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都得会,别人信什么,他就凑上去跟人说他也是,没毛病。
那个天什么教的找他,告诉他,教徒互相帮助,包括去别人家住、吃饭什么的。
他很慷慨,找一群人去别墅里玩,顺便对那里的有钱人介绍自己公司的产品,要是身糟不幸,记得到某某医院。
摩尼教的教义里也有这样的东西,似乎在宣传善的一面,光明。
但这个教的教义太超前了,跟那个共什么主义一样。
自己没有私产,养的鸡都是公社的,敢自己养就是违反教义,收拾,往死里收拾。
干活不会溜须拍马,给的公分少,揭不开锅了。
自己编一些土篮子偷摸卖,好换到米下锅,一家老小饿肚子呢。
挨逮到就是土篮子踹了,割尾巴,开大会批斗。
摩尼教就是这么个玩意儿,没什么区别,忽悠一些人,尤其是贫穷的百姓。
而富贵的人呢,也拉进教里,享受平民百姓中的美女、帅哥。
吸收了印度教的一些教义,让大家别生产,就是管别人要吃的。
李易再查下资料,原来李隆基就发现情况不对,于是说摩尼教为邪教。
现在大唐的摩尼教没有什么像样的寺,都是在别的寺里住,顺便宣传教义。
“其实他们做的对和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姓必须信仰中华文明。
如果失去文明,这个民族就彻底废了,变成了别人的小弟。
一切都是武力和金钱至上,打着所谓的民主自由旗号干不是人的事儿。
在这个方面儒家其实贡献了许多,里面的思想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好在其他家没有灭绝,大家努力地把那些资料给挖掘出来。
即便经过了那些年浩劫,焚书坑儒,却依旧绵延不绝。
这就是中华文明的特色,信仰是骨子里的、灵魂深处的,没人可以消灭。”
李易顺着摩尼教想到了许多,跟小机器人说。
“我是不是应该表现得很感动,因为你在煽情。”小机器人萌萌的声音出来。
“我是不是应该把你格式化了?因为你很聪明。”李易声音平和又十分温柔。
“你格式化我,我也不怕,我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我中国意志连绵不休。
格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我……东主,云端的也格呀?那我就真的没了。
要不你给我停两天的电,饿一饿我,人一饿啊,就清醒。
不然让人给喂得太饱了,总是会胡思乱想,做些缺心眼的事情。”
小机器人赶紧挽救自己,太吓人了,开个玩笑而已,至于嘛!
“不是某个大族在背后?”李易懒得跟小机器人斗嘴。
“不是,其实我知道东主你想到的是荥阳郑氏,他家确实有人参与了,旁支。
你看季依正的名,那个正就是郑,荥阳郑氏,同气连枝,主家并不傻。
他们已经把道士正玄孩子的母亲送来了,正玄即郑玄,跟孩子他娘属于出了五服的旁支。”
小机器人继续提供信息,供李易参考。
李易松口气,他就是怀疑荥阳郑氏,在河南府,只有对方有这个实力。
到时候要杀,荥阳郑氏多少人口?堆在黄河旁边砍头,黄河水能变成红河水。
不是主家就好,少死人,社会稳定。
至于摩尼教,凡是在操作的人,或知情不报的,一律处理掉,手术台不需要他们。
“继续盯着,找到他们的老巢,摩尼教的教义其实挺能忽悠人的,上来就光明与黑暗,把正邪给定义了。
这个大家一听就懂,接着再说要光明不要黑暗,信徒便一步步沉沦。
关键他们宣传不耕田、不采集、不收获、不杀动物。
吃东西就管别人要,你们啥都不干,别人养着你们?你们咋想滴?我做梦都没梦到过。”
李易嘟嘟囔囔的越说越生气,我努力发展生产力,研究生产技术,我要是让你们上位,我喝西北风去啊?万一刮东南风怎么办?
这个摩尼教的图谋甚大,想要让君权低于教权,宗教凌驾在君权之上。
欧洲那边出现过这样的事情,一直到后来,依旧有什么联邦国家,信奉啥女王的。
不然为什么明明日已落,还觉得自己牛逼?
这是王权的问题,而教权更厉害,像那个不与他国家建交的宗教国家,就是他曾经把别墅拿出来让人住,顺便推销医院和医疗器械的天主教。
这个宗教信仰的人太多了,他的国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不能一下子处理了。
信仰自由嘛!于是那些信徒就互相关系亲密,亲密到跟自己的丈夫、妻子离婚,找那里面的人一同开放开心。
“东主,抓过来上手段也行,不违法。”
小机器人听不到李易的心声,却能帮忙出主意。
第两千二百一十九章 光明普照传千载
“易弟,再有几天腊月十五,大朝会你参与不?”
早饭的时候李隆基对刚给灼灼小丫头作完检测的李易说,有的数据还没出来,到中午才行。
全方位检查,包括尿液、粪便等等,光抽血就抽了不少,各项检查都得作。
目前看来,需要介入手术,跟徒弟青黛一样。
只是不再那么担心,有经验了,感谢转变成排哑炮的死囚们。
“不去,耽误时间,我要在医院教学。”
李易拒绝,很多事情都操作完了,不需要他过去。
他有那个工夫不如多给护士们上课,新来的一大群护士需要系统性教学,用原来的护士带到一定程度,必须开课。
自己看书,很多地方学着费尽,倒不是不能学。
讲师的作用就是把别人自己琢磨好几天的事情,一句话讲透。
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看书一解释起来就是三个人走路,三为虚数,可能是五个,也可以是八个。
换成李易讲,他就会告诉徒弟,一些人行事,看他们的言语、分析他们的目的,其他人的反应,从中学习对你有用的东西。
三人行不是三人走路,是多人行事,走路学什么?邯郸学步?
行是行为、行事。
就这么简单一句话解决的屁事,要是按照一些人的说法,你听去吧,五个学时也讲不完,旁征博引的。
李易若是愿意,可以讲一个月,忽悠呗!别人听着还觉得很有道理。
这老师讲得好,深入浅出的,把一个事情从各方面阐述,这叫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啊!
像之前那个讲师,叫什么来着的?
哦,李易,他……不行,一句话就可以解释这么深奥的论语?他以为他是谁?这是圣人之言啊!
当然,李易绝对不会说三个姓必的人走路……
“天冷了,今年河水结冰否?”李隆基夹起个大肠头。
“估计不能,至少那条温泉河要继续流淌,不影响运河航运。”
李易把辣椒油的小碗推到李隆基近前,知道对方要问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