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17 章(1 / 1)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如?”姜皎开口。

  “不如何!人家要武器你给?你以为对方会感恩戴德?”李易眉毛一挑。

  就你事儿多,我不想杀你,你现在咋还不懂呢?

  历史上你家的人干了啥?张知运之前就说不能给别人武器,你们去了非要把人家的武器给人家了。

  结果有了武器,人家又叛变,把张知运给抓住,后来被救回来,李隆基给弄死,大唐不要降将。

  看出来李易的情绪不怎么好,姜皎低头,使劲低头,偶不说话了,别杀我。

  “后突厥所来之人,具体安置呢?老夫以为,当用铁勒十姓之人,严加看管。”

  姚崇开口,他反对这种讨好别人的行为,要压制。

  李易看姚崇就顺眼了:“老姚啊!别这般,以后都是自己人了,你这样一搞就对立了。

  你看啊,咱们第一个要重视孩子,把他们的孩子弄到一起,建一个大的学堂。

  咱们又对老人关怀,把他们的老人放到一起,做点小手手工。

  草原上女人并不比男人差,故此应当把女人安排到一个大工坊中干活。

  剩下的是好男儿,他们干力气活、做工、学技术,用肩膀撑起一个家庭的重担,爷们儿。”

  换个人听李易说的话,就听茫然了。

  然啊!周围的人全明白,李易要把人家的孩子、爹娘、媳妇儿给分开,剩下的男人干力气活。

  你不听话你想反,你考虑下你的父母、媳妇儿、孩子。

  人都死了,只剩你自己,你觉得你成功了?

  策略定下来,大家吃喝,这一回才是真正地放松啊!

  “别吃那么多的小土豆,那是碳水化合物,盐也多,晚上就起夜喝水。”

  李易一看大家都爱吃煮的小土豆,连忙劝,这个相当于盐焗。

  另一边李延承自己的小院子中,他找来护士帮忙给丈母娘注射营养液和生理盐水。

  他自己跑出去了,一个小时多一点时间他回来,带着东西。

  “全做好了,我给各工坊下了单子,说我丈母娘需要一套恢复设备,大家给面子。

  休息的人就加个工,帮我把东西做出来,我一个人做得好几天。

  以后他们有需要,我也得帮忙,之前就互相帮忙,上次我给别人帮忙拿锉刀做了个镜面,给我累坏了。”

  李延承把东西放进来后,一边摸着东西的每一个地方一边说。

  他摸就知道误差有多少,零点一毫米的就行,不用太细。

  如果有需要,他拿上手锉,自己调整一下即可,保持在两丝之内。

  秋小娘子的母亲没睡,打营养,她饿,打的营养中就有中和胃酸的东西。

  她看着小车和带自动力的另一个小车,觉得美,一种技术上的美。

  小娘子蹲下看轱辘:“这个怎么看上去像镜子?都是轱辘一样的,比压面机的好。”

  “差远了,真正的镜面不是这样,我锉一锉你就明白了。

  至于压面机,那有什么技术?误差最大的有两毫米,我手往上一摸,感觉摸到了一座山。

  一百丝才是一毫米,我通常就摸这个精度,五丝就不行了,我得用手锉给修正。

  减震的弹簧不是很好,主要因为不清楚伯母术后自身的支撑力和身体重量关系比。

  等手术完,先用着,随时调整,弹簧不行就是减震板,一片片的。”

  李延承这时进入状态,不是炫耀,他就这样,说大实话,技术作不得假的。

  “露儿,往后可不能跟人家耍小脾气,日子过不好,让人家整天跟你使小性子操心,就把人家给坑了。”

  小伙子未来的丈母娘知晓情况,如此好的孩子,生活中不能给予帮助,反而增加额外情感上的负担,东主知道会生气。

  “伯母你放心,李家庄子没有那样的女人,因为进来就出不去,庄子里的别人也不会要。”

  李延承说了句大实话,进来你就出不去,你想再找一个,没有,除非我死了。

  啥?你想神不知、鬼不觉地下毒?我帮你介绍一家人,当初吐蕃就被他们坑了。

第两千八百七十五章 燃气机车房屋分

  翌日六点。李易带上团队给李延承丈母娘作手术,没吃饭的‘老妪’看着反而年轻了不少。

  其实她年岁不大,虚岁三十八,一个瘫痪把人给催老了。

  每一天对她来说都是煎熬,心疼女儿,却不能寻死。

  四个小时之后,手术完成半个小时的老妪醒过来,意识有点没恢复。

  “三个月的恢复期,或许能够提前一些,看具体情况,放心,没有大问题。”

  李易对秋小娘说,不用下医嘱,护士负责照看,秋小娘听护士的即可。

  “多谢东主。”秋小娘对李易是满满的信任。

  “你不要整天守在母亲身边,现在成为庄户,尽快熟悉庄子里的事情。

  主要记住各工坊的安全等级和操作办法,没有限制的地方。

  陛下他们居住的地方,院落门有人守,他们不让你进你就别进去。”

  李易交代一番,顺便查房,等中午去吃饭。

  晌午时李延承寻过来,他今天有工作,他不需要请假跑医院盯着,他能帮上什么忙?

  他问秋小娘想吃啥,他好给送来,结果被丈母娘赶出来,带着未来的媳妇儿。

  他丈母娘不能吃饭,还得等。

  “上车,我带你去第一食堂。”李延承骑来一个挎斗摩托车。

  “这是……”秋小娘没见过。

  “烧石油液化气的燃气车,庄子里的石油液化气多,都快没地方储存了,赶紧用。

  昨天上午我把我负责的零件做好,今天上午大家组装出来两台,我骑过来试试。

  放心,我慢慢开,没危险,以后庄子里这样的车会有很多,道路得重新设计。

  好在庄子所有的主路最初就很宽,并排能跑四辆救护车,十五米,有的地方二十米。”

  李延承说着启动摩托车,没有那么多的黑烟,烧气的跟烧油的不一样。

  秋小娘第一次坐摩托车,兴奋地四下里看。

  “什么车?停一下。”路上有人看到,大声喊。

  “边三轮燃气机车。”李延承停下车。

  那人跑过来打量:“哪天做的?这个结构……自行车能用不?”

  “能,自行车不是有正三轮和倒骑驴嘛!挎斗的不方便。想要的话加个斗而已。

  今天组装上的,庄子里不想再建石油液化气储存罐,要抓紧时间用,下任务了。”

  “我们也有任务,要求制作燃气热水器,洗澡用。

  天暖和了,大锅炉停了,洗澡还是热水舒服,尤其是洗头。

  我想去第一食堂吃饭,你去哪?”

  “上车,坐我后面。”李延承一听目的地相同,走。

  “我就这个意思,你是发动机工坊的是吧?没穿工作服、没戴工牌,看不出是哪的。”对方跨上来。

  “下午休息,工牌落在衣服上了,家里有,一会儿回家。”

  “这东西速度快不?”

  “快,但有限速要求,一小时最高二十公里,大转弯处十公里。”

  “没有二十公里。”

  “不敢,今天刚试,没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