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生活细节。
“天知道!就像你问我明天是不是有大雪一样。”樊凡想了想给出这么一个答案。
……
“明天下不下雪?”洛阳中午的时候,苏颋向李易发问。
“从现在的情况看,不应该下。湿度和温度都不够,但如果突然有暖湿气流抵达,就不一样了。”
李易回复,他其实很为难,他没有卫星云图,只能通另一套系统来分析。
一般来讲,湿度增加,同时气压又低,这样的天气会出现降水。
这是地面的数据分析,卫星又有着自己的红外和云层、风向的流转情况。
这么说吧,没有人可以绝对性地预测未来,哪怕他那个时候。
所有的气象都正常,然后地磁反应变了。
开始出现云层汇聚,电脑都是按照数据来分析,你不输入关键的数据模型,它不可能单独给出答案。
数据反馈,很多地震都是发生在半夜或凌晨,然后地震云出现。
为什么非得是晚上或凌晨地震发生概率高?这是一个科学难题。
“我是说,如果有冰雹,你有什么办法?”苏颋很直接地问。
“下就下呗,人不被打到就行,我有办法阻止冰雹,但付出的代价太打,不值得。”
李易对这样的问题就比较轻松了,防冰雹有几种火箭弹,包括降雨。
但不值得,耗费的寿命用那一点田地中收入远远补偿不了。
“小易,明天召开猎人大会,你参加不?”宋璟这个时候突然问。
“参加!不止是我,还有陛下。此次猎人大会,实际上是官方和民间的一种融合。
系统化、组织化、规模化、制度化,里面包含了很多。
一旦官府出面,就表明周围的猎人小屋的补给和朝廷政策是否支持到那里的问题。”
李易知道情况,现在所面临的绝对不仅仅是洛阳宫的求学的孩子。
涉及到了最底层的民生,就是猎户上山,洛阳没下打雪呢,猎户已经在进行提前准备了。
当地的猎户跟普通百姓想法不同,他们是生存。
第两千零三十一章 猎人汇聚待未来
午后的阳光把温度拉到二十度以上,李隆基的队伍起程离开,要回李家庄子,不继续呆在醉仙居。
小洛南村的百姓们送出去五里,被劝三次才回去。
三十里的路不远,没用上一个时辰便到达庄子。
在庄子旁边的百姓跑到路旁鞠躬,再悄悄抬头偷看,就是车厢而已,看不到关键人物。
从李家庄子到洛阳宫的二十五里路上人来人往,李家庄子需要物资,别人过来卖。
从李家庄子的山往西去,到烈士陵园、梨园,有工程在建,百姓们去看热闹。
还有不少的僧人和道士朝那里赶,得进行场景布置。
另外距离远,路上耽误时间到此的人,他们参加明天的大会。
一条条犬都很安静,不对人叫唤,更无需栓绳子。
就连上厕所也得先跟主人交流,主人帮忙安排位置。
犬在山上随地大小便会给自己和主人招惹到杀身之祸,其他大型动物顺着气味找上来。
方淘正主动请缨,站在外面接待后来的同行。
他的白毛坐在他旁边,看着自己的同行,也帮忙接待。
“小方,这是白毛?瞧着怎不一样了?一个月未见,身体长了正常,眼神”
有人与方淘正寒暄时候突然发现白毛的变化,原来他的四条狗能跟白毛大闹,现在咋老实了?
“石瞎子来了。”方淘正提个人名。
“他来我们知道,跟你的你家白毛现在是”
对方说着反应过来,上前两步,蹲下仔细看白毛。
过了足足一分多钟,他方起身:“京兆石瞎子果然名不虚传啊!说说他怎么调教的!”
人看着白毛露出羡慕的神色,再瞅瞅自己的四条狗,眼中充满了期待。
“那天石瞎子和”闯山一声胡过来,我正好到此”
方淘正高兴地讲起白毛蜕变的过程,疯狗是如何被收拾的。
“原来如此,你这人情欠大喽!只是这法子不好用,让我家的狗过去面对,很可能连犬都当不了了。”
人发现其中的问题,白毛差一点点,面对守山犬的主动压迫,赶反抗。
自己的狗来一次,完了。
“石瞎子又不是只有一种法子,去看看,万一有招呢。”方淘正不好说别的。
“好,去见见。”这个人叹口气,招呼一声,他的四条狗跟上。
来的人都认识方淘正,他救人的事迹在流传。
看到他的白毛变化大,认为是他救人应该有的,老天爷的奖赏。
百姓们看不出来守山犬,他们路过观望,瞅哪一条狗都属于好狗。
狗长得大,眼神中透着精神,不吵不闹。
自己家怎养不出来同样得狗?人从什么地方找的?
人们不晓得别人的想法,他们进去找地方安置,先安置狗,再自己住的。
忙完开始去木匠和铁匠工坊,庄子里的匠人在干活,给将来的人小屋制作东西。
人提供思路,工匠们完成。
人自己其实能做,简单的铁器、用具,没问题,陷阱玩得溜呢。
不过比起有证的工匠,人的手艺差远了。
工匠制作好的东西结实、耐用还漂亮。
人小屋有放在树杈上的,有放在岩石上的,还有溪水旁的。
原来的人小屋用树枝和皮革、草帘子制作。
现在一律木头,能拼装的,结实,甚至在很多位置可以随时拉开小窗户。
万一被狼群给围了,躲在小屋里,找位置拉开个小窗户射箭。
要是遇到熊和野猪,一般的人小屋承受不住。
眼下的没问题,撞吧,保证撞不坏。
“给你们打造好的长矛矛头,小屋中装不同长短粗细的腊木杆。
锄头、镰刀、菜刀、锯子全为你们准备妥当。
到时候会有一批药放进去,用石灰进行干燥保持。
京兆府的人小屋就这样做的,樵夫进山打柴有时会进去休息。
吃了里面的东西,不用立即打补上,里面东西多,下山后去官府说一声。”
工匠头领郑绅凛与一众凑到旁边围观的户们说,京兆府的百姓安稳。
在山脚下住的百姓,总担心野兽下山吃人。
人有了好的小屋,能够控制一大片区域没有能够伤到百姓的野兽。
人会主动维护生态平衡,却不需要在有人居住的地方维护。
人小屋建得越多,人进山的距离越远。
石老头要当官了,他在旁边跟着说:“京兆府的人小屋住着舒服,里面有地图。
地图上标出来周围几圈的人小屋位置,打休息之后,不急着立即补上物。
情况紧急先下山,去官府报备,可以用钱来抵,多花钱。
其他人进山的时候先到官府去看,缺东西他们负责带上去,有额外的报酬。”
以前人小屋的规矩是进去后吃多少,打立即补上,因为物资少。
如今多,在里面住上三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