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距离的大棚底下坐下来,一边乘凉休息一边交谈。
“陛下打算对乌孙动武?”
曹仁顿时有些惊讶,左右看了看,看到周围没有人,就稍微放心下来,压低了喉咙:“不是说缓一缓,等到道路修好再说吗?”
“等路修好是自然的,但是西域诸国数量大,有些国家军力比较强,人口比较多,到时候一起对付的话,陛下担心将军打起仗来会有些问题,所以打算尽可能的在大战开启之前就把最大的障碍给削弱掉。”
“最大的障碍……”
曹仁眯起眼睛:“就是乌孙了,我之前听文烈说起过,乌孙国少说也有四十万人口,若面临大决战,大小昆弥联起手来,怕是能拉出五万人以上的军力,还都是骑兵,对我军的确是个挑战。”
“所以,陛下不能让乌孙国的大小昆弥有联合起来的机会。”
马远低声道:“陛下打算用计,让大小昆弥首先打起来,然后找个机会弄死几个人,嫁祸给大昆弥或者小昆弥,然后由曹都护统领西域诸国军队进讨乌孙,以此消耗西域诸国军力。”
“用什么计?”
曹仁询问。
“无中生有。”
马远笑了笑:“乌孙国曾经有和前汉细君公主还有解忧公主和亲的故事,大小昆弥就是西汉孝宣皇帝和解忧公主联手分裂出来的,大昆弥虽然已经不知道是否还有解忧公主的血脉,但是他自称有解忧公主的血脉。
乌孙有这样的过往,必然知道和我魏和亲是什么事情,我就建议陛下到大昆弥领地和小昆弥领地分别散播谣言,说大小昆弥有前去洛阳向陛下提亲,请求和亲的打算。”
“啊?”
曹仁吃了一惊:“陛下最大的女儿才九岁啊,郭氏宗族女倒还好说,但……等等!好像不对啊,这他们怎么打起来?”
“陛下怎么可能应允乌孙的和亲呢?”
马远面带嘲讽之色:“当年前汉孝武皇帝为的是拉拢乌孙对抗匈奴,才让公主去和亲,但是眼下匈奴不再,鲜卑北遁,乌孙还有什么价值?不过是个障碍罢了,障碍,又怎么有资格与我魏天子之女和亲呢?”
“那你的意思是?”
曹仁看着马远。
“只是障眼法罢了,把消息往他们双方的领地上一传播,必然引起双方的竞争,他们必然会互相准备和亲队伍抢先出发往洛阳,咱们埋伏人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杀之!然后……”
马远的话没说完,但是曹仁已经知道这里头的意思了。
“原来如此,以此挑起大小昆弥之间的内战……真的可行吗?他们不会怀疑?”
“怀疑又怎样?但凡有一丝丝可能,大小昆弥谁敢承担这样的后果?而且就我所见大小昆弥之间的紧张氛围,已经不亚于开战之前的状态了。
他们之间的状态,就是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必然开战的状态,怀疑?这就是正大光明的阳谋,摆在面前让他选他都没有选择,到时候,就是我魏介入期间大获其利的时候了。”
马远深吸了一口气:“陛下让将军给曹都护多送一些军械、战马还有粮秣,让曹都护做一些准备,便于到时候更加好的应对此事。”
曹仁点了点头。
“没问题,我马上安排。”
马远和曹仁继续商谈了一些事情之后,正巧到了午饭时间,曹仁就让马远留下来,在工地上一起吃个午饭。
“陛下给的恩典,来参与修路的一应人等给每天三顿饭,一顿稀两顿干,盐管够,所以本地人只要家里有多余劳动力的都愿意来,还有些年轻力壮的妇女,或者是能做点轻体力活计的小娃娃都来了。”
曹仁指了指那些排队打饭的人们:“也算是给他们吃顿饱饭省点粮食,毕竟这河西四郡结束战事不久,还没来得及多做开发,粮食产量很低。”
马远点点头。
“陛下仁心,这是天下人的福气。”
说着,马远和曹仁一起打了饭,简单的麦饭,还有一些盐腌菜,不是什么大鱼大肉之类的,但是管够。
“你来的时候不对,五天给一顿肉吃,昨天刚吃过,今天就没有了。”
曹仁端着饭碗大口大口的扒饭,那种连壳都没有去掉的麦饭,口感是相当粗糙。
马远笑着问道:“大将军也吃这种东西?不会吃不惯?”
“早习惯了,那么多年在军队里都是吃麦饭过来的。”
曹仁摇摇头:“陛下只要在军中带兵,也和士兵吃一样的东西,这样的伙食在当初也算是顶好的伙食了。
你是不清楚,最早的时候,陛下带着我等刚到上谷郡任职的时候,那个时候咱们吃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说着,曹仁叹了口气。
“早些时候,咱们在军队里也有吃不饱饭的时候,后来陛下花钱买粮食,又带着我们屯田,耗尽心力,这才把军队里的粮食供应上,让每个人都能吃上菜粥,或者麦饭。
打仗那么多年,见了那么多敌人,每一次俘虏来的都说自己在军队里吃不饱,全天下的军队,除了咱们魏军,还有哪支军队能拍着胸脯说自己一顿都没有挨过饿?
有麦饭吃就不错了,这玩意儿的确不好吃,但是管够,能吃饱肚子,队伍里腌菜酱菜也管够,有盐吃,还有什么不满的?以为这里是洛阳?”
曹仁摇了摇头,继续大口大口的扒饭,吃饭的样子和周围那些士兵还有黎民百姓并没有什么区别。
就马远所知,曹仁家里是不置产业的。
曹仁就靠着郭鹏的赏赐和他这份军职本身的丰厚俸禄以及食邑过日子,日子也过得相当富足,也不会缺钱用。
值得在意的是,郭鹏赏给曹仁的三千多亩土地被曹仁拒绝接受。
于是郭鹏又增加了曹仁的食邑,使他的食邑位居群臣之冠。
接着又赏赐他的两个儿子爵位,给与俸禄赏赐,使他安稳富足。
马远不知道曹仁为什么拒绝接受郭鹏赏赐的土地,但是郭鹏为此事很高兴,还夸赞了曹仁。
抛开别的不说,马远对于家中有佃户有土地有庄园的朝臣武将的感官都非常不好。
而曹仁作为少数几个不接收土地赏赐且不置私产的帝国高层,在马远看来就非常难得了。
尤其在他的宗族内其他亲戚个个都有无数良田庄园和佃户的情况下,比如曹洪那家伙,家产无数,产业遍布中原各州,这种事情就更加难得。
不过这只能证明这是曹仁个人的操守比较优秀,整个曹氏宗族里能在操守上和他一比的,大概也只有他的亲弟弟曹纯了。
其他的曹氏都是些什么人?
一个比一个有钱,一个比一个有产业。
到底是后族,皇亲国戚,怎么可能缺钱用呢?
想来就算是曹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