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似乎并不平坦。”
尺带珠丹吃过饭,瞅路边的情况,发现崇山峻岭的很危险。
他从小到大,就没有来过这么远的位置。
“大唐最强的队伍,能不快吗?没有这个速度,别人会交出人?”
金城公主脸上带着骄傲的表情说话,红山宫的人为什么怕?大唐强兵,来去如风。
走着前面有山涧,山涧上面搭了绳索和藤条,不是一道绳索,是道挨着一道。
羽林飞骑正在那里修缮着,秦离队伍来时路上搭的。
之前的索道桥上没有木头板子,用周围的藤条打捆,一个挨一个铺上。
看那样子是人牵马走,估计马不时腿就陷进去一条,再拔出来找能踏脚的地方。
显然后面来的医疗队伍就从这些索道走,不用他们搭索道。
现在不是,队伍要回大唐,提前准备了木头板子。
打了孔的木头板子铺好,用绳子绑牢固,队伍开始过。
金城公主下车,千工拔步床一群人架起来往上运,准确地说是挪。
索道上站着人,人不走,互相倒手,房子一样的床就这么被倒过去。
其他的索道上倒货物,每个倒的人身上拴绳子,怕索道突然断掉。
等货物先过去,在木板桥上又拉了一道绳索,其他的人套一个索套,索套上有卡环,挂在后拉的绳索上,走过去再摘下。
金城公主不用别人扶,自己挂上挪,下面有水,水不多,看时间长了晕。
“回来的时候,我们带上更好的绳索,修结实,方便以后往来。”
站到这边的岸上,金城公主看看自己睡觉的宝宝,笑着与尺带珠丹说话。
“不修铁索?看报纸上说,有铁索横桥。”尺带珠丹提到蒲津渡。
“太沉,两边还要用更重的东西压住铁索。一路带铁索过来,其他的东西就少带了。”
金城公主比尺带珠丹聪明,从实际出发。
等所有的队伍全部过来,天近正午。
带回去当礼物的牦牛在低头吃草,它们会很辛苦,越往那边走天越热,得多喝水,还得淋水。
至于羚羊、鹿、豹、各种野生禽类则没有活的,皮毛羽毛的倒是备了货,要到大唐交换。
尺带珠丹自己有专门的东西,他不去直接卖,进贡,然后再拿价值更高的东西回来。
金城公主带回去天珠,真正的化石天珠,加上她‘亲手’制做的氆氇。
她一个人制做氆氇很费劲,基本上属于宫女帮忙。
其他的她不需要,她带着孩子回去,就是最好的礼物。
大唐不缺少这些东西,见到她活得开心,女婿对她好,便可。
队伍略作休整,继续赶路,大家吃肉松面包,里面夹香肠,喝凉开水。
金城公主奶完孩子,也吃饭,她都想把千工拔步床给扔在路上,不要了,赶路太费劲了。
陪嫁的人、尺带珠丹的人、以及其他人,不同意。
金城公主回娘家,得体面,现在的路不好走,坚持坚持,等到黄河岸边,那边的路就平坦多了。
加入大唐籍贯的部族的人,没有事情做就修路。
守着的将士们同样如此,不打仗,整天吃喝训练?不如干点力气活,当训练。
旁边的宫女从用毛绒套子捂着的地方拿出来两个煮鸡蛋,还热乎着呢。
她给剥开,碟子中倒点蒜蓉辣酱,让金城公主吃。
金城公主需要奶孩子,蛋白质不能缺,那点辣酱没事儿。
她先吃鸡蛋,煮鸡蛋的味道不够好,尤其是焖着的。
再喝口暖壶里装着的汤,咬面包。
尺带珠丹吃不下去,从未出过远门的他,第一次知道道路难行,加上心思多,内分泌有些失调。
他用暖瓶里的水泡茶,看着茶叶在杯子里打转发呆。
金城公主吃得开心,当是游玩,东西好吃。
“夫君怎么了?”金城公主吃完,摸摸肚子,柔声问。
“听说很多部族归顺了大唐,我过去,他们还认不认我?”
尺带珠丹想到权利,自己是赞普,见到那些人,打不打招呼?
“当然会认,整个大唐的人都要认,你是我夫君,吐蕃的赞普。”
金城公主会说话,她在偷换概念。
大唐人给面子,属于她的缘故,与尺带珠丹本身无关。
“对!”尺带珠丹似乎想开了,喝茶,茶早已凉。
沿途的其他部族倒是过来送东西,一部分东西送,一部分跟金城公主的人商量,能不能带去大唐,然后帮忙换其他东西回来?
金城公主的人答应,不能白拿人家东西,沿途算补给。
记好有什么东西,要换什么,如果换不到那么多,就减少数量,价格谁都不清楚。
“他们要的东西多吗?”尺带珠丹得知情况询问。
“换呢,保证是换不到,即便价值够,不过我会给带回来更多的东西,算是夫君你帮着要的赏赐。”
金城公主挤挤眼睛,显得很调皮。
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拔姜新技大块石
“这片地实在是没有办法解决,只能铺了一层沙子,然后种姜,不知道能长成什么样。”
长孙昕带李易到达一块地,指着介绍。
永穆公主也在,还有跟永穆公主到这里的几个身份相对高的贵妇。
贵妇现在喜欢到里看,当作游玩。
她们以顾客的身份能跟在永穆公主身边,却不能见李易。
能站在此处的贵妇,宗正寺中挂名,至少是宗室女子,或嫁给宗室子弟的正妻。
宰相、尚书、侍郎家中的女子不去闻恬兰香阁,她们的东西由李家庄子送。
每个月派人到李家庄子领福利时,顺便把闻恬兰香阁的商品带回去。
不然一件衣服十多缗,一个手包上百缗,侍郎的大闺女全身一套下来千缗,哪来的钱?
李家庄子给,她们不准卖和典当,只能自己用。
平日中跟其他女子接触的时候不丢面子,又不用家里捞钱供养。
贵妇们激动,看到李易了,长得果然俊俏,读书人的模样。
她们正欣赏着李易飘然的身姿,李易就脱下鞋和袜子、挽起裤腿下地了。
铺了一层沙子,穿鞋不舒服,沙子有点湿。
走到一处地方,他蹲下剥开一块母姜周围的沙土,把姜拎起来观察。
再掏那个种姜的地方,掏出一块石头,继续掏,一堆小石头。
把姜重新埋回去,压好沙子。
“上面一层云石,采石之后的碎石头,下面是白云岩,咱们转炉用的好石头,不在乎完整性。”
李易拿着石头回来,有大理石,有白云岩,不熟悉的人瞧着是一种石头。
“冶炼用的石头?那……哎呦!以前的人把碎石头堆这了,取完整的回去雕琢加工。”
长孙昕从李易手上拣出一小块白云岩,仔细看,又瞅瞅种姜的地,发愁。
姜已经种下去,全刨出来取石头?
他知道白云岩的价值,冶铁炼钢用,蓝田县开采出来的全卖给李家庄子和官方部门。
其他人接触不到高炉、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