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34 章(1 / 1)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公的所作所为也深觉可笑。”

“父亲,这……”

“早些时候,为父虽然觉得蔡公对为父有恩,但是长久以来,都是在利用蔡公的名气办事,把他当做玩偶一样摆弄来摆弄去,让他用他的名望为为父做的一些事情背书。

为父为了做皇帝,做了很多事情,而这些事情都是需要有大名望者的支持的,前汉末年的规则就是如此,而蔡公就是那个最好的支持者,他一直都相信为父称帝是不得已。”

“………………”

郭瑾倒吸一口凉气:“蔡公真的这样认为?那他怎么会说出那样的话?”

“人老成精,有越活越糊涂的,也有越活越明白的,我想,蔡公那么多年,该明白的也明白了,而我也早就不需要蔡公来帮我做点什么事情了,他说出这种话,我一点不觉得奇怪。”

郭鹏看着郭瑾,开口道:“心病,还要心药医啊,我就是那味心药,但是这药到底能救人,还是能杀人,我也不知道。”

郭瑾十分为难。

“父亲,蔡公难道是觉得他被您骗了,所以才……”

“我也不清楚,但应该不是那么简单,我觉得蔡公应该很久以前就明白了,之所以到现在才说,应该也是把最后的希望放在了刘健身上,但是刘健却乱搞一气,死了。”

郭鹏苦笑一阵,站起了身子,长出一口气。

“我去看看蔡公好了。”

“父亲,需要我也去吗?”

“你就别去了,我单独去见蔡公,蔡公应该一直都在盼着我能回来,一定有好多问题想问我,你在这里做你该做的事情,别的事情交给我。”

郭鹏整了整衣冠,缓缓走出南书房,离开宫殿,前往了蔡邕居住的司徒府。

司徒府距离皇宫不远,和王公贵族大臣们居住的地方不在一条街上,而在另外一条街上。

因为蔡邕上了年纪以后喜欢安静,不喜欢聒噪,郭鹏就特意开辟了一条街道专供蔡邕建造司徒府并且居住。

蔡邕的族人并没有居住在京城,而是居住在陈留老家。

蔡邕不允许族人因为他的原因到京城来谋差事,早年拒绝了郭鹏要任命两三个蔡氏族人做京官的想法,强行要求郭鹏硬是把他们修改为地方官员。

没有真正的功劳,就不能居于高位,蔡邕是这样对待自己的族人的。

蔡婉嫁给郭瑾之后,蔡邕读了很多史书,吸取了很多外戚败亡的经验,唯恐蔡氏族人仗势欺人肆意妄为从而造成蔡氏宗族的破灭,于是多次写信要求族人自省,自我约束。

一旦知道什么蔡氏族人做的不好的事情,他会很生气,立刻去信呵斥族人,要求族人严格约束自己,否则就要上表皇帝请求治罪。

于是蔡氏族人小心谨慎,并不敢肆意妄为。

蔡氏族人也的确没什么大的才能,至今为止蔡氏族人也没有一人做了京官,最高官职也就是一个会稽太守,政绩平平,并不显眼。

但是时人都称颂蔡邕不会因私废公,一片公心,是有大德行的人。

这样的外戚才是好外戚。

也因此,蔡邕的府邸除了偶尔来拜访他的人之外,只有老妻和一群仆人,府邸占地虽广,却没什么人,整个府邸就像一座园林,蔡邕日日穿行其中,陶冶情操,怡然自得。

有了充足的纸张以后,蔡邕更是每日坚持写文章,想要留下关于自己所学的著作,至今完成著作二百余部,著作等身。

也就是这样的生活环境,让他长寿,郭鹏觉得这是对蔡邕最好的报答。

郭鹏抵达蔡邕府邸的时候,正好撞见华佗等人外出,华佗一看是郭鹏,擦了擦眼睛,还以为看错了。

“太上皇?”

“嗯,我得知蔡公病重,刚回来,正好,你与我说说蔡公的病情。”

郭鹏伸手让华佗过来,华佗硬生生逼着自己回过神来,小声的向郭鹏交代了蔡邕的病情。

郭鹏越听,一颗心就越是往下沉。

“如此说来,你们已经竭尽全力?”

华佗想了想张机的话,硬着头皮说了实话。

“是,太上皇,人力终有尽时,我等是医者,办不到鬼神才能做到的事情,蔡公的病情久久不见转好,身体日渐虚弱,药石作用有限,我等只能竭尽全力。”

郭鹏沉默了一会儿。

“世上没有鬼神,生老病死乃自然之理,人力无法扭转,既如此,你们尽管去做到你们能做到的事情吧。”

“遵旨。”

华佗默默松了口气,躬身一礼,缓缓退开。

郭鹏整顿了一下心情,踩着沉重的步伐进入了蔡府。

蔡邕的病房外,郭鹏碰到了正在亲自侍疾的蔡婉。

她已经连续五天没有离开蔡府了。

见到郭鹏来了,蔡婉十分惊讶。

“父亲?您怎么回来了?”

“我从交州赶回来的,你母亲还有承志他们还有一阵子才能回来,我担心蔡公的病情,所以就先回来了,蔡公如何了?”

郭鹏忙问道。

蔡婉面色忧虑,说道:“不大好。”

“怎会如此呢……你这是要去熬药吗?”

郭鹏看了看蔡婉手里的药材。

“是的。”

“让下人去不就好了,你何须亲自去?”

“为父亲侍疾,这是应该的。”

蔡婉的面上有着掩饰不住的憔悴。

“也好。”

郭鹏点了点头:“那你去煎药,我去看看蔡公。”

“是。”

蔡婉行了一礼,匆匆离去,郭鹏则迈步进入了蔡邕的病房。

一千五百三十八 你本来就是如此从没变过

郭鹏进入病房的时候,蔡邕的病房内除了一个侍奉他的老仆之外,就只有蔡邕自己躺在床上。

整间屋子里弥漫着一股苦涩的药味儿,且只开了一扇小窗,空气有些浑浊。

“太上皇?”

老仆和郭鹏也是多年旧识,当年在洛阳的时候就在侍奉蔡邕,如今那么大岁数了还在侍奉蔡邕,深得蔡邕的信任。

郭鹏点了点头,看了看似乎睡去的蔡邕,低声问道:“蔡公在休息吗?”

“是的,用了午饭之后,伯喈可算是睡过去了,这些时日伯喈的精神不好,晚上休息也不好,只有午后能稍微小睡一阵,也很快就醒了。”

老仆叹了口气:“伯喈的身子骨是越来越不好了,到底还是老了,八十四了,精神头也大不如前,就这样还要每日坚持写字。

我说让他不要写了,他偏不听,说要赶在死之前多写点东西,现在不写,以后就没有机会了,我怎么劝他都不听,还是那么犟,这老顽固。”

郭鹏抿了抿嘴唇,望向了躺在床铺上静静睡着的蔡邕。

“那我就在这里坐一会儿,等蔡公醒来,和他说说话。”

“好,我去泡茶,太上皇稍待。”

老仆佝偻着腰慢慢地走向了屋外,转身把门带上。

郭鹏静静的坐在椅子上,看着躺在床铺上的蔡邕,思绪渐渐飘回了四十年前的洛阳。

结果还没等他在洛阳站稳脚跟展开回忆呢,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