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74 章(1 / 1)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什么你就听着,本身就是这件事情的本质。

然后你还有族人主动进攻王师,等同造反,就算你开除他的祖籍。

有用吗?不还是你家人?

你们原来在交州占据四个郡,现在一共两个造反的,我罚你两个郡,再把剩下两个郡换到南边去,还是两个郡,不亏待你们。

你们还敢怎么说三道四?

这就对了。

本身郭鹏这边资源也有限,全面开发交州是办不到的,最南边发展潜力不大的日南郡和九真郡本身也不在规划之中。

自己没有余力开发,那就让士家开发去,他们想过的好,那就开发去,要是真的开发出来,算你们行。

这还不行吗?

而且

对了。

郭鹏忽然想起来海南岛现在也是一片荒芜,没有设郡县管理,没有开发,不如一起当做添头交给士家去管理开发好了。

都是朝廷力有未逮之地,荒着也觉得浪费,士家要是有那个闲情逸致,让他们去开发也不是什么坏事。

将来要是开发的好了,朝廷甚至可以摘桃子。

“我记得合浦郡南边有一个大岛,唤做朱崖洲,长期荒在那儿也不是个事情,不如升格为郡,朱崖郡,连同日南郡、九真郡一起,交给士家统领,这下,就是三个郡了。

士家有族人犯了造反的大罪,我不诛连士家,已经是格外开恩,如今还把三个郡交给士家管理,士家再怎么说也应该对我感恩戴德才是,还能有什么可说的?”

郭鹏笑了:“诸君以为如何?”

群臣看了看郭鹏身后的那副大地图,看到了最南边那个和台湾岛一样孤悬海外的岛屿,纷纷感觉皇帝的安排很6。

真就空手套白狼呗。

把士家几代人的心血用三个基本上一穷二白没什么价值的郡换走,还得让士家感恩戴德。

士家要是不感恩戴德,反而口出怨言甚至对抗朝廷,那么等待士家的就是朝廷名正言顺的讨伐了。

这种操作,只有当今皇帝陛下能做的出来。

666!

群臣纷纷附和。

于是这件事情就这样敲定了。

于是郭鹏下旨,再次启动六百里加急快递,从洛阳到交趾郡,把这个消息送到太史慈手上,委任太史慈全权负责此事,把这件事情告诉士燮,与之谈判。

最好能和平达成目标,要是可以,那就善莫大焉,要是不可以

太史慈知道该怎么做。

达成这个结果之后,郭鹏并未完全放心满意。

他把郭嘉单独留了下来。

“士燮能屈能伸,认得清时势,知道服从强者,绝不反抗,以至于我都没有足够的理由去把士家消灭掉,这是枭雄的姿态,我活着,士家不敢作乱,我要是死了,士家会不会有异心,就不好说了。”

郭某人对郭嘉说起了自己的忧虑。

“陛下春秋正盛,士燮已经七十五岁了,他又能如何呢?”

郭嘉对此毫不担心。

郭某人则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他依稀记得士燮是个超长待机选手,七十五岁的年龄还能奔波劳碌,貌似后面一直活到了孙权称帝以前,这样一算,起码还有十年好活。

让他活得越长,对士家的好处自然越多,但是这并不符合魏帝国的利益。

魏帝国需要一个没有那么大权威的士家人,而不是一个像士燮这样能屈能伸的终极地头蛇。

“总之,我觉得不安心,就算做出这样的安排,就算士燮也这样去做了,我还是对士家不放心。”

郭鹏看着郭嘉:“奉孝,你不觉得士家一时被打压,但是本质不变,现在去到最南疆,反而像是一个独立王国了吗?”

郭鹏这样一说,郭嘉便觉得郭鹏说的也是有道理的。

一千二百七十六 士府君,这皇帝诏你不接吗?

不管怎么说,这三个郡再穷再荒芜,也不是不能发展的。

按照郭鹏的说法,地处温暖湿润的南方,种植粮食会变得很容易。

这些地方一年三熟,积累粮食远比中原地区容易。

而且朝廷显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无暇管顾这三个郡。

为了管理更北边一点的交州五郡,南部的这三个郡是有心无力。

眼下这样没问题,但是过个几十年,鬼知道士家会不会再次成为南国一霸,从而威胁南疆安全呢?

他们会不会卧薪尝胆,重新发展自己的实力,依靠汉人的力量奴役三郡的蛮人开垦土地,发展农业生产,从而积蓄力量。

这都是未知数。

按照郭鹏提出来的什么未来几十年北方粮食大减产,需要依靠南方供粮才能渡过难关的说法,南疆真的对魏帝国很重要。

郭嘉不知道郭鹏所说的是不是真的,但是既然郭鹏有这个想法,他也需要顺着这个思路去考虑。

这一考虑,觉得士家的威胁还真的是很大。

过个几十年,很难说不会发展成南国一霸,甚至向更南边发展,学习赵佗,搞出第二个南越政权。

于是郭嘉就开始思考该怎么样连消带打把士家的势力给彻底瓦解掉,安定南疆。

毫无疑问,最首要的问题,是要让士燮这个头脑清晰的枭雄领路人和士家分隔开来。

失去了士燮这个人老成精能屈能伸的家伙,士家的威胁至少要消除掉一半。

剩下的一半,能把三个郡管理好,堪堪维持士家势力的存在从而成就豪强地主事业就很不容易了。

至于南疆一霸什么的,那是想都别想。

于是郭嘉计上心头。

“陛下,臣有一个建议。”

“什么建议?”

“让士燮北上洛阳做官,士家其他族人继续留在交州做太守,士燮到洛阳做高官,如此一来,对于士家反而是恩典,士家难道能说出拒绝的话语吗?”

郭嘉满脸愉悦的看着郭鹏。

“哦?你想让他做什么职位?中央官职个个要紧,难不成,你想让他真的掌握实权不成?”

郭鹏饶有兴趣的看着郭嘉。

“陛下此言不准确,陛下,士燮今年七十五岁,已经是高寿老者,为交趾太守数十年,镇守南疆颇有功绩,难道三公九卿之职不能许之?着士燮带全家到洛阳做高官,享受高位,岂不美哉?”

郭嘉摊开双手,满脸自得。

郭鹏想了想,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奉孝啊奉孝,那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是那么坏,坏到骨子里了!哈哈哈哈哈哈!”

魏帝国的官员制度里,依然还有三公九卿的位置。

虽然整个政治架构已经完全和三公九卿剥离,三公九卿已经彻底成为酱油花瓶类的存在,毫无意义,可三公九卿在名义上已然存在,依然尊崇。

继续存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郭鹏留下来这些职位给以后一些功勋老臣准备,让他们享有高位、名誉,却会失去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