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官员。
但是,这对于天下弱势群体官员来说,无疑是个重大利好。
伴随着这波政治斗争的余波,一批人倒了血霉,一辈子都做不了官了,也有些人顺势而起,躺赢,就是因为他们弱势地区出身的原因。
诸葛瑾顺利在这波斗争之后被提拔为民政部右侍郎,成为了副部堂级高官。
刚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诸葛瑾还没有反应过来,以为这是幻听。
可是当前来宣读任命文书的官员再一次说起这件事情,并且让他领旨谢恩的时候,他才反应过来。
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也不是做梦!
他真的成为了副部堂级高官,越过了那难以跨越的鸿沟,简直就是奇迹。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诸葛瑾深刻的意识到了什么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曾经痛恨的徐州人身份反而在此时此刻给他带来了回报。
和诸葛瑾一样的还有很多人,林林总总算起来,得有一百多人。
就此,在尚书台内,可以参与到朝政局势当中的第三股势力渐渐形成,而诸葛瑾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有头有脸的一员。
多年蛰伏和被压制的经历让诸葛瑾得到了张昭的青睐,一力提拔诸葛瑾,并且得到了郭鹏的认可。
徐州人,豫州人,还有江南三州人士。
这些原先处境尴尬地位底下的跑腿小弟们,在这一波政治斗争之中成为了最后获利的一群人。
他们就像是一根形状无比契合的积木一样,狠狠的插入了魏帝国漏出空缺的权力中枢。
青兖冀三州士人构建起来的裙带网络被狠狠地挖了一大块出去。
他们已经不能继续维持对魏帝国顶层政治资源的全面垄断了。
这些弱势官员们对于自己能有如此境遇感到无比的振奋,无比的庆幸。
怀着如此想法,诸葛瑾也带着饱满的情绪投入到了繁重的工作之中。
他们终于可以抬头挺胸进行工作了。
而且遭到打击的那些程昱集团和田丰集团的官员们在一段时间内都相对消沉,行事风格小心翼翼,非常谨慎。
和大胆进取想要表现自己的弱势官员们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精气神。
看着身边的同僚们不断奋进,感受到了美好的可以向往的未来,诸葛瑾非常的开心。
也因此,诸葛瑾对于诸葛亮提出的希望得到外放机会的想法感到不能理解。
“孔明,可以告诉为兄这是为什么吗?”
一千零一十九 吾弟所言,深得吾心
诸葛三兄弟的父亲去世得早,叔父诸葛玄也去世好多年了。
现在诸葛瑾是兄长,长兄如父,对待弟弟诸葛亮和诸葛均则更有几分约束力。
诸葛瑾不希望在内阁工作的诸葛亮离开洛阳去外地。
他正在积极运作,与同为徐州人的张昭交好,想方设法让张昭给诸葛亮也安排一个尚书台职位。
他想让诸葛亮从内阁里出来,正式投入中央权力枢纽里,开始真正的参与政治,为未来积累经验,为诸葛家族的发扬光大奠定基础。
内阁是郭鹏的秘书部门。
虽然掌握着名为审计的权力,对尚书台有一定的威慑力,但是毕竟不是真正的办事部门,没有真正的事权。
内阁是郭鹏的应声虫,当然,也得到特殊的保护。
但是不出来,不在尚书台里掌握事权,就不算真正的介入了帝国政治。
内阁是皇帝郭鹏手里的一把刀,没有自主意识的一把刀,一切都看皇帝的意志,这并不利于地位的提升。
只有被外放出来进入尚书台,才算是真正提升了地位。
两次巨大的政治风波里,内阁都被牵扯进去,但是最终受损很小。
只有一共三名内阁阁员失去了职位,被驱逐出京城,大部分人是相当安全的。
受损最大的反而是内阁首辅曹操,降了爵位,丢了不少食邑,还矢去了一些福利,但是他还是内阁首辅,掌握着权力。
诸葛亮和他的朋友们都安然无恙。
这些来自弱势地区的朋友们,比如徐庶,比如石韬,比如孟建,都被诸葛瑾看好,想要提拔一下。
诸葛瑾等人求贤若渴,急切的想让他们进入尚书台工作,扶助他们进入尚书台,以便于和青兖冀三州人士对抗。
不过看起来这样的想法不为诸葛亮所认同。
“兄长,若不能真正接触到黎民百姓,不能真正的看到那些乡村是如何运作的,官员就不能明白魏国到底是如何运作的。
偌大的魏国,就是一个一个的乡村累积而成,是屯田民累积而成,这是所有前汉军阀都没能办到的事情,我想去看看。”
诸葛亮向诸葛瑾请求。
诸葛瑾为之皱眉。
“阿亮,你该知道,地方上的条件,是不可能和洛阳相比的,更不要说是那些底层的乡村了,没有石板路,没有那么多公厕,也没有什么熏香,只有种地的老农。
如果说这不重要的话,洛阳官员的升迁和地方官员的升迁根本就是两回事,如果地方官员也有那么重要的话,之前鲁子敬做平州刺史的时候为兄就应该得到升职。
可为兄直到现在才升职,这就是地方和中央的差距,你进入尚书台做官,看到的听到的和在地方看到的听到的完全不是同一个级别,地方上的经历对你而言是没有必要的。”
诸葛亮面色不改,想法不变。
“兄长,我所为者,乃是魏国,而不单单是升官,我若想升官,又怎么会主动离开洛阳呢?我若不想升官,又怎么会主动离开洛阳呢?”
“这是什么意思?”
诸葛瑾有些愣神,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自家兄弟的意思。
“兄长,我当然希望可以升官,可以掌握更多权力做更多事情,但是我也知道那样意味着什么,我不认为我现在做好了升官的准备了。
我在洛阳做官所做的事情都是在为地方做,但是我并不知道地方到底是什么样,我想去地方,去最底层看看,去真正地了解地方上现在正在做什么,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有什么好的事情,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只有真正了解,我才知道我在洛阳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而不是脱离实际,做出可笑的事情。”
诸葛亮耐心解释。
诸葛瑾沉默了一会儿,捏着自己的胡须。
“阿亮,你的意思,我懂了,但是……”
诸葛瑾还是有一些疑虑。
“兄长,当今陛下喜欢的,是可以办实事的人才,当今陛下起于行伍,征战天下,深谙民间所需,若不能明白民间到底需要什么,就不能理解当今陛下在想些什么,也就难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