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2 章(1 / 1)

地师 徐公子胜治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他掂了掂琉璃珠,心声暗骂师父太诡了,竟然要他收集三两阴界土!

当时以为挺少的,现在才知道这种东西要以神识炼化之后才能收集,这枚琉璃珠收集的阴界土越多,无形中分量也会变重。假如有朝一日凭空重了三两,且不说要花费多少工夫,就算把整个南塔公园都掀开恐怕也够呛啊!这还是假设下面每一座古墓外层都有阴界土存在的情况,怎么可能呢?

唉,中师父的计了!原以为搜集三两阴界土是最容易的,现在看来恐怕是最难完成的任务。就算知道南塔公园下面有,游方也不可能在这里挖,还得另寻机缘。

刘黎看着徒弟从盗洞里钻出来,笑眯眯的问道:“有何收获,抓着鬼了吗?”

游方:“收获倒是有,还见识了阴界土。但是师父,您老人家也太阴了吧?简直比阴界土还要阴!怎么才能凑齐三两啊?”

刘黎憋着一脸坏笑:“这种事情需要机缘,机缘则要有足够阅历积累,天下山川可能有阴界土的地方,又不仅仅是古墓。弄不好你将来就能碰上,一次收集成功。”

游方反问:“托您老吉言,假如真有那种地方,我一次炼化成半钱阴界土就得神气耗尽,歇个十天半月才能恢复。且不说如何难寻,请问您老一次能收集多少啊?”

刘黎想了想:“假如真有那种地方,一次半两吧。说来说去,还是你功力不足、阅历不够,得继续历练啊,弟子不必不如师嘛!……不说这个了,你在下面的收获除了见识阴界土,就是这块不值钱的砖头吗,难道想拿回去制砚?”

游方真是个不浪费的好孩子,下去一趟不仅把琉璃珠揣了上来,连那块两千多年前的古砖也搬上来了。这块砖差不多是现代常见板砖的两倍大,铁青色的质地,比现代的砖头明显更沉更致密。

他捧着砖头道:“弟子如今看器物,不能以古玩市场的价值衡量,此砖烧成之后封存两千多年,物性精纯,凝炼古时地气。我以神识炼器之法助它回火还阳,可镇宅中地气,暂时当铁狮子用,以后可为安放铁狮子的底座。将来习练心盘,说不定也有帮助。”

说到这里,有一个很意思的问题:自古以来,最常见、用量最大的陶器是什么?答案就是砖头。可能没人把砖头的当陶器,但它的烧造工艺也要经过采土、洗料、制模、打胚、入窑、烧制成形等一系列标准的制陶过程,只是后来在民间大规模应用时被简化了。

有一句古语叫“秦砖汉瓦”,在先秦两汉时期,“砖”还不是一般老百姓能用得起的东西,平民建筑多用木材、石材、土胚建造。皇家与贵族建筑大规模用“砖”,工艺与成本超出现代人的想象。它的原材料是颗粒极细、极均匀、漂净后没有杂质的“澄泥”,极费人工,烧成之后质地均匀致密、质量极佳。

传世秦砖汉瓦在唐宋时期是制造砚台的上好材料,到了明清时期,专供皇家宫殿的铺地“金砖”,就是借鉴秦砖汉瓦的工艺,是要求最严格的一种澄泥砖。

而游方从地下带上来的是一块战楚古砖,无字无纹在古玩市场上不值钱,连考古工作者一般都不会特别注意,但它是质量一流的南岭古澄泥烧制,更难得物性精纯,神识感应有汇聚凝炼地气之效。——好东西,不能浪费了,虽然沉点,还是带走吧。

刘黎好气又好笑道:“叫你下去一趟,竟然去拣砖头了,想找这种东西,外面多得是。”

游方摇头道:“秦砖汉瓦好寻,在潘家园花钱都能买到,但是物性这么精纯、凝炼古时地气的砖头没见过。”

刘黎一摆手:“不嫌沉你就背着走吧,可别说是当我面拣的,传出去我丢不起那人,就像没见过好东西似的!……你在下面还有何收获?我方才以神识感应,洞壁一侧应该有点特别。”

“师父你看,就是这枚蜻蜓眼琉璃珠,我从砖头下面掏出来的,不知为何散落在土层中。”游方放下砖头,掏出琉璃珠递了过去。

刘黎叹道:“两千多年前的事,我也不清楚,看上去是古人的饰物,好东西啊,你真是拣着了!知道以它为器凝炼收集阴界土,你总算没让为师失望。”

游方:“我什么时候让您老失望过?这里事情差不多了,咱们该走了,报警抓人吧。”

刘黎却在床上坐了下来,正色道:“游成方,还有最后一件事要交代,今日演示转煞缠神术,本要待到你成为我的正式衣钵传人之后,但既然提前讲了,就要授你历代地师戒律,否则怕你会闯祸,一不留神也会害到自己。……你且跪下!”

见师父如此语气与表情,游方也不敢再嬉笑,跪在老头面前道:“有什么话,你老人家尽管交待。”

刘黎却不着急,而是反问道:“你遇见我之前就是看风水的内行,我后来才知是得自莫家原风门家传,那么我问你,可知地师五戒?”

游方点头:“弟子从小就知道,许多风水书上都说过。”

刘黎:“说来听听,看你记的牢不牢?”

所谓地师五戒,当然不是专门针对刘黎这种地气宗师,而是自古以来的风水师从事地理堪舆的五种忌讳。干这一行的人遵不遵守是另外一回事,但自古以来就有这些说法,历代风水典籍中或多或少都有提及。

------------

一百零二章、地师五戒

地师五戒在流传中的表述多有出入,五舅公莫正金曾对游方如此讲述——

一忌承言万诺:风水就是风水,世上诸事成因不仅仅在于风水一途,自古有一命、二运、三风水、四修阴德、五读书之说。地师不能将所有福祸之事都托言风水,大包大揽仿佛一切都能以此道解决。从江湖门道看,此忌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同时给江湖同道留余地。

二忌挑利引争:所谓风水宝地不可能尽是无主旷野,不能借风水之名,挑唆主家谋夺、侵占公山、庙产或他人之宅基、祖坟,以至于引起纷争。古代这种事很多,闹的家破人亡的情况都有。这本身就是造孽,还谈什么风水?

三忌妄加毁誉:古时大户人家修阴阳宅,尤其官方重要建筑,往往会请好几位甚至好几拨地师来看风水,建筑工匠本身也是懂风水的。这时不能为了显得自己高明,或者为了迎合某些人,对他人意见妄加毁誉,不方便说的可以不说,但怎么看就怎么说。

四忌截地留私:主家请地师看风水,费时费力费钱,地师点中了什么地方却暗中不言,另求重金指于他人,这是不应该的。若信任不专、接待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