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木材和其他各种材料搭建建筑物。
西域各国上层因为从丝绸商路上赚取了高额利润,十分富裕,又因为觉得成为了魏帝国的藩属国,无忧无虑,没有什么理想追求,就开始追求奢华的生活和奢侈的享受。
一应吃穿用度必须要是最好的,必须要是原汁原味从魏国内地进口来的。
身上穿的都是用蜀锦织成的衣物。
睡觉用的床上物品也是精心织就的丝织品。
喝的都是从洛阳官营酒店买来的酿造美酒。
吃菜务必要吃炒菜,所有调味料都是魏国原装进口,比如幽州大豆酿造的酱油。
连盐都要最好的青州海盐和益州井盐,和贡品一个级别。
用的碗筷都是洛阳最棒的工匠烧制的,据说还是皇家用不了拿出来卖的宫廷御用品。
住的房屋都是按照中原建制百分之一百还原仿造的——
虽然他们身处蛮荒之地,但是这并不能阻碍他们对中原文化的向往,所以专门仿照汉家上层社会的人物,建造他们的房屋。
他们的要求非常明确。
一千一百四十八 西域的斗富浪潮
西域诸国的贵族高层们现在非常会享受。
他们的一应享受,都要对标魏国权贵的标准,要达到就算是一个魏国贵族来到了他们的房屋都能觉得像是回到自己家一样的标准。
那是他们的追求,他们为此不惜付出巨资——反正他们的钱多的没地方花,又不会拿去改善民生,所以当然是想着法子的炫富、享受。
而且最佳消费地自然是魏国。
所以他们这些年在魏国消费的东西,还有在两大皇商队伍经营范围之内的消费,足够郭鹏组织一场一万人左右的中小型战争。
可见这些年丝绸商道开通以后给他们带来的巨额财富收入。
他们可以去做很多之前根本没有想过的事情。
亦或是花费大笔的钱带着家人来到魏国游历。
去关中的长安和洛阳,去关东地区的各大城市,乃至于游历江南。
对于这帮钱多的没地方花的人,郭鹏并不介意为他们开辟一条专门通道,让他们在沿途大手大脚的花钱,以展示自己的财力。
花的越多越好。
某些小国内甚至还出现了斗富的情况。
延德六年第二季度,郭鹏审查外贸交易业务额度的时候,忽然发现这一季度蜀锦和茶砖的销量大幅度上涨,他颇为不解。
蜀锦也就算了,这茶砖可是延德四年的新产物,奢侈度还在蜀锦之上,当年还是茶叶的时候,不耐储存和长途运输,时有腐败,郭鹏得知以后,令内廷执掌江东茶园的部门研究茶砖。
茶砖诞生以后,耐储度大大提升,销量也因此转好,更多权贵豪富愿意购买茶砖,内销火爆,外销也不错,但是那一季度外销量尤其大。
郭鹏觉得好奇,就派人去查,查回来的结果让他十分无语。
原来是西域大国龟兹发生了斗富事件。
主要参与者是龟兹王的两个舅舅,两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杠上了,就开始斗富。
大舅拿进口蜀锦当柴火烧,用来煮饭、烧水,于是龟兹国人都说是他比较阔气。
小舅十分不爽,于是选择拿进口的茶砖煮茶叶水,然后用茶水刷锅洗碗,这个消息传出去,龟兹国人又觉得他比较阔气。
大舅不甘示弱,拿来从中原江南进口的名贵奢侈品【糖霜】制成糖水,用来赏赐给下人喝,又让下人出去宣扬,于是龟兹国人都说还是他比较阔气。
小舅更不爽了,拿出从中原青州进口的高档奢侈海产品磨成粉,赐给下人服用,也让下人出去宣扬,于是龟兹国人又纷纷说还是他更加阔气。
一来二去,他们也不知道耗费了多少从中原进口的奢侈品来斗富,渐渐引起了龟兹王还有周边几个西域国家上层贵族的注意。
然后他们也纷纷下场斗富,展现自己的雄厚财力,以此证明自己比较阔气。
整个西域就这样兴起了一股斗富浪潮。
这可还行。
这场斗富大作战持续了很久都没有结束,可见西域诸国的权贵们是真的吃饱喝足了。
不过和西域上层社会发生的剧烈改变相对的是,西域底层人民的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善。
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有些地方甚至过的更差——
因为魏国商旅大规模来到了他们生活的地方做生意,甚至还有购买土地的。
魏国商旅愿意为了购买土地花大价钱建设自己的庄园,钱给够了,当地统治者见钱眼开,也就同意了。
少数不同意的还被打成异端,很快就失去了话语权。
于是魏国商旅连带着本地农业和商业一起全面挤压,本地农户和小商贩纷纷破产,纷纷被魏国商旅并购,纳入自己的庄园之中。
在魏国境内被郭鹏赶尽杀绝奄奄一息的庄园在西域倒是成为了一柄利刃。
皇商们纷纷购买土地建设庄园,挤兑本地农民和小商贩,将他们挤兑破产以后纳入自己的庄园,就地生产菜瓜蔬果类农产品,并不生产主粮,所有粮食都从河西之地运来发卖。
没过多久,不知道经济战争怎么玩的西域诸小国就被玩的云里雾里。
但是统治者本身也不在意。
只要有足够的钱供他们花销和享受,就够了,少数忧国忧民的屡屡提出抗议,屡屡向最高统治者提出反对意见,觉得这样做是把国家完全交给了魏人,而不再属于他们自己。
对于这样的声音,这些小国的国王们听到了,但不是忧虑,更多的是害怕。
害怕魏国人知道他们本国有这样的人存在,就会不和他们做生意,让他们没钱花。
然后这类人一般都被他们内部解决,不让这类人继续发声,以便于更好的享受。
他们才不想得罪魏国人。
上层大规模追求魏国的商品,中下层自然有样学样,形成风潮,本地脆弱而狭小的原生态商业根本不可能和魏国的高质量产品竞争。
于是短短三四年间,郭某人组织的皇商队伍基本上已经把持了这些国家商业的方方面面,从日用品,到农产品,再到奢侈品,甚至是军工产品,都被魏国商旅全方位把持。
其中七成被郭鹏控制下的皇商把持,剩下三成由民间商旅把持。
西域诸小国本身具备的商业力量已经被挤压的几乎没有生存的余地,所有生存下来的都是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权力与魏国商旅合作,当起了买办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