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手巾即便是送到干洗铺子,也是放化学品来洗。
然后真菌和一些细菌其实在低温环境下杀不死,所以很快又有了异味。
李家庄子用蒸的方法,东西拿过来,放到大蒸锅里蒸,蒸一次,就跟新的那种手巾一样,可以用好多天没有味道。
不然通过清洗可以达到灭菌的话,李易那时最开始的重复使用的针和纱布为什么洗完还得蒸?
现在李家庄子的针头和针管就是必须蒸,像李易那时的十年代。
所以一条手巾需不需要换,在乎用的人会不会采取蒸的方式杀菌。
三十元钱往上的金额的手巾,用一个月就扔?不然有味道?
蒸啊,专门找一天空闲的时间,把手巾什么的洗干净了,放到蒸锅里,蒸一次后的效果和新手巾一样。
至于两元钱一个的手巾,仍了吧,蒸一次的钱够买一个新的了。
蒸,不是开锅就可以,还需要后续长时间给压力和蒸汽温度。
若是买了一百条两元钱的手巾,一天换一个新的,一百天之后,放一个大锅里蒸,没问题。
百姓不清楚,总是有了手巾天天洗,发现一旦不洗就有味道。
甚至是擦完了身子,觉得用肥皂洗干净了,第二天再碰到水,晚上就有难闻的气味。
李家庄子不是,一般三天蒸坊收一次东西,然后可以用很多天。
新年最后一天了,大家都换新的,被替换下来的正好拿去处理,先漂洗,再蒸。
李易把这个事情讲给永穆公主,很简单,蒸一下而已。
“原来是这样啊?李郎,报纸,说呀,告诉百姓。”
永穆公主好苦恼,她扔掉不少觉得怎么洗都有味道的手巾、衣服。
居然是蒸,为什么以前不知道。
“我要是在报纸上说了,卖手巾和其他东西的人,他们的销量就减少了。”
李易从另一个角度分析问题。
他那个时候的网上,一说毛巾怎么祛除意味,都是放盐了、醋了、苏打了、水煮了。
其实毛巾在生产的过程中,就需要一个蒸煮的程序。
就没人说这个,明明放在锅里蒸的事情,非要搞得那么复杂。
高压锅,两个小时,拿出来,就会发现手巾吸水性强,同时好多天没有异味。
“李郎,是卖东西的人重要,还是普通的百姓重要?”永穆公主不高兴了,嘟起嘴。
“去找宋德,明年报纸上写出来。咋样美女,买东西的百姓重要,卖的可以调整策略。”
李易从善如流,给人的感觉是为了美女,啥都可以改变。
永穆公主现在穿的是百褶裙,及膝的,她扭捏一下,双手放在小腹的位置:“李郎,你为什么对我这样?”
“喜欢你呗,我对美女没有抗拒力的,晚上咱俩谈谈心啊?”李易又是那种嬉皮笑脸的样子。
“才不呢。”永穆公主性格都快变了,以前一直是温婉的,现在才有了少女的样子。
历史上的她就很亏,出嫁的时候给的东西少,然后嫁了丈夫又被当权的人的儿子欺负。
所谓的欺负就是对方跑到他家里,逼着她做饭,根本没把她当公主看。
她还不想跟父亲说,觉得丢人。
关键是历史上她嫁的人也软弱,怕,各种怕。
现在不一样了,她接触到的是李易,家中的意思也是让她嫁给李易,叫她主动一点。
李易跟她接触,始终是混混的那种感觉,她就变得调皮了。
环境决定性格嘛!
“别怕,我知道你姓李,跟我过日子不好办,没事,我使使劲,把律法改了,五服之后的再说。”
李易笑嘻嘻地和永穆公主说。
永穆公主用双手的手背捂着眼睛转过身,她才十六岁。
“李易,我告诉你,你别过分。”小兰及时站出来。
“其实早就想着传扬了,不过对于其他材料的东西,蒸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只有棉的才行。
麻的和丝绸的怎么蒸?麻纺织和处理不到位,用木头棒子捶,其实已经可以把细菌捶出去。
丝绸是漂洗,放一点草木灰就足够了,上锅蒸,会破坏其结构。”
李易一转眼又说起正经事儿,现在都没有搓衣板。
搓衣板是在明朝中期才有的,现在的捣衣不是洗衣服,是染色,加蜡的。
正常历史上的棉花种植是宋朝后期,然后断了,元朝根本不发展本地经济,哪怕是出了许多汉人的元曲。
到朱元璋的时候,才有大量的棉花出现,然后有了搓衣板。
搓衣板不能搓麻,伤手。
搓衣板不能搓丝,伤绸。
只有棉花的布才适合搓衣板,所以搓衣板的历史是从明朝的时候开始的,伴随的是棉花的大量种植和应用。
“我还是觉得你在欺负我家娘子。”
小兰坚守位置,自己是公主的贴身侍女,必须为公主考虑。
“丝绸不好处理是吗?”永穆公主倒是没想其他的,她现在学习强烈。
“丝绸好不好处理,要看从哪方面讲。从后续的清洗方面来说,丝绸好处理。
换成初始,从蚕吐丝的时候开始讲,就不好处理,缫丝才是最难的。
怎么能改变养蚕缫丝者的生活呢?需要提高丝绸的价值。
如何提高丝绸的价值,在于其他替代品的规模和价值。”
李易很有耐心,慢慢讲,讲到现在其实都不够具体,差多了。
经济方面的事情难道能一言两语说明白?
能,就是,赚了,赔了。
实际上不是,在于一段时期内追求的是纯利润,还是期许利润。
第七百八十四章 操作不好缺钱花
永穆公主从小到大,根本未接触过此类知识。
她是被按照乖宝宝、淑女模式来培养,不怎么外出,学到的是书本上的东西。
由于母亲出身河东柳氏,练的字比较好看,还知书达理。
别的也没人让她学,刺绣倒是会,做饭就不行了,更不用说其他的经济之道。
现在李易仅仅是粗浅地讲一下,她听迷糊了。
丝绸的价格和别的东西有何关系?
“李郎,可是说棉花?”永穆公主唯一能想到的东西是棉花。
“闻恬果然聪慧。”李易赶紧表扬一下:“棉花好种植,产量大,制作的衣服和被褥用着舒服。”
李易知道,棉花最终代替了其他纤维作物成为了主流。
抛开品牌,丝绸价格始终不低。
关键是百姓穿不起丝绸,一直在穿麻的衣服。
“李郎,棉花不做成被褥,塞在丝绸的套子中也暖和。”永穆公主从小到大没用过麻的东西。
在她看来,棉花被褥好,尤其是褥子,睡在上面舒服。
被呢,有点沉,比绸子里面塞羊绒和鸭绒沉。
“棉布里面刷一层胶,把脱脂之后的鸡毛塞进去当衣服,节省棉花,比直接穿厚麻衣保暖。”
李易一直在收鸡毛、鹅毛,好的鹅毛用来制作羽毛球,不好的跟鸡毛一起脱脂软化后填充衣服。
保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