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圣人到底怎么说吗?难道不是权力和官位吗?”
郭鹏勾起嘴角,嗤笑一声道:“他们所思所想,我都知道,我这样做,就是为了给圣人挽回一点颜面,不要让圣人为了教化万民的言论变成他们争权夺利的工具,蔡公,难道您不希望这样吗?”
蔡邕抿了抿嘴唇,良久无言。
最终,蔡邕点了点头。
“子凤的说法是对的,圣人之言,早已被他们变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圣人若是泉下有知,也不知该如何心痛,本当是教化万民的金石之言,却变成了互相攻讦的凶器!”
蔡邕深深地叹息,深深地感到懊悔。
“当年不能办成的事情,如今,子凤愿意办,我又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蔡公高义。”
郭鹏很高兴的点了点头。
“那,子凤选中的,就是那五家家法?”
“嗯,总要给敢为众人先的人一些奖励,总要让愿意率先发动变革的人一些好处,否则变革没有好处,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愿意变革了,蔡公,暂时,就用那五家家法做正统吧。”
“暂时?”
蔡邕一愣。
“我并不信任那些家法,我所信任的,是蔡公啊,蔡公表面上可以以那五家家法为正统,最终,我还是希望蔡公可以真正得出结论,确定圣人到底想说什么。
我希望最终,可以用蔡公定下的五经版本当做真正的圣人之法,蔡公,孝灵想要做到的事情,我们要分两步去做,如此,士人的抵触就不会那么强烈。”
郭鹏如此一说,蔡邕顿时意识到了郭鹏的“真正目的”。
他皱紧了眉头。
“这固然是我所愿,但是……这未免太过艰难,子凤,慎重啊。”
“慎重固然要慎重,但是事情也不能不做,蔡公,这件事情我只告诉了您一人,您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能把这个事情告诉任何人,一旦消息泄露,咱们连第一步都做不到了。”
郭鹏握住了蔡邕的手。
蔡邕顿时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重达千斤。
“子凤……”
“蔡公,这一次咱们要刻录的石经就不再是有异字的熹平石经了,这一次的延德石经,一定要是真正的圣人之言!”
蔡邕深深为之感动,也深深为之鼓舞。
他决定奋起余勇,将这件事情办成,然后以此为终生骄傲。
忽悠完了最强工具人蔡邕,郭鹏算是真的做好了一切准备。
他让选中的五个家族派人进入蔡邕的【团队】装样子撑门面,然后假模假样的派人装点起了黄龙殿,作为会议的现场。
黄龙殿是奉天殿的偏殿,一些小型的宫廷宴会就在这里举办,有些时候郭鹏也会在这里举办宴会招待客人。
他只给了某些人两个月的时间。
而两个月的时间其实根本不足以让所有家法传承人赶到洛阳。
而且,在这段期间,郭鹏又命令阎柔发命令给各地的临淄营密探。
指示他们用各种隐秘手段将这群人赶路的步伐尽量的放缓,让他们来的越慢越好,来的越少越好,这样,方便自己暗箱操作。
反正这件事情的结果是已经预定好了的,让他们来点人。
算是象征性的维护以下程序正义,可要是人来的太多,天天在皇宫门口静坐搞抗议也不好,所以干脆就别让他们来。
反正我已经邀请了,且规定了时间,你们来不了是你们自己的事情,跟我无关。
在种种安排之下,二月上旬,距离洛阳最近的一批七家家法传承人赶到了洛阳,向官方报备,然后紧急投入了消息打探和关系疏通之中。
一千一百五十四 这种人,见一个干掉一个
这第一批赶到洛阳的家族里,还不全是反对派家族。
还有两个是孟氏易的传承家族,属于躺赢那一类的,赶来之后一头扎进了袁嗣的府里,寻求来自皇帝的温暖,求皇帝抱抱他们。
然后立刻调转枪头,对着赶来洛阳城和皇帝对抗的五个家法传承家族龇牙咧嘴。
这五个家族来到洛阳也并非是完全的赤手空拳客场作战。
他们也是有授徒权的家族,只是规模不大,没有汝南袁氏还有弘农杨氏那种【门生故吏遍天下】的规模。
门生还是有的,故吏有的也有,就是数量少,毕竟他们本身也没有在郭魏政权里取得高官显贵的位置,没时间没资格拉拢故吏。
尽管如此,这帮人也还是有点本事的。
聚集了一些通过他们的渠道得以进入洛阳朝廷的官吏,明确了反对的意见,并且立刻操作起了看家本领,打算在郭某人眼皮子底下和郭某人进行第二波口水战。
第一波因为他们势单力孤没有领头人物而战败。
第二波,他们亲自下场坐镇洛阳,不会那么容易战败。
就在黄龙殿会议注定要召开的档口,他们发动一些政治势力,对力主召开黄龙殿会议的士人及其背后家族大加抨击,并且旗帜鲜明的反对召开黄龙殿会议。
他们自己其实做好了最坏打算的准备,要在黄龙殿会议上和郭鹏决战,所以此时不方便亲自参加舆论战,他们近距离指导他们的门生进行抗议和抨击。
刚刚平静没多久的洛阳战火重燃。
不过其实他们的门生也是心里苦,碍于这层关系不得不冒着风险上表抗议,否则就是社会性死亡,但是他们未必就愿意和皇帝对着干。
历来的经验告诉他们,和皇帝对着干没什么好下场。
这些士人大佬未必就不知道,但是就是要让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做炮灰,专门负责牺牲,以此打击支持郭鹏的这一派力量。
没办法,谁让他们是门生呢?
他们从未像现在这样痛恨二重君主制这个潜规则,他们从未像现在这样后悔自己遇人不淑。
但是拿了好处又不想付出的事情,世界上并没有多少,有可以这样享受的人,但绝对不是这批炮灰。
郭鹏素来很注意维护自己强势君主的人设,不会宽恕任何违背自己意愿的人,或早或晚,一定要你付出代价,以此告诫群臣,告诉他们不要轻易和皇帝作对。
从东汉时代跨越到如今这个时代的群臣还有相当一部分桀骜不驯,或者认为自己的身份地位比皇帝还要高的,颇为瞧不起皇帝的。
这种人,见一个干掉一个,绝对不能助长这种风气。
而且,二重君主制也是郭鹏注定要打击和消灭掉的潜规则。
郭鹏对这种政治潜规则的痛恨并不亚于对五经十四家法的痛恨。
所以一旦有冒头的,立刻出手打死,绝不留情。
第一批上表抨击贾逵、桓典和荀攸等人的官员共十七人,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