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小高原上居然有两片石林。
陡峭突兀的山石丛出,绵垣拥簇如神秘莫测的迷城。左右这两片石林三五成簇、参差交错,十数米高低不等,在这绝顶之上隐约回应四面风动之声,宛如极远处的龙吟虎啸、万马奔腾。
往前看视野无遮,直望峰顶另一端绝壁外的青天白云。看不见刘黎在哪里,但游方也根本不用看,那隐然运转的天人合一大阵就是无形的指引,其引聚天地灵机的中枢必然便是刘黎所在。
游方向着右侧的石林走去,在两片异相丛生的石林间是高山草甸,草叶刚刚没过脚面,带着湿漉漉的感觉。
穿过乱石,游方有点纳闷,因为这片石林的地貌可阻挡和遮蔽神念,运转神念延伸感应不了太远,强如游方者,也不过将将能绕过几丛石簇感应到数丈之外而已。假如在此处发生斗法冲突,退入石林很难运转神念远距离相斗,因为谁都找不着谁。
至于枪械则更无法发挥作用,被石林阻挡根本打不中目标,而近距离内彼此还是会被神念或神识发现,只能是一场遭遇式的格击战。
难道师父不怕有人潜伏到这里企图偷袭吗?或者是想在发生冲突的时候,力拼近战格击之功?那么倒是最适合游方发挥秦渔的杀伤力。
心里这么想的时候,他已经穿了出来,才发现这片石林并不大,仅是一道如圈墙环绕的屏障,恰好将峰顶南侧围成了一个半弧形的地带。
前方绝壁崖边连接青天白云处,生长着两株崖柏,高达二十多米,枝干盘旋如两条苍龙护卫左右。平地中间有一株冷杉树,足有四十多米高,主干直径有两米多,树龄恐怕已有近千年,重楼状的树冠层层高起,形状就似一座巍峨的山峰。
游方神色恭谨的走了过去,绕过冷杉在两株崖柏间转身,终于看见了师父。刘黎就在冷杉下盘膝而坐,从刚才石林的方向看过来,他完全被树干挡住了。
刘黎给游方的印像一直是个神气活现的小老头,带点孩子似的顽皮,喜欢恶作剧和开玩笑,还经常吹胡子瞪眼敲徒弟的脑袋,一副老不正经的样子。
但此时此地再见,感觉全然不同,刘黎并不魁梧的身形盘坐于地,却真真切切汇聚群山雄浑气息于一身,天地之间的灵枢气机引聚环绕。
他盘坐的身形就是一座山、就是这群山的神髓所在,似高不可攀、似横亘千古、似雄壮巍峨,似含情万物,同时也隐约流露出一种难言的沧桑。
刘黎眼帘微垂,身前放着量天尺,他运转天人合一大阵便是以此物为灵引。游方解下背包,整理仪容,毕恭毕敬的向着师父刘黎、也向着这天地间的山川灵枢跪拜了下去。
**
(未完待续)
------------
三百三十五章、最后一句话
游方这一拜五体投地、形神合一,全身心的融入这天人合一法阵所运转中,他本人也成为汇聚的天地灵枢之一,元神清明无碍。刘黎没有动也没有抬眼,游方的元神中却自然听见了师父的声音:“你来了?很好!”
是刘黎在说话吗?是的,仿佛也是这天地山川发出的语言,游方闻声恍然而定,不是刘黎定住了他,而是自然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境地。是刘黎展开的神念将他引入,如同游方以往展开画卷引入他人的元神。
但刘黎展开的不是任何一幅画卷,而就是这天地山川的情怀,它包容一切,无需一纸画卷承载,也不是一纸画卷所能承载。百岁情怀所携的灵枢意境,三天三夜运转神念之功,借助此地之势,运转天人合一大阵,此刻在元神中对徒弟诉说。
游方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不仅是天地之间沉睡的生机被唤醒,还有万物含情之生动,风水有了灵魂。这灵魂是刘黎的情怀所赋予,同时也是山川千年以来所固有,一念之间他想到了四个字——神念合形。
刘黎的秘法境界已至神念的极致——山川有情,距“神念合形”的门槛只有一步之遥。六十多年前受伤功力大打折扣,始终没有恢复鼎盛,但今曰借助此地的阵法运转,又重现了这一生曾企及的巅峰。
刘黎并没有迈入神念合形的门槛,但他此刻却能展现这种境界,告诉徒弟什么是神念合形。它不仅是移转灵枢能为滋养形神所用,也不仅是凝虚为实能见万物含情生动,而是融入到山川灵枢之中,人的神魂就是山川的神魂,这是一种难以体会的浩瀚。
游方仅仅是一种感受——原来如此,世间还有这种境界?
而刘黎却是一种体会——的确如此,世间真有这种境界!
清明元神中的传承交流,游方自然就明白师父所欲诉说。刘黎当年继承地师衣钵时,也曾处在游方的位置有如此感受,而如今再传于弟子。正式的仪式还没有开始,既然游方来得早,那就静静的跪着吧。
刘黎发出了一声叹息,宛如山川同叹,他似乎并不希望游方来的太早,这本是难得的悟法机缘,老头为何会这么想呢?游方也不明白,定境中容不得杂念。
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时辰,游方又听见了师父与这璇玑峰一体发出的叹息。这时又有人陆续登上了峰顶。来的可不少啊,足足有三十四位,其中有三名神念高手——唐朝尚、唐半修、安佐杰。
他们的阵形成前后三个层次,安佐杰等十二人在最前方似是探路,唐朝尚等十五人随行,唐半修等七人在队伍的最后面警戒,前后距离约有三百米。
他们是从另一条路上山的,无论是从清晰的卫星地图上仔细研究,还是巡山势脉络感应地气,登上峰顶只有那么一条路。至于刘黎给游方画的秘径,那根本不是路,假如他们也得到同样的路线图试探着硬闯,这三十四人中恐怕只有唐朝尚与唐半修两个人能上来,连安佐杰都不行。
安佐杰虽有神念之功,身手也还算不错,但论内家功夫劲力之内运外化、体魄之轻健敏捷,尚无法与游方等人相提并论。
从“正路”登上峰顶,迎面便是一片石林,这时唐朝尚从后面赶上来与安佐杰同行,小心翼翼的穿过这片石林,前面就是游方走过的高原草甸。他们也看不见刘黎所在,但神念中能感应到天地灵机被引聚的中枢,就在草甸尽头的另一片石林之后。
那边会不会有埋伏呢?唐朝尚命安佐杰率人穿过草甸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