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9 章(1 / 1)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淹那种吃粥就咸菜的,就算有,也是养望的一种手段。

比如郭某人家中明明有仆役,偏偏要自己彰显孝心去河里面凿冰捕鱼,自讨苦吃。

宋朝科举制度大兴,印刷技术大兴,更兼士族门阀被黄巢朱温们前仆后继的扫灭,经历五代十国战乱之后彻底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教育再度下行。

而后宋朝安定之后朝廷大规模兴建地方学校,吸纳、提拔真正穷苦出身的孩子入学、考试、做官一条龙,直达朝堂。

正是因为史无前例的开辟了这样的通道,让穷苦出身的孩子有了成为帝国高官甚至宰辅的资格,所以宋朝的化经济才如此繁荣。

读书改变命运从此开始真正垂青于平民百姓,在此之前,你想改变命运?你是平民出身想要成为宰相?

还是造反做皇帝来的简单一些。

宋朝之前,能读书的,不是官宦人家起码也是地主豪强,相比较而来,全是今天的中产以上,家里还有佃户仆人,否则,不得脱离生产全心全意读书。

硬是要说寒门的话,现在的程立日后的程昱才是这个时代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真正的寒门代表。

四十多岁做不得官,没有门路,除了能读书能识字之外,并没有太多的优势。

他不是士族,只是普通地主豪强,和所有底蕴不强的中小地主豪强一样,识字,会读会写,也有才能,但是没有门路,出身低,只有五十岁入太学这个虚无缥缈的一丁点的微微希望。

注意,普通地主豪强。

地主豪强。

家有余财,还有佃户,可以脱离生产全心全意读书,有钱,但没有地位,能读书识字,没有进身之阶,这才是那个时代真正意义上的寒门子弟,或者叫做单家,和今天的所谓寒门大为不同。

而郭嘉,出身颍川郭氏,颍川郭氏到底也是二流士族,正正规规的士族,郭嘉也是当之无愧的士族子弟。

郭嘉二十一岁北上冀州去找袁绍,得到了袁绍的礼遇,但是他却看不上袁绍,然后选择了南下投靠曹操。

汝南袁氏,他看不上,你换个普通百姓来试试,敢看不上袁氏?

再看看谁推荐的郭嘉给曹操?

荀彧。

荀彧是谁?

颍川荀氏出身,大汉顶级士族豪门子弟。

你让这种人和泥腿子交朋友?

开什么玩笑?

郭嘉不穷,吃肉喝酒一样不少,不是寒门,更不是平民百姓利益的代言人。

人家是正儿八经士族子弟,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后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

他之所以给人寒门浪荡子弟的印象,多是个人生活作风和寻常士族子弟不太一样,因此和戏志才一起,被称为有负俗之讥,意为不谐于流俗,和一般人不一样,反着来,有点叛逆。

郭鹏很想深入了解一下真正的郭嘉。

一百五十九 浪荡子郭嘉

郭鹏没有对现在就招揽这些颍川顶级士族的人才们抱有幻想。

比如荀氏陈氏等等。

他们一心一意往中央跑,他们自己有自己的做官渠道,才不需要通过郭鹏的方式。

郭鹏只是想知道,郭嘉,他的同族,是不是真的少年时就预见到了汉末之乱,对兵法对军事是否真的有高人一等的看法。

郭鹏感觉以自己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回到郭氏宗族内,是足以让郭氏宗族感到高兴有面子的,并且族内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是应该出来迎接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护乌丸中郎将上谷太守郭鹏回乡探亲,郭氏族人对此感到非常高兴,大老远的迎接郭鹏的车架,带着郭鹏父子两个来到族地,正式认祖归宗。

在郭单的介绍下,郭鹏也认识了一大批姓郭的不知道是什么人的亲戚,反正从未见过,从未熟识,这些人脸上的笑容也相当官方。

自然郭鹏也不指望他们能给自己什么和蔼可亲的笑容就是。

除了老的大的,还有一群小的,估计他们也是看到郭鹏前途无量,所以特意把家中子弟都带出来,指望能得到郭鹏的青睐。

郭氏子弟做官的路途没有荀氏子弟那么畅通无阻,郭氏本家主要还是法吏的出路,起步点比较低。

以前郭鸿一个人在京师势单力孤,提拔不了多少人,僧多粥少,现在多了一个郭鹏,多了一个郭单,郭氏子弟算是有了门路。

然后郭鹏便见到了郭嘉,十七岁的,尚未成年的郭嘉。

按照辈份和亲属关系来算,郭嘉的父亲和郭鹏的父亲是堂兄弟,再往上一辈,郭嘉的爷爷和郭鹏的爷爷是亲兄弟。

所以到了郭嘉和郭鹏这一辈,关系未出五服,亲属关系居然意外的很近。

而且郭嘉的相貌非常不错,仪表堂堂,身高也算是标准,就是身材看上去有些瘦弱,不太健康的样子。

举止得体,咬字清晰,看起来很正常,并没有和任何其他人有不同的地方,而且好像不太受族人的待见,一个人站在最旁边,被排挤的样子。

欺负人家父亲去世的早啊,这种事情可真是有够好笑的。

郭鹏没有过多的在意,见过家中长辈,行礼,然后在族人的见证之下祭拜先祖,哭泣告罪,叩头三次,认祖归宗。

大家都很默契的忽视了之前郭鹏这一支子弟是怎么流落出去的,现在又是怎么回来的。

只要愿意回来,给全宗族的人带来福利,其他的一切都不是问题。

郭鹏对此看得一清二楚,但是该说不说,郭氏子弟们自幼学习小杜律,对律法非常精通。

而郭鹏麾下没有对律法精通的吏员,法曹一职无人担任,郭鹏此番回乡,想的就是从郭氏子弟当中选一人带走,作为自己的法曹。

一番祭拜之后,便是盛大的宴会,家族宴会从下午举办到晚上,不少人都喝的微醺。

酒过三巡兴致浓郁的时候,忽然,坐在最末尾的郭嘉站了起来,说要为大家献上一曲舞,以助酒兴。

郭嘉喝的满脸通红,一看就是醉了。

场面一下子变得有些尴尬,郭鹏明显看到几个宗族长者的面色变得不太好看。

“那浪荡子!”

“真是不懂规矩!”

“叫人把他拉下去!”

几个宗族长老刚要行动,郭鹏直接站了起来。

“一人跳舞何其无趣!不如我与你一同舞!双人共舞才有兴致!哈哈哈哈哈!”

郭鹏说这便长身而起,来到郭嘉面前要与他共舞,见郭嘉有些没预料到的样子,便带头先舞,郭嘉被郭鹏带动,跟着一起舞。

见此景,乐师连忙奏乐,族人们连忙欢呼起来,场面重新热闹了起来。

一曲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