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3 章(1 / 1)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兵力空虚的旋门关,已经控制住了关城,让郭鹏立刻率军赶赴旋门关。

郭鹏大喜过望,盛赞公孙瓒勇不可挡,立刻下令全军拔营,向旋门关进发。

九月初二早,郭鹏率军抵达了旋门关,驻军旋门关,虎视雒阳,下令军队进一步休整,准备环首刀,长矛,盾牌,弓弩,箭矢等等,同时做好了应付董卓更多的军队的准备。

与此同时,正如郭鹏所猜测的那样,董卓正在雒阳大发雷霆,斥责徐荣的无能,下令把徐荣的职位和爵位革除,投入监牢之中。

然后,他也是真的吃不好睡不好,如惊弓之鸟。

吃着最喜欢的烤肉,却感觉嚼不出味道,看着舞女动人的身姿和轻柔的薄纱,却升不起半点欲望。

躺在床上,一闭眼就能看到郭鹏端着大枪朝他冲过来刺穿他的身体的样子。

尤其是得知郭鹏派人袭去了旋门关,旋门关已经被郭鹏掌握在手中的消息的时候,董卓更是被吓得大半夜爬起来招来自己可以信任的并州人凉州人组成的团队,商议该如何应付郭鹏的攻势。

董卓麾下诸多将官都认为这是徐荣轻敌了,徐荣轻敌,大意了,才败给了郭鹏,他们不会轻敌,只要上阵,一定可以消灭郭鹏。

董越请兵三万,攻击郭鹏,发誓不仅要夺回旋门关,还要斩下郭鹏的首级献给董卓。

胡轸请兵两万,说也要斩下郭鹏的首级献给董卓。

牛辅干脆请兵一万,要把郭鹏全军杀绝,铸成京观来威慑天下对董卓不尊敬的人。

董卓是很欣慰来着,但是总觉得他们不踏实,一个个的言过其实,感觉就是去送人头的。

现在郭鹏掌握着主动权,占据雄关,要担心的不是能不能杀掉他,而是担心能不能应付他的攻势!

雒阳面前已经无险可守,除非正面野战。

而在这个时候,李儒提出了一个想法。

“相国掌握朝廷大义,何不以皇帝之名下诏,给郭鹏封侯拜将,给他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为子女约为婚姻,更可以给他族人亲人友人荣华富贵。

只要他报上名字,所有人都可以封侯,他的父母妻子儿女,都可以给爵位,如此一来,化干戈为玉帛,收郭鹏为己用,关东联军不还是土鸡瓦狗,插标卖首之辈?”

“这……能行吗?”

董卓有些疑虑。

“关东联军足以忧虑的,只有郭鹏一人,只要他投靠了相国,则相国大事可成,袁绍袁术不过是冢中枯骨罢了,到时候,天下,都会掌握在相国的手中。”

李儒如此劝诫。

“这样的话……好吧,遣使,与郭鹏议和,他要什么给什么,只要他投靠我……不,投靠朝廷,听皇帝陛下的命令。”

董卓颇具自信。

不过与此同时,中郎将段煨提出一个忧虑。

“相国,观郭鹏为人,不似能被高官厚禄荣华富贵所打动,咱们是不是该留下后手?”

段煨的话让董卓深以为然。

郭鹏要是喜欢荣华富贵也就罢了,可是此人看上去貌似并不太喜欢荣华富贵的样子,要是劝降不成功,岂不是白白的浪费大好时机?

董卓认为段煨说的有理,于是命令董越、牛辅两名中郎将各自带领麾下部曲李傕郭汜张济贾诩等人,统兵两万到巩县镇守。

董卓要他们守住雒阳东边最后一条防线,为他争取最后的缓冲,如果他无法遏制郭鹏的攻势的话,就该撤退了。

与此同时,董卓派遣李儒为说客,东进荥阳,求见郭鹏,向他陈述利害,化干戈为玉帛。

再然后,董卓还做了一件事。

二百二十 讨董联盟的存在就像一个笑话一般

董卓听说荆州刺史王睿死了,于是决定派遣汉室宗亲、党人名士之一的刘表出任荆州刺史。

这件事情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它所起到的作用很大。

董卓方面因为郭鹏的战胜吃不香睡不好,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除了董卓之外的其他人就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尤其是在郭鹏之前战败的和不敢进军的人们。

比如袁绍,还有酸枣的那帮子名士们。

董卓打败王匡的那一战,袁绍其实就在河内屯兵指挥。

王匡是他的先锋,袁绍也是打算出兵直接和董卓干一仗的,结果干输了,就不得不停下来继续观望局势。

结果这一观望就观望到了郭鹏在荥阳大破徐荣所部军队的消息。

得知讨伐董卓的首胜被郭鹏拿下,袁绍先是大喜,旋即被手下谋士许攸点醒了。

“郭鹏大破徐荣,固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将军不要忘了,郭鹏,是袁公路的亲信,郭鹏大破徐荣,增长的是他自己和袁公路的声望,与将军无关,将军不觉得忧虑,我私底下却为将军感到忧虑。”

袁绍一愣,随即醒悟。

“的确如此,郭子凤与公路来往甚密,听闻此番也和公路相约聚兵雒阳,共讨董卓于长安,迎圣驾东归雒阳,如此一来,岂不是……”

“若让郭子凤功成,则天下必然是袁公路与郭子凤主掌的局面,这对于将军而言,没有好处,将军是长子不假,可袁公路才是嫡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大义名分上,将军不占优势。”

许攸说道:“关东联军讨伐董卓,看似声势浩大,可这其中到底有几人真心实意,几人借着将军的名号浑水摸鱼,将军分得清楚吗?我私底下以为,将军需要为自己考虑了。”

袁绍听完,默不作声,少倾,又问道:“子远以为我该如何做?”

“将军广有声望,乃联盟之主,却只据有小小渤海一郡,还被韩文节处处钳制,将军不觉得这并非是长久之道吗?”

许攸眯起了眼睛,满脸阴狠之色:“将军若要成大事,不能没有根基,眼下,上天赠送给将军的根基就在眼前,将军何不取之?”

袁绍疑惑道:“子远所说的是?”

“冀州!”

许攸低声道:“冀州虽然狭小,可是能披甲上阵的有百万人,府库的粮食足够支撑十年,岂不是将军立业的根基?”

“冀州牧是韩文节,我只是他手下一名太守,我要如何谋夺冀州呢?”

袁绍满脸惊讶:“而且没有大义名分,难道要我出兵攻打韩文节吗?如此一来就算取胜,又该如何向天下人交代呢?又该如何服众呢?这不妥,这不妥!”

“成大事者,没有一州作为基业,又该如何安身立命呢?韩文节掌握冀州,只要一声令下,就能掐断将军的粮饷供应,渤海狭小,不能供应将军兵饷和粮草,将军又该如何自处呢?”

许攸这样一说,袁绍顿时感觉心中不快。

任谁被人家这样掐脖子威胁生存,也会感觉心中不快的。

“话虽如此,但是子远,韩文节手握重兵,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