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1 / 1)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我问你,你为什么不把灯光调小,如此耗费沼气,若沼气用完怎般?”李隆基直接问。

  学子愣一下,随即笑道:“东主贤弟不许,说光暗则眼生疾,远不能视物,遂灯应放一旁,折光而亮,才有利于学。”

  李隆基听了一看,果然,沼气灯并不是对着学子,而是放在旁边。

  然后屋子亮了,学子找个不遮挡阴影的角度看书、写字。

  “是这般吗?”李成器觉得自己现在看远处的东西就看得不是很清楚。

  可是为何昨天晚上还清楚?现在变模糊了?

  李隆基有同感,纳闷。

  他俩都忘了刚才一直盯着灯看,看的眼睛出星星的事情了。

  谁那么看,现在都模糊。

  “大哥、三哥,正寻你俩,晚上咱三兄弟饮酒如何?我已备好吃食。”

  李易的声音突然在屋门口响起。

  不是他盯着谁,而是庄子里的人自己商量好,轮换着守夜。

  看到两个人四处出溜,就去找李易说。

  李易怕两个哥哥影响学子学习,便寻到此处。

  李隆基二人一下子脸红了,像做坏事被抓到似的。

  “东主贤弟。”学子打招呼。

  李易走过去,看桌子上的纸,纸是两面书写。

  这种纸两面写,透纸太厉害了。

  他又看看砚台上摆着的那点墨锭,说道:“给宣严兄润笔。”

  “是,东主。”外面突然有声音。

  咕咕,咕咕另有鸟声传来。

  未几,有庄里的人给学子送来墨和纸,转身离去。

  “宣严兄好文采,待墨下诗句后,定要给弟送来哦。”

  李易对学子说一声,引李隆基二人出去。

  一路上三人无话,等回到李易的院落。

  李隆基问:“那人已无纸墨钱?我观其文章尚可。”

  “是啊,文章好,所以我匀他纸墨,添作润笔。”李易道。

  李易强调了一个匀字,表示这不是施舍。

  李隆基抬手摸摸李易的头,叹口气道:“世间多如易弟酬,何以悲文荡九州。”

  李易不想说这些事情,他现在又改变不了。

  他把房间里的沼气灯点燃,然后给烤架里加炭,旁边额外弄个点炭的小炉。

  焖的羊尾巴烧开,盛出来,酒烫一下。

  “大哥、三哥,是想知道沼气灯吧?”李易在那烤着肉和豆卷,问。

  “易弟,这东西,值吗?”李成器没否认,而是询问寻常人家照着做,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

  “城里不值,城中各坊,无地建沼气池,城外寻常人家也不值。”

  “沼气池,一者,粪便多;二者,有地方;三者,日常所耗柴多者。”

  “建一沼气池所耗不菲,不能尽用其能,造者徒耗家资。”

  “唯家族与大庄可用,尤牲畜多者。”

  “我建多功能窑,只是烧砖瓦、陶瓷、水泥所用。”

  “沼气池是看水泥标号合格与否,顺便尝试沼肥好不好用。”

  李易说出沼气池的优点与弊端,顺便告诉两个哥哥,沼气池是副产品。

  沼气池能用的水泥,用在其他方面,效果更不错,比如修路和河堤。

  李成器伸出手摸李易脑袋:“易弟大才。”

  李隆基跟着伸手,李易躲开,美女摸脑袋还行,你俩这么摸,摸傻了怎么办?

  李隆基不好意思地缩回手,尝了一个豆卷,感觉味道好。

  遂问:“易弟,这是何物?可推广否?”

  李易摇头:“没用,有没有它对生活没什么太大影响,很多人豆腐都吃不起呢。”

  “那能进贡否?”李隆基换一个。

  “皇上吃这个?宫里的美食应该很多吧?哦,宫里的食物得别人先尝,如殿中省的尚食局,进御必辨时禁,先尝之。”

  李易昨天恶补了一下新唐书,说话都文多了。

  看得脑袋直迷糊,倒是了解了很多事情。

  “能进贡吗?”李隆基不管什么这省那省、这局那局的,他只关心自己能不能在宫里吃到。

  “那我还得找人手做,挺费劲的,这个不像豆腐,这个需要一层一层浇,然后一层一层揭。”

  李易不想做,干豆腐并不能为他增加寿命。

  关键是费人工,揭不好,一张干豆腐就坏了,只能团起来做别的,比如说素鸡。

  “那易弟每日做些,给我们兄弟几个吃,如何?”李隆基依旧不放弃。

  “我教你们怎么做吧。”李易更干脆,这玩意没难度,一看就明白。

  “我学,易弟我学,卖钱所得之利,咱俩五五分成。”李成器答应。

  三弟可是皇上,皇上要吃,做呗。

  李隆基在旁点头:“对,交给大哥做。”

  “成吧,分不分钱的无所谓,明日大哥派人来,我教制作,再教几道干豆腐的菜。”

  李易对这方面没追求,赚不了几个钱,不如酱油。

  “如此甚好。”李成器也吃一个干豆腐卷,蘸辣酱吃的。

  那个爽快啊,尤其是葱和香菜的味道,以及混杂着干豆腐的些许豆腥与口感。

  “易弟,我给你谋一王府的差事,你”李成器想把李易弄到自己府里去。

  不等他说完,李隆基瞪眼过来:“大哥不可,求王府办事,弱了你我兄弟的骨气。”

  “啊?啊!对,不求王府。”李成器一肚子委屈。

  什么就骨气啊?我放我府里不行吗?

  分明就是你不答应,我这当大哥的,要个人你也不许。

  李隆基丝毫没有对不住大哥的愧疚。

  他心道,这李易了得呀。

  似乎每天都有新东西,大哥你要他想作甚?

  哪天他弄出个能篡权的东西,你是不是还想当皇帝?

  “我不去王府,我要当官。”李易表明态度。

  他知道现在的王爷都被皇上给限制住了权利。

  在王府混,没前途的。

  本事不显,那就活着。

  若是表现出超绝能力,当皇上的密谍是吃白饭的?

  “易弟所言极事,但不知收麦舂谷,可需人手?”

  李隆基高兴了,准备借李易一些人在麦收后处理谷子,脱皮、磨粉。

  “不用,我有好办法,我家旁边是灞水,我弄个水车,就可处理麦子了,有人足矣。”

  李易对此早有想法。

  李隆基和李成器瞪眼,什么东西个人就能处理八百亩麦子?

  李隆基再次瞪一眼大哥,这样的人你还想弄去你宋王府?

  是你飘了,还是我提不动刀了?

第十一章 这个李易……

  “易弟,水车我知道,磨谷的东西,不会是水碓吧?”

  李成器赶紧挽回,不能让三弟生出别的心思。

  实在是这个家族杀戮太多了,杀得人心都虚了。

  李易摇头:“原理差不多,但有不同,我这个不舂谷,没了壳,保存不易,又不能交租。”

  “是矣是矣。”李成器对此还是知道的。

  交租的时候要带壳,麦子给磨成粉了不要,粮库不能保存。

  “易弟,你可要抓紧啊。”李隆基恨不能钻进李易的脑袋里,把所有的好办法都学会。

  李易叹口气,道:“三哥,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唰,听到李易说的话,李隆基浑身汗毛都乍起来了,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李成器也跟着咽口唾沫,颤声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易弟你”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