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3 章(1 / 1)

东汉末年枭雄志 御炎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舒心,真的放心。

从投降之后,他就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袁氏完蛋了,他还活着,成了汝南袁氏唯一的话事人。

他知道自己对郭鹏没多大的作用,自己好好的活着不作妖大概就是郭鹏最大的要求,所以他一直都贯彻自己的生存法则

绝对不给郭鹏找麻烦。

他活的相当透明,相当轻松,在整个历史大潮之中,他几乎不存在,但是他又确确实实的存在着。

以前,郭鹏有些时候甚至想不起来自己还养着这样一个人,但是在时机成熟的现在,袁嗣需要站出来,展现自己的存在感。

袁嗣肯定没想到自己还有登上历史舞台的那一天,所以当内侍宣布郭鹏要召见他的时候,他一脸懵逼。

他老老实实的混吃等死,怎么还会被皇帝召见呢?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他很担心,战战兢兢地来到了奉天殿书房,见到了满脸温和笑容的郭鹏。

“袁卿,许久不见了,上次见面还是还是”

郭鹏似乎已经忘记了上次和袁嗣见面是什么时候了。

好在袁嗣心里有点B数,立刻凑上前表示:“上次陛下生日宴会上赏赐给臣的大火腿,臣还没有舍得吃,还放在家里时时瞻仰,以便随时随地感激陛下赠肉之恩!”

郭鹏稍微有点尴尬。

刚才想好了一切,结果居然忘掉了上次和袁嗣见面的时候是之前自己四十一岁生日的时候。

今年四十二岁的生日因为北伐草原的缘故,就在草原上从简办理了,召集群臣庆祝那还是延德四年四十一岁生日的时候。

也就是说,一年多没见了。

虽然真正说起来,郭某人也不记得自己一年多以前见过袁嗣,甚至连袁嗣的相貌都是刚刚才记起来的。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反正今天喊他来也是为了坑他的。

工具人罢了。

很长时间没见到了,郭鹏还是要做做样子的,让袁嗣坐下,赐给他茶水和茶点,与他唠一些家长里短什么的以示亲近。

比如问问他家里的情况,孩子的情况,其余家人的情况等等,得知他们都过得很好。

“全赖陛下洪福,臣等才能得以苟延残喘,臣全家满门仰赖陛下天威残喘至今,已经别无所求,唯有向陛下尽忠这一点点卑微的想法。”

袁嗣把姿态放的低到不能更低,搞得郭某人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不对,身为皇帝,郭某人绝对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他只会觉得袁嗣很会说话,而且求生欲非常强。

看着他现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召见他而心有惴惴的模样,郭鹏就知道,他是一个突破底线之后就不断往下突破的存在,他不存在底线,只看自己到底能突破到什么地方。

为了活下来,没什么是这个人不能去做的。

摸清楚了袁嗣本质的郭鹏当然就要开始肆无忌惮的欺负他了。

“袁卿能在朝中稳妥办事,为孤治理太学,辅佐蔡公,悉心传授学子学识,这一点,孤觉得非常欣慰,孤以为,袁卿才是真正的纯臣唉,想到这里,孤就想起公路。

公路啊,为什么要做那种事情?当年孤得知公路做了那种事情袁卿,你知道孤当时有多心痛吗?孤心里就和被人用石头把心摁在地上砸一样疼得厉害!”

郭某人说着说着,眼睛就红了:“孤八岁认识了公路,十五岁与公路为友,之后一路相互扶持十数年,孤之所以能在青州站稳脚跟,还是多亏公路帮孤谋取到了青州刺史的职位,这都是公路对孤的帮助啊!

可谁曾想谁曾想居然会发生那种事情,汉室虽然已经衰颓,但是公路也不能用那样的方式直接称帝,那简直就是走上了绝路啊!你可知道孤当时有多难受吗?被群臣逼迫讨伐公路之时,孤难受啊!”

泪,流了下来。

郭某人泪流满面,就差痛哭失声了,袁嗣也相当配合的连连叹息,面色悲戚不已。

大太监苏远赶快拿出手帕递给郭某人。

郭某人接过,擦拭了一下眼睛,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事情一晃过去快十年了,可是对孤来说,就好像是发生在昨天一样,孤每每想起,都能感觉到心中的疼痛,为了这天下,为了苍生,孤何其艰难。

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杀自己不愿杀的人,征讨自己不愿征讨的友人,还要说自己不愿说的话,所有的无奈所有的悲戚都叫孤一人承受,这天下还有更不公平的事情吗?”

郭鹏就像是在控诉这个虚伪的世界一样,口出怨言。

一千一百四十五 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条条都不向你开放

袁嗣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明白了郭某人的痛苦。

反正,他连连点头,一脸为了郭鹏的悲伤而悲伤的神色。

别的本事他没有,但是阿谀奉承的本事,他很强。

这种察言观色曲意奉承的本领,不是高门大户里出来的,那还就真的不对味儿。

一如当年郭某人给袁术当狗的时候,也是能让袁术产生极大地共情,从而让袁术直到死都不太敢相信自己是被郭鹏给骗了的。

没办法,郭某人太会演了,所有同时代的演员里,都没有能和郭某人在演技上进行切磋的,袁嗣有那么点意思,但是郭某人一看就能看出问题来。

尽管如此,郭某人也很喜欢能主动给自己搭戏的人。

所以郭鹏很喜欢袁嗣的这一表态,觉得袁嗣这样的表现很给面子,他很高兴。

既然那么高兴,就要给袁嗣一点奖励。

于是郭鹏说起了把袁嗣叫到这里来的真正目的。

“袁卿啊,这些年来,你一直都在太学里当博士,给太学学子传授经典要义,这期间,可有什么感受?”

袁嗣想了想,觉得皇帝这话问的应该没什么陷阱。

“日复一日的传经授业,按照陛下的命令做,就不会犯错,所以尽管日复一日没有变化,日子却也充实,安逸,臣非常欢喜。”

“嗯,欢喜好,欢喜好啊。”

郭鹏笑了笑:“袁卿啊,孤羡慕你啊,孤羡慕你的安逸,羡慕你的日复一日,哪像孤,一睁眼,就是办不完的事情,做不完的政务,有些时候也是深感精力不济。”

“所以臣在太学竭尽全力为陛下培养良才,就是为了帮助陛下减轻国务负担。”

袁嗣满脸讨好。

郭鹏大笑。

“哈哈哈,没错,没错,正是如此,不过袁卿啊,孤觉得,这太学培养人才的数量,还是太少了。”

“少?”

袁嗣有点意外:“陛下,延德四年,一整年有五百多人离开太学进入各地官府为官,这人可真的不算少啊,相较于以往,相较于前朝,我魏的官员数量和太学生数量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