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厉从不留情,始终带着冷郁阴森的杀气,令人不寒而栗。
那时她年纪还小啊,最怕唐半修,也最不喜欢甚至忌恨这个人,直至成年后秘法修为已不弱于唐半修时也是如此。可是今天看见他的灵位,曾经所有的忌恨之心都显得那么可笑,只留下无尽的感伤。
黑暗中,视线从唐半修的灵位又落到唐朝尚的灵位上,吴玉翀恍然只觉得一阵空虚,周围一切一切都离她远去,感觉是那么的不真实,只有她自己才能听见心中的默语——“师父,你真的就这样走了吗?你这一生的成就,最终只为与一个从未谋面的刘黎同归于尽,值得吗?也许我不该问,至少你一直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也终于做了,那我呢?谁能告诉我,我来到这江湖,究竟在找寻什么?游方哥哥知道吗,他好像也一直想告诉我,我该去问他吗?”
香案上的无冲化煞金铃隐约有光,却寂静无声。
……三天后,就在祖师殿中,阁主焚香净手正式接过无冲化煞金铃,继任无冲派掌门,手持金铃接受众门人拜贺,是安佐杰主持的仪式。
即位之后阁主随即下令,重整无冲派,任命安佐杰、凌无实、凌无虚为内堂长老,凌无实执戒律,凌无虚掌仪典,并借鉴梅兰德在杭州整合九星派的做法,命安佐杰以内堂长老的身份总摄外堂事务。
无冲派没有正式的外堂,因为它是隐秘传承,所谓的外堂其实就是朝和集团这个组织团伙,正是安佐杰想要的,他现在已相当于原先唐半修的地位。如今是用人之际,他是一把刀,那就让他继续做一把刀吧。
表面上安排妥当,但一切事情还要等待众人去做,无冲派秘传至今已经散架了,只留下秘密内堂中这一批“骨干”,朝和集团的各个分支机构以及地下组织还需要重新去掌握、整合。但阁主并不着急做这些,又下达了另一条密令,随即离开了绵山。
……2012年5月23曰,农历闰四月初三,国际艺术品收藏界期待已久的、香港咸池拍卖行“金雀花盛开”大型拍卖会终于隆重推出,这是游方与池中悟策划的系列拍卖会中的第二场。
上一场拍卖会的王冠天价成交以及随后关于王冠真伪的争议,在各媒体的持续热议中已经赚足了眼球效应,不仅是收藏界、娱乐界的焦点事件,也成了热点社会新闻。随后更轰动的是,咸池拍卖行宣布将在三个月后拍卖另一顶英国王冠,并且公开展示,欢迎各界专业人士参观鉴定。
基于商业或其他目的的炒作,必须要考虑到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对目标受众的眼球有足够的吸引力,尽量成为最大多数人的关注焦点。第二是这种关注效应要有持续姓,尽量形成稳定而长期的知名度,炒作**之后,在大众记忆与舆论评价中塑造出清晰的形象。
第二点比第一点难得多,在如今各类信息膨胀充斥的时代,人们容易被各类新奇事件吸引,也容易很快的淡忘。比如年初闻名一时的“梅兰德”,被誉为“2012年的第一声雷”,但是只过去了短短几个月,几乎已没有什么人再想起他。
演艺圈里很多大小明星,在沉寂一段时间之后或者有什么新活动策划之前,经常会有绯闻八卦、**轶事传出,然后当事人、经纪人又会在各种场合直接或间接的回应,或表示愤慨谴责、或表示无辜清白,总之引起持续的关注。
这种事情很多时候就是自导自演的江湖盘局术,而盘局术从来就不止一道门槛,不论是盘内滚珠局、按线穿珠局、太公钓鱼局,都是一个系列过程,有可能开始的影响不小,但后续的手段却不是很成功,一切都看各人的门槛精不精了。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还有第三点是最难做到的,那就是一切炒作手段的运用,都要有助于建立起最佳的市场、商业、行业、社会等方面形象,在大众记忆与舆论评价中形成良姓的长久口碑,并经得起实际的长久验证,从而获得脱离单纯炒作因素之外真正的成功地位。
这才是江湖盘局术在炒作上最成功的应用,但它却要求产品或当事人拥有读力于炒作因素之外实质的内涵,形象名实相符。
做到这个程度,就需要“尖”与“里”并重了,否则的话,仅仅是手段上成功可能不是炒作者真正想要的效果,或者他们想追求的目的永远都不可能真正的实现,只能退而求其次,厚着脸皮聊以自慰。
游方策划者这一局,自然是尖、里皆妙,持续三个月的王冠公开展示,吸引各界权威人士不断前来“参观鉴定”,有人是来凑热闹的、有人是来捧场的、还有人是想拆门槛砸场子的,也不断的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其影响范围早就远远超出了艺术品收藏界,到了拍卖会正式开始的那一天,已经到达人气爆棚的顶点。
成为咸池拍卖行的会员、有资格参与这场拍卖会竞标的人,自然非富即贵。他们当中有的只是委托代表进场举牌,也有不少买家是亲自来的,按照保密协议,拍卖行不会主动泄露参与竞拍者的身份。
游方也到了拍卖会现场,他主要是为了陪吴玉翀来看看热闹。会场中两人并肩而坐,吴玉翀的温软红唇悄悄凑到游方的耳边,呵气含香,说了一句话:“我就是想亲眼看看,游方哥哥的手段究竟有多厉害?”
**
(未完待续)
------------
收官阶段的更新提示与下周说书活动通知
《地师》这本书,计划写作三百六十章,目前已接近尾声。
《地师》将是我在完本的第五部书,稳定更新、完美全本,一直是我的坚持。所谓稳定不仅是速度,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创作态度,用心在每天的章节文字中。所谓完美是一种愿望,不仅指落笔的认真,更重要的是作品中情节、人物、事件的完整一体,形神不散一以贯之。
若以文章为手谈,至收官时最难。从不敢自夸文章优秀,因此对于这种每日连续创作、在网上即时发布的超长篇而言,写到结局就更须用心。我以前写每一本书的习惯都是一样的,在完本结局前的最后一个月,写作速度会适当放缓,有可能不会每天都更新。
哪天若有不更新将不再通知,特借此帖提示。
另外,关于本书以及我本人的写作习惯,也借此机会做一次小小的说明。有心的读者可能早已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