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5 章(1 / 1)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对付大户人家的土地兼并,慢慢来,跑不了。

  京兆府再想兼并土地,没机会了。

  李家庄子通过另一种方式借给别人钱,包括买衣服、看病、买食用油等等。

  百姓慢慢还,实在出了意外还不上的,延长还款期,减免利息。

  他还总给找活儿干,百姓不用卖地就能活下去,收入还增加了呢。

  不然百姓为何要给他立长生牌位?长生牌位又不是看你长得好看就给你立。

  毕构又吸吸鼻子,咽口水:“每年都安排专门的官员到河南府坐镇,就怕长安吃不上饭。”

  他懂这个情况,魏知古到河南府查过,因此得罪了姚崇。

  他去年从河南府回来,之前是整顿河南府的仓库。

  长安没粮了,皇帝带着一大群人去洛阳吃饭。

  洛阳有运河,不是非要黄河来支撑运输。

  “老毕呀,最近没有大的需要朝廷拨款的战争,一百八十万缗,告诉百姓,京兆府就投入这些。”

  李易到现在一口菜都没吃,光聊天了。

  “啊?全给?”毕构心一抽抽。

  “你说出来要拿一百八十万缗修路和修房子。真正修的时候,又不是一起出。

  这叫专款专用,戴帽子的,你要是不信,用不上两天,保证有人要动这笔钱。”

  李易耸肩,告诉毕构不赶紧把钱找到出路,大家一人一口就给吃了。

  毕构的嘴动了动,低头叹气,户部尚书管钱,又不是自己的钱,别人会惦记,没错。

  “你把项目立出来,别人动不了这笔钱。现在土地还没化,遇到急事需要钱,你再挪用。”

  李易给出主意。

  “你不是说专款专用了么。”毕构找毛病。

  “你找工盟,把钱转给工盟,工盟再把钱转到其他地方。

  工盟接了修路和修房子的任务,只要完成工程,钱就花到正地方了。

  其他地方的钱,又没说专款专用,等宽裕了,再转给工盟。”

  李易把专款专用的挪用操作方法说出来。

  毕构考虑一下:“他们要求干一部分活结算一次钱呢?还怎么挪?”

  “那就是工盟接活有保证金,你挪保证金。钱不够,我有,我借工盟,增加保证金。”

  李易还有办法应对。

  “保证金的钱可以挪?”毕构抓重点。

  “什么钱都不应该挪,以前的户部少挪了?你想建立完善的制度,户部发行国债,我买。”

  李易按照严格来要求,不挪,朝廷出国债,这不就行了。

  “国债是什么东西?”毕构听到了新名词。

  “债台高筑。”李易给出个成语。

第六百二十章 货币体系知识庞

  “管百姓借钱?”毕构当然知道这个词的内容。

  周赧王要打秦国,跟百姓借的钱,然后没钱还,躲债,跑到高台上去。

  “老毕你不是想要严格要求么?有成套的办法。”李易笑着说。

  毕构摇头:“不行,恐失信于民。”

  “失信于民乃次要,发行国债,会推动货币贬值。

  现在只有庄子才印兑换券,用庄子的财富和技术信用担保。

  等大唐发行货币,再引入国债,带动的是天下货币贬值。

  交通不便,信息传递速度慢,出现货币贬值,偏远地区的百姓就没活路了。”

  李易严肃了,给毕构讲解国家货币体系和民生。

  当信息流转速度够快,又建立了银行储蓄体系,才能推动货币贬值。

  只要货币的发行不是以不可消耗品为抵押,就一定会贬值。

  地里种出来的粮食多,按照种出的粮食来发行货币,粮食吃了,货币还在。

  因粮食发行的货币自然转嫁到其他商品上,其他商品如果损耗或扔了,货币还在。

  当不等值货币出现时,注定了它的价值在降低。

  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降低的价值会被生产力所弥补,它是动态。

  李易对毕构简单地介绍一下货币体系的一些必然存在问题。

  毕构听着不停地咽口水,他原以为自己已经很厉害了。

  二十岁就是进士,还懂很多官员的问题、朝堂制度的问题。

  等接触到税收的时候,学得也很快,自己差不多了解了。

  哪想到过来看看有没有病,居然听到了一个庞大的体系。

  毕构抬手擦汗,旁边的桃红递过来一个绢帕。

  毕构点点头表示感谢,擦一擦额头上的汗,看向李易的时候,有点恐惧。

  他明白,自己这个李易小友仅仅随口说出来一丢丢的东西。

  若详细去了解,估计好多本书吧。

  当别的学子在苦学四书五经以应对科举想当官的时候,这个小友在看天下风云变幻。

  无怪乎陛下在朝堂上一口一个‘朕的易弟’,小友所会的东西,足够撑起一个王朝。

  “老毕,不要太过纠结,路一步一步走,饭一口一口吃,到一定的时期,自然你就懂了。”

  李易能猜出来毕构的心情,知识的体系才重要。

  “纸币发行多了,将民不聊生。”毕构放下绢帕,总结。

  “所以现在由我庄子在发,金子是钱,银子是珍贵的金属,铜钱是钱,绢帛也是钱。

  绢帛我要拿出去,不好保存,还有大哥送来的阴沉木。

  天暖和一点,我要把阴沉木的价格炒高,它是不可再生资源,可以保值。”

  李易说完,赶紧吃两口。

  他觉得这老头故意的,拉着自己说话,老头等着抽血查肝功,不能吃不能喝,找个人陪着。

  毕构果然咽口水,火锅太香了。

  看李易吃了几口,毕构又有问题:“纸币发行以什么为计算的东西。”

  “最稳定的是金银铜,有多少就发行多少。等要发行的时候,我提供给朝廷几个铜矿、金矿、银矿。”

  李易说出一种货币发行计算方法,最纯粹的。

  像‘绿色的背’一样,最初用黄金当抵押物。

  “等挖的金银铜少了,挖没了,怎么办?”毕构想得很长远。

  “那时是以信用来发行货币,信用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国内生产技术和对外国际关系。”

  李易给出另一种货币发行的抵押物。

  “到时候纸币贬值了就。”毕构点头,表示他这个知识点会了。

  李易摇头:“可能是增值。”

  “怎么可能还能买更多的东西?生产力吗?”毕构此刻十分专注。

  “生产力是一方面,亩产五百斤,当然粮食便宜,货币对于粮食来说购买力增加。

  另一种是地盘,把天竺打下来,变成大唐领土,再找一些没有人的地方占了。

  有更好的种田工具,比如很多牛,粮食价钱还是便宜。

  养牛多了牛也便宜,随便杀掉吃肉,货币针对它们是增值。”

  李易说这话的时候,脑海中出现了有袋鼠和西红柿的两个大陆地图。

  当然,咖啡原产地那里的人也少,土地面积大。

  旁边的翠柳拿过李易的碟子,装上去她涮好的肉,又放回来。

  毕构瞪她一眼,小丫头,啥意思?提点老夫呢是不?

  翠柳吐吐舌头,根本不怕毕构,她就是告诉毕构,别说了,东主在吃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