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只简练述说并没有特别的解释有些玄妙之境也是解释不清楚的但游方却理解的很透彻。在洛阳他就是于午时从阳气旺盛躁动的硬座车厢出迅进了阴气浓郁的地下古墓群中而且释放灵觉动小雷音咒外镇结果……把自己给“淬”伤了说出来都是经验加教训啊。
按刘黎的说法锻炼灵觉最终的境界是“化灵觉为神识”这本秘籍却没有多做解释只留了一句话:“化境而观、自在出入是为元神出现、灵觉可化神识尔言之尚早。”
换一种情况一般人根本不清楚这句话究竟在说什么?而游方竟然也明白了一半他在古墓中看一幅壁画不小心使用了“淬炼灵觉”之法结果引煞气与阴气反侵神魂很奇异进入了壁画的“意境”世界中大概就是一种“化境而观”吧?至于不明白的另一半那是他的火候未到虽然悟性有了、能理解其境界但还没有那份修为。
假如秘籍也可以“约稿”的话那么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游方“量身订做”的几乎每一句话都在回答他这段时间来遭遇的困惑换一个人就算看了也很难像游方领会的这么透彻而事实上也只有游方一个人看过他看完之后这本秘籍就不存在了。
什么是秘籍?靠这才是真正的师传秘诀在最必要的时候直点关窍!游方简直怀疑刘黎有未卜先知的神通提前将游方在“逃亡”路上遭遇的一切算的清清楚楚。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书的最后一页刘黎还特意写了一番话能看出他也并非无所不知。
这番话是关于另一本秘籍的刘黎告诉他不要在同一晚打开两本秘籍看了第一本之后将第二本先收起来。等到运用灵觉真正入门之后对淬炼灵觉之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再将内家功夫习练到“有触必应随感而”的初步境界再打开第二本秘籍。
这番话写在第一本秘籍的最后一页假如游方打开黄绸小包前准备的不充分很可能根本看不见因为在没有翻完之前书可能就毁了。游方虽然看见了却没有把第二本秘籍收起来而是定了定心神释放灵觉“扫视”整个房间然而缓缓控制收回进入第一本秘籍中所描述的“含而不随遇而感”的状态微微一笑伸手打开了第二本秘籍。
之所以说刘黎也不是无所不知大概连老头自己写下秘籍时都没想到游方打开黄绸小包时内家功夫已经练到了“有触必应随感而”的门槛而且经过第一本秘籍的点醒就知道该如何掌握灵觉的初步运用——他早已有过不自觉的教训与经验能够接连打开两本秘籍。
风水玄学与内家拳术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世上的修炼之道到了一定的境界高度总有相通之处。刘黎从风水地气的角度讲解灵觉而内家功夫“有触必应”的境界其实也包含一种灵觉的感应只是运用与理解的角度不同。游方能在这段时间内家功夫更上一层楼不是天上突然掉馅饼而是长期用功习练之后的厚积薄量变积累到质变升华的突破——他的机缘到了。
游方之所以会笑因为他猜到了刘黎可能会在第二本秘籍中动怎样的手脚江湖术安门槛的手段也是相通的假如游方想如此算计一个人又有刘黎那么大的本事也会采用类似的门道。果不出他所料第二部原本被黄绸包了两层的秘籍也被浓郁的阴气所渗透与第一本不同此阴气一经打开散的而度要快的多似乎受到了奇异的扰动。
假如他还像刚才那么“读书”时间根本来不及就算在一旁架上数码摄像机也没用恐怕还没等翻开几页整本书就会朽化的翻不开了。幸亏他早有预料打开黄绸的同时就动灵觉控制书中纯阴之气的散延缓了这本秘籍的朽化度与刚才一样不紧不慢的读完然后才眼看着它化为一堆碎末。
读完之后良久无言这一本确实在讲如何养剑练剑且专门侧重于游方那柄剑的情况写的异常简练只有十几页不到三千字。前半部关于养剑的过程就是让那柄剑重见天日的过程后半部关于练剑的内容是内家功夫修炼触及到“有触必应随感而”的门槛后真正进入这一境界的修炼秘诀。各门各派可能都有其秘法刘黎只讲授了其中一种(注:第二本秘籍的详细内容后文相关章节中再介绍)。
第二本秘籍的最后刘黎也留了一句话:“哈哈哈看完啦!小游子我会去找你的。”
这句话的讲究在江湖惊门术中就叫做“神仙话”说的典雅一点可称“锦囊妙语”据说三国时惊门第一高手诸葛亮最擅长。看见这样一句留言好似刘黎早已算到后来所生的一切包括游方逃脱了他的追踪、又成功读完了这两本秘籍。假如换一个不懂行的人简直会把老头当成活神仙!
这种把戏内行人拆穿了也简单它的奥妙在于——假如对方算错了你就不会看见这句话当你能看见的时候必然证明对方预料到了。不论刘黎有没有放水假如游方连利用地气环境逃脱的手段都没有必然更没本事看到第二本秘籍最后的留言。奥妙虽不复杂但能够成功安好这样一道门槛手段也是相当高明不佩服都不行。
默然半晌之后游方看着昏暗的油灯突然冒出一句粗话:“真***是‘秘’籍啊两本书埋了这么多地雷幸亏老子都给拆了!”在近代江湖切口中耍手段安门槛也称为埋地雷。骂完之后吹灭油灯打开电灯他又感叹一声:“无论如何老头够大方的送了一件宝贝。”
游方所说的“宝贝”当然不是指那两本已消失的秘籍而是包裹秘籍的那块黄绸。这两本秘籍本身也是刘黎考验游方的手段虽然送给他了却不一定能消受甚至有可能一个字都看不到。假如游方通不过考验老头也不会白白耍弄一个晚辈至少将包裹秘籍的黄绸送给了他。
在明亮灯光下仔细打量这块毫不透光的绸布看上去可够埋汰的正面微微有些红就似染了一层洗不净的淡淡血迹。反面似是凝炼了一层黑色浮光表面仿佛有看不真切的雾气在流动怎么形容呢?说的难听点就像是曾经掉进了阴沟里。就这样一块绸布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