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的时候是夏日,天气炎热,总是待在车子里会很闷热,田丰考虑到这一点,就让工匠设计了一个冰鉴,里面放置冰块,会让冰块缓缓融化,然后散出悠悠凉气。
如此,车外无论多热,车内都是非常凉爽的。
白天也好,晚上也好,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皇帝有需要,那全天候十二个时辰确保车内冰块供应也没有任何问题。
为了供应充足的冰块,出征的时候,队伍里也有专门为了郭鹏用冰而准备的硝石,准备的分量是按照一年份准备的,不计成本。
不止如此,冰鉴里还可以冰镇鲜果,冰镇果汁,各种饮料,各种生鲜冷食,确保皇帝不会因为暑热而烦恼。
总之这辆车子的设计初衷,就是让郭鹏足不出车,也能解决掉任何生理需求,哪怕晚上军队扎营休息的时候,郭鹏也可以不用下车,睡在车子里也没有任何问题。
就算为皇帝一人服务顶的上一千名大头兵的出征费用,那也没关系。
郭某人对整个魏帝国的意义,又怎么是一千个大头兵可以比较的呢?
这样一比起来,简直赚翻了,还谈什么成本?
为皇帝服务,怎么能计算成本呢?
皇帝是这支军队里唯一的例外。
这一点郭某人自己也相信。
只要自己需要,别说火炮了,现在画张图让他们给自己弄一杆火枪来都没有任何问题,他们保证能按照图上的样子完完整整的搞一杆“火枪”让郭鹏玩。
当然,能不能打响,到底是个艺术品还是个工业品,那就不好说了。
为了皇帝,他们能把任何工业品都变成艺术品,超越时代也不是不能办到。
但是郭某人想要的偏偏是量产的工业品,而不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毕竟艺术品可以超越时代,却不能改变时代。
所以这些东西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不过这辆冰爽宜人的皇家战车还是很舒服的。
五月下旬的天气,无论怎么说也算不得凉爽,甚至很多时候还相当闷热,所以有了这辆车子,郭鹏的征途将轻松很多。
热了,到车子里休息休息,吃点冰镇水果,喝点果汁,虽然不比在洛阳皇宫里那般凉爽,但是比起很早以前那种模式,真的要轻松很多。
很早以前,作为将军带兵的时候,郭鹏还是和士兵一起同甘共苦的。
士兵吃什么他就吃什么,士兵怎么休息他就怎么休息,士兵怎么洗澡他就怎么洗澡。
一起行军,一起走路,一起搏杀,一起流血,由此一步步成为最强大的军阀,并且建立了魏帝国。
今时不同往日了,他是皇帝了,有些事情就不能和过往一样,该有的距离感要有,该有的特殊性也要有。
毕竟是皇帝,不是将军。
需要郭鹏出去露个脸的时候,他就会出去骑马露个脸,给士兵们鼓劲打气,表示我与你们同在,这样就足以让士兵们激动很久。
而其他绝大部分时间,他都会在这辆车子里处理政务和军务,顺便享受独一无二的奢华服务。
需要和他讨论问题的大臣则一个接一个的上车,一个接一个的面对面讨论,然后做出决断,并且送回洛阳,让有司执行。
因为用途非常多,也很实用,所以郭鹏觉得这辆车子其实也挺不错的。
和田丰商量完了进一步整修黄河的问题之后,他就对此表扬了田丰。
“能为我想到这一步,元皓,你做的不错,这辆车我很喜欢。”
“为陛下办事,这是臣的责任。”
田丰连忙表示了激动和感谢,并且表示自己会继续为魏帝国的明天努力奋斗。
费尽心思讨好皇帝,亲自参与这辆车子的设计和细节完善,为此花费了很大精力,但是最终得到了皇帝的赞扬,田丰顿时感觉自己忙碌这一阵子,值了。
大军行军自然不是简单地事情。
若是放在以前,有些军纪不好的军队行军那真的是如同蝗虫过境一样,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走到哪里抢到哪里,什么事情都敢做。
以至于某些地方官员为了保境安民,在军队过境的时候就把军需物资放在城外,城门紧闭,自己带人守在城墙上,避免被军队的人冲进城池里当强盗。
真要给他们冲进来一顿哄抢,那地方官员真是欲哭无泪。
魏军行军都没有这些烦恼,全部都按照规定的路线行走,不会扰民,也基本不会接近城市。
这些路线上都有很早之前就修缮而成的魏直道,道路平坦宽阔,地面结实好走。
过去行军的时候,晴天还好,一到下雨天,那雨水和土地搅和在一起,烂泥巴路能让军队的行军速度迅速降低到蜗牛级别。
不仅是走路麻烦,车马更麻烦,道路还会因为大量车马辎重的行驶而变得坑坑洼洼,极其不好走,非常容易误事。
魏直道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这些问题。
直道路面反复压实平整,做好防水处理。
若是因为大雨问题而出现道路坍塌之类的事情从而影响到大军的行进,那负责路面状况的官员可就不是简单的谢罪就能解决问题的了。
因为这些事前功课,魏军的行军还是比较便捷的。
遇到大雨天,全军戴着斗笠,披着蓑衣,换上草鞋,就能很好的应对大雨,等天气放晴之后再换上正常装束。
路面平整,不会出现坑坑洼洼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全军的前进,当然更不会影响到坐在车子里的郭某人了。
每到一个驿站,驿站内自然有负责人员和军需官对接,取走军队需要的食物和军需物资,一切都按照流程来,不会出问题。
军队吃饭也是停下来,在道路两边埋锅造饭,士兵们围着吃饭,吃完了休息片刻,挖坑解决好个人问题,然后集合,继续行军。
如此井然有序,快速且有秩序的向并州雁门郡前行。
一千零九十八 入主草原
从洛阳到雁门郡,整个行军过程用了十六天。
速度也不算快,但是胜在稳妥,军队行进过程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一切按部就班。
消耗的物资的确巨大,十几万人的队伍每天吃的饭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仅人吃,还要马嚼,不仅要吃粮食,还有豆子柴草之类。
可以说每走一步都是钱,军队整体每前进一米,后勤官员都能算出具体的耗费是多少,然后把这个数据上交郭某人审核,得到批准。
郭某人当然也清楚自己的军队从出发开始到真正打仗这段期间内需要多少支出。
但是这是必要支出,是不能省的,
郭鹏每日在车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