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清丈土地的家族很少。
其余大部分豪强家族依然非常抗拒,且叛乱之心非常强烈。
他们的态度还是一样的,没意识到时代的转变,觉得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随后,冀州豪强派人来联络一起叛乱,利用当地人脉关系很快串联起了一大批心怀不满怨气极大的豪强们。
他们甚至打算公推鲜于辅为河北大都督,先拿幽州,截断河北和平州的联络,然后南下会和冀州叛军,和冀州叛军合二为一,席卷河北。
只要鲜于辅答应协作,他们就有机会偷袭渔阳大营,将渔阳大营的军队消灭掉。
如此,整个河北都是他们说了算了。
鲜于辅得知此事之后大惊失色,想起皇帝的强悍,自己的前途,想起自己正在陇右牧马的拥有中央职位的兄弟,根本不愿意反抗。
眼看着情况不妙,他一边给渔阳大营送消息,一边给皇帝送消息,一边让自己家的私兵们集合起来,试图在蓟县先下手为强,把城中豪强们干掉,保住蓟县先。
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消息泄露,他刚刚整顿好自己家的私兵进入蓟县县城,豪强们就起兵造反了。
他不知道消息是否已经送出去,但是叛乱已经发生。
他好不容易率领自己的私兵和蓟县本地的武装力量稳住了蓟县县城的局势,攻杀了一些豪强家族,结果登城一看,就看到蓟县的四面八方狼烟四起。
坏了,幽州的局势要出问题了。
但愿渔阳大营的军队能反应过来。
这是幽州最大的希望。
不过就算是鲜于辅做了那么多年的幽州刺史,他也不曾预料到,幽州最大的希望不是渔阳大营的三万魏军,而是遍布全境的乡村政权和里头的民兵队伍。
当初幽州直面鲜卑、乌丸和辽东的威胁,所以郭某人打败袁绍占据幽州之后就对幽州的村乡建设和民兵建设非常上心。
给幽州分配的军事教官都是军队里很有些战功和斩获的退伍兵,给他们分配的兵器甚至有些都是从军工场出场之后直接送去的,为的就是减少乌丸、鲜卑和辽东的威胁。
一旦他们试图侵略幽州,这些乡村民兵们则可以立刻展开防御,在广大的土地上和侵略者做殊死搏斗,帮军队分担一点压力,也不至于让他们长驱直入的太厉害。
就和前汉时期的幽州民众一样。
不同的是,魏帝国时期,他们得到了来自中央政府的组织和帮助,组织度训练度和战斗力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就是为了对抗这样的威胁。
而在魏帝国平灭南方三大政权、把注意力转移到北方之前,幽州的这种民兵制度起到了很重大的作用。
对于那些零零散散经常突然越过军队封锁线出现在幽州劫掠的鲜卑马队,民兵们奋起反击,给予侵略者迎头痛击。
所以当时的边防问题就这样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给包含进去了,让魏军得以安然平定江南三大政权,确立对全国的统治。
时过境迁,辽东政权被消灭了,建立起了平州,乌丸人和鲜卑人一起彻底完蛋了,故地建立起了漠州。
这两个州的出现,直接把幽州从边疆变成内地。
乌丸、鲜卑的百万族人被魏帝国打为奴隶、劳工,失去了对幽州人的生命威胁,幽州自打设立以来就没有那么安全过。
在这样的情况下,幽州东接平州北连漠州的优势地位成为了发展契机,很多人通过河北对平州的支援建设还有商品贸易的过程赚了钱,过上了好日子。
他们极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
豪强作乱之前,不少乡村官员也通过种种渠道嗅到了一丝不妙的味道,暗自准备起来,还把消息层层向上密报,鲜于辅就是如此得知了豪强们打算做乱的消息。
他的努力失败了,没能成功阻止豪强作乱,但是事前就预料到这件事情的幽州民兵们还是做了相当充分地准备。
豪强们一旦开始作乱,则狼烟遍布幽州大地。
开战时刻到了!
此时,距离郭鹏彻底荡平鲜卑不过两年,幽州的好日子也没过多久,他们都没有忘记当初是怎么防备鲜卑马队的。
于是在军事教官的带领下,他们点起了狼烟,唤醒了幽州大地上沉睡的战斗意志,以村、乡为单位,集合民兵,正面对抗进犯的豪强叛军,与叛军展开殊死搏杀。
基层官员和军事教官们成为最基础的指挥官们,顺着狼烟的方向分别前往支援遭到攻击的村庄,并且寻机偷袭攻击豪强们的老巢,也就是他们的庄园,进去大闹一通,荡平他们的庄园。
豪强叛军展开攻势的同时,乡村民兵也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反击,每时每刻都有人战死,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激烈的搏杀。
一千一百九十二 清算不彻底
叛军们的首脑似乎也没有预料到他们刚刚开始作乱,就遭到了村庄内民兵们的殊死抵抗。
狼烟冲天而起,那些剽悍的民兵挥舞着环首刀挺着长矛列成军阵前来迎战叛军。
这仗打得有模有样,进退有据,反而显的占据兵力优势的叛军进退失据,伤亡严重,甚至被人数少于他们的民兵击退。
前军溃散,中军崩溃,后军直接逃跑,亲信督战队都拦不住这帮乌合之众,反倒是民兵们继续结阵进攻,战意昂扬。
还不快溜?
很多看似精锐且兵力很多的叛军队伍就是这样给村乡民兵击溃的。
他们压根儿就不想打,也不敢打,被逼着上阵,还不是因为家小都在家主手里,生怕家人受到伤害,不得不加入叛军。
但是现在这个局面,己方溃败已成定局,那还不跑?管他天塌地陷!
然后民兵们一路反推,推到了豪强叛军的老巢,围着他们的庄园老巢又是一顿毒打。
幽州乱起不过数日,大部分地区已经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少部分地区因为豪强势力根深蒂固,难以拔除,所以陷入了对峙局面,比如蓟县地区。
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寒门豪强们的大本营集中于此,和鲜于辅展开激烈的夺城战。
鲜于辅顶盔掼甲,亲自上城指挥私兵和官府武装力量守城,等待援军。
此时此刻,渔阳大营已经开始行动了。
渔阳大营注意到了遍地狼烟,且得到了鲜于辅派出去的信使的消息传递,得知叛乱发生,于是立刻整军一万奔赴蓟县解救鲜于辅,剩下的军队兵分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