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丝、干豆腐丝,一个土豆烩茄子,软炸里脊,自己用酱油泡点葱叶,捞过水饭,就这些,不要汤。
他来到永穆公主这桌,这桌就六个人,他的三个徒弟、小丫头、永穆公主和小兰。
三个徒弟之前也听课,出来的速度快。
小丫头跟过来了,在李家庄子学习,正如之前那个小丫头一样,她是一族人都在船上,全去大唐。
“吃呀!说了不用等。”李易过来一看,大家就坐着,没动筷子。
“吃,快吃!”永穆公主嘻嘻一笑,带头先吃,果然没等李易第一个动筷子。
“咱们也刚盛完饭。”小兰说一句,她打的饭和永穆公主一样。
不需要一人盛一点别的换着吃,十道热菜可以全打,无限制。
甚至确实不想吃,单独让厨房做自己想吃的。
“等把这批学生教差不多后,他们去教别人,我就轻松起来。”
李易对讲课没兴趣,他更喜欢自己到医院呆着。
要么进工坊看看各个技术的学习进度和应用,其他时间找永穆公主两个人聊天。
“不教更好的了?”永穆公主咽下嘴里的食物。
“少,除了李家庄子的,别处没有更多的设备,要等大唐工业基础提升。”
李易摇头,全大唐就两个真正的医院,两个庄子,航母上的不算,这属于移动有医疗辅助的船。
第两千八百三十八章 近朱者赤此间爱
之前在上课的两个庄子的护士们也吃上饭,等他们吃完接替工作的同事,同事们回看讲课视频。
往后这些李易讲课的视频还能给后来者用,可惜没人交学费。
等学会的人再为别人讲课时,同样不收学费,朝廷补贴教学工资。
不过看病的话收钱,不能不让人家吃饭。
在李家庄子有补贴, 出去后补贴怎么给?每个人技术和专业不一样,工资体系非常复杂。
但涉及到救治生命的职业,收入保证高过别人,切猪肉的保证不能与切人的比。
切肉一刀没切好,可以分开来卖,切人一刀没切好……
准备考科举的人起来的更早,早上起来读书, 找周围没有人的地方大声背诵, 学习效率高。
很多人背东西的时候喜欢捂耳朵, 然后读出来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
古代都是摇头晃脑地诵读,证明懂得这个原理。
考生自己有能力的,如各世家、豪门,他们地方无须别人管。
没能力的,到固定的地方休息,基本上放在小洛南村,还能免费泡个温泉,朝廷出钱。
小洛南村的温泉房贵,朝廷包月,相当于村子五天的价钱,不过全包,无空房。
村民们答应,省心,没有乱七八糟的事情,顺便给朝廷面子。
环境好,学子们早读完毕, 去打饭的地方盛饭菜, 这个自费。
有钱吃好的, 没钱给免费的黑面包、汤、一点榨菜丝。
大唐各地风格的菜全有,六十道,学子想吃别地方的,可以尝尝。
“要饭间读报服务吗?”一個学子盛了饭准备吃的时候,旁边响起孩子的声音。
“多少钱?”学子第一个反应是这个。
“一刻钟一钱。”孩子回答。
“一刻一钱,一个时辰八刻,一天读四个时辰即三十二钱,你所赚多否?”
学子算账,一天工作八个小时,一个孩子三十二钱。
“我最多读两刻,我还要去上学。”小孩子不认同这个计算方式。
“读一刻,你快点读。”学子见自己额外花钱,十分珍惜。
“好。今日得知,陛下归唐当有月余,不及科举之时,然科举之所,当有监控,陛下……”
小孩子答应,在旁边读起来, 速度快, 人家花钱,不能读广告对不对?除非打广告的额外给钱。
学子边吃边听,一刻钟过去,孩子把额外的一段读完,算赠送。
他伸手:“五钱,谢谢惠顾!”
“不是一钱吗?”学子瞪大眼睛,一刻五钱我都想去读报了。
“读一钱,报纸四钱,四钱买这么一摞,划算。”孩子眼睛比学子的大。
“报纸三钱一份。”学子纠结多出的一钱,他认了,确实,人家给你读的报纸是你的。
“取报也是钱啊!你找帮闲干活不花钱?”
孩子讲道理,顾客在一个饭馆吃饭,点完酒菜,发现品种少,旁边有帮闲等着。
你想吃别的饭馆的,找帮闲去买,帮闲买来,你额外给劳务费,就是跑腿钱。
饭馆的人不阻止,没有什么说本店清真,禁止外带饭菜酒水之类的规矩。
在你店里吃,证明认可你的一些菜,去别的店吃,也会让帮闲到你这里拿菜过去。
长安和洛阳,越是大的酒楼越允许,双方之间互补,谁都不吃亏。
“报纸给我?”学子想一想伸手。
“给!”孩子递过去,一大摞,成本高于售价,他送报纸和读报今天就赚两钱。
在学子接报纸的时候,孩子又出声:“我们回收报纸,一份报纸可以换一碟黄瓜、蒜茄子,现在是都是大棚的。”
“我带走不行?”这个学子就较劲。
孩子点头:“行啊!不过你想啊!你考上了,伱要这些报纸作甚?
你没考上,你带着十天的报纸往家走,千里不捎书哦!
关键你没考上,所有考试内容都在报纸上,你背的是报纸?是山一样的压力呀!
留报纸难道是为了来年继续留考?来年再考不过,还是留报纸,然后……”
“别说了,赶紧再读一刻,我给你六钱,我看完报纸,晚上换东西找你?”
学子害怕了,你别咒我,我多给你钱。
孩子点头:“好滴!今岁陛下有言……”
一刻钟过去,他背起书包就跑。
学子在后面喊:“晚上报纸给谁?”
“给谁都行,别喊我,我快迟到了。”孩子跑出去。
其实学堂不远,小洛南村有自己的学堂,村子有钱,请的人教。
“哎呀!耽误他早读了,钱我还没给他呢!”学子纠结。
“给我们就行,都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早读……这不是读了嘛!”
旁边有人过来收钱,读报纸难道没学知识?谁规定早读必须读哪一个内容?
学子想听报纸的重点内容,不听广告,孩子一样想读重点内容,这不正好?
学子:“……”
自己早读就是早读,别人早读顺便赚钱?
他转而一想,不对:“我等早读很早的,他早读才读?”
“孩子长身体的时候,睡眠不够影响太大,他起那么早作甚?他才九岁。”
收钱的小洛南村人一副孩子就应该吃好的、多睡觉的样子说。
“报纸我不在你家换小菜呢?”学子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
“给哪家都可以,最后村子一起给李家庄子,没人在乎这个,你报纸后面不练字,咱们拿过来练满了再送去。”
收钱的人依旧那副坦然的样子,是你把这些东西看得太重,我们有钱。
“好吧!给你家。”学子没啥再问的了。
收钱的人现在不收,就是过来告诉一声钱应该给谁。
他转身取了一碟黄瓜咸菜,放桌子上:“额外赠送,不是报纸换的。”
学子一挑眉头:“怎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