追随呢?

大家又不是在传宗教当神棍,弟子求学看重的是名气,是传承,是可以被举孝廉做官的机会,否则他们为什么不来太学而要在山野之地追随老师呢?

学业就等于官途,大家一清二楚。

所以郭鹏想要更进一步,尽管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依然是一种阻碍,但是光辉之路就在眼前,却踏不上去,这算什么?

就是手脚并用的爬,也要爬上去!

郭鹏如此下定了决心,而几乎就在他下定决心的当天,他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曹操的回信和举荐信一起送过来了,蔡邕的举荐信一封,桥玄的举荐信一封。

还有曹操写给郭鹏的关于如何面见两位大前辈的信,讲述他们各自有什么喜好有什么忌讳之类的东西,简直等于是曹操帮着郭鹏开挂了。

得到了这三样东西,郭鹏非常高兴,立即写了一封回信感谢了曹操的帮助,附赠叫花鸡制作的秘方作为答谢,然后就开始拾掇自己。

他打算首先去拜访蔡邕。

比起更加世故圆滑的桥玄,艺气息更浓厚的蔡邕应该更容易打动才是。

他选择打动蔡邕的东西有两样,一样是自己练习多年的楷书书法,另外一样,是一首五言诗。

楷书书法和五言诗都是发源自汉末魏初,尽管它们盛放的时节要到唐朝了。

那是因为汉末之后国家就再也没有真正的一统,西晋短暂的一统并不能给学艺术发展提供好的土壤。

而这一切的条件要在唐朝才具备,所以汉末开始发源的楷书书法和五言诗要到唐朝才真正的绽放万丈光芒。

只有盛世才有资格玩艺,乱世是靠刀枪剑戟说话的,命都保不住,饭都吃不饱,谁跟你玩艺?

东晋那帮家伙就知道喝酒嗑药醉生梦死。

不过眼下,郭鹏能拿出来打动这些名师的东西就是这些东西,以他的年龄,也并不需要其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