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5 章(1 / 1)

带着系统来大唐 农家一锅出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刚来,估计是觉得长安有火炕,家里的襄阳没火炕,冬天冷。

  孟浩然赶路到长安城南,天就黑了,他住进客栈,洗了个热水澡,换上一身新衣服,去外面溜达。

  冬天的长安晚上并不冷清,街道上有路灯。

  城南还有夜市,小吃比较多。

  糖葫芦、芝麻麦芽糖、涮串儿、烤肉、煎的东西

  唯一让摆摊的人不开心的是有免费的热汤,卖汤,别人不买。

  逛街的人冷了、渴了,就喝半碗汤,然后继续四下里转。

  孟浩然先去金银铺子,他手里有一点兑换券,数量不够,他在家的时候用铜钱跟别人哈了黄金。

  现在要把黄金换成兑换券,带着黄金沉,铜钱更沉,出门游玩挺不容易的。

  城南的金银铺子由李家庄子开办。

  别人的金银铺子负责制作首饰和其他的东西。

  李家庄子的金银铺子只负责兑换,铜钱、银子、金子拿过来,直接换成兑换券。

  有商人专门把别处的铜钱收来到此交换,再拿着兑换券去其他地方卖高价。

  通常可从中获利一成,这个买卖没风险。

  投入一万缗,带着队伍跑一趟,得一千缗,扣除费用,能七百缗。

  再从京兆府买东西运回去卖,如此做的目的,除了赚钱,还能方便自己在当地的经营。

  孟浩然头一次来京兆府,下午的时候在别的县,看到了当地的繁华。

  长安天黑,但依旧能见到人来人往。

  他摸了摸身上装金子的地方,硬,还在,没丢,又看其他人,总觉得人挤人会有小偷。

  其他的百姓倒是不在乎,掏钱买东西的时候从内怀里往外拿钱,有的拿出来一摞。

  大面值的外面,小面值的被卷在里面。

  “这位仁兄请了,你如此拿钱,不怕别人惦记?”

  孟浩然看到那人拿的钱多,好心提醒一句。

  “不怕,在京兆府没有小偷,反而有以前当小偷的人走在人群中帮着盯梢。”掏钱的人笑了。

  他打量一下孟浩然:“初到长安?”

  “正是!”孟浩然点点头。

  “现在的京兆府把小偷集中起来,给工钱,他们负责看着其他人,遇到从外地来的行窃者,他们就抓。”

  掏钱的人笑着介绍,没有小偷。

  孟浩然微微一愣,随即也笑:“可有拐小孩儿的人?”

  “没有,一个地方又一个地方的人负责,再哪个地方孩子被拐,这个地方的那些人负责。”

  掏钱的人说着的时候,神情中带着一丝骄傲。

  京兆府安全,感觉像梦里的一样。

  孟浩然四下里看看,没发现哪个人负责什么事情。

  “别看了,他们藏得深。有时你掉了东西和钱,他们还会帮你捡起来。”掏钱的人就不看别处。

  “竟然是这样?”孟浩然一时间羡慕了,他所在的襄阳可不曾有此等事情。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所见所闻盛世繁

  孟浩然道过谢,找到金银铺子,进去把自己带的黄金换成兑换券。

  数一遍钱,他看到兑换表,好奇:“兑换的多少每日一换?”

  “定死了的,什么时候来都是这个比例。”负责人把黄金收好,回答。

  “有差价,其他地方的人过来岂不是能赚钱?”孟浩然知道价格浮动。

  在襄阳黄金就贵,在京兆府,价钱低,他换一次,损失好多。

  “对于李家庄子来讲,那点差价忽略不计。眼下还没有人拿兑换券来换铜钱和金银。”

  负责人知道孟浩然的意思,有差价就能从中获利。

  然!整个京兆府,包括周边州府,价格以李家庄子的金银铺子为准。

  李家庄子说多少就是多少,稳定,别人炒不起来。

  想要炒,需要动用上百万缗的资金。

  比如先有一百万缗的兑换券,然后大量高价收购铜钱、银子、金子,抬高市场价格。

  能有这么多钱的不多,拥有的人都聪明,不敢。

  他们明白,一旦自己要抬高价格,李家庄子保证放出来大量的铜钱,卖个高价,把一百万全给吃进去。

  自己再拿着那些铜钱,买东西?买东西需要按照兑换券的定价买。

  想往低压价,别人根本不卖,有的话,拿到李家庄子的金银铺子不是更好?

  孟浩然又看看钱,借着灯光看图案,有一张五十缗的,纸币大,同时图案也漂亮。

  “把钱放在你这里保管,你们怎么收费?”

  孟浩然想着要留下来发展,家里那边得带钱过来。

  他担心很多钱放在手上不安全,想寄存在金银铺子里。

  “不收钱。”负责人回答。

  “岂不是赔钱?”孟浩然写田园诗厉害,这种金融的事情他就不够专业了。

  “不赔!”负责人摇头。

  “为何?别处都收钱。”孟浩然还想了解更多。

  “我们放贷,通常百姓购买东西,分期还钱。

  凡是走李家庄子借贷方式买的东西,俱为东西的现在价格。

  李家庄子真正拿出来的钱要低,所有人都愿意这样操作,包括”

  负责人见没有别人进来,便耐心地向孟浩然讲解经济和金融的问题。

  别人看到一个东西值一百钱,就找李家庄子买,李家庄子以九十钱,或者更低的价格从商家手上买来给需要的人。

  这个人可以分成一年的期,一个月还八点三三三钱。

  买的人没吃亏,李家庄子赚到了差价利息钱。

  卖的人也不吃亏,他们销售额提高了。

  “我家东主说,借贷赚到的利润,要拿出来做公益。否则总是利滚利,会使兑换券贬值。”

  负责人又总结一句,东主控制着兑换券的购买力。

  只能针对某一种商品贬值,那是因为此商品的数量少了,属于市场经济行为。

  在整体上贬不下去,反而在增值,越偏远的地方兑换券价格越高。

  孟浩然学到了,道谢出去,站在门口,往星空。

  一时间他想见见李易,在长江周围转悠的时候就有许多李易的诗作传过去。

  洞庭湖上的花船,每每唱着李易写的曲子、作的诗。

  问题是,李易写诗的风格怎么那么多变?感觉不是一个人写的。

  听人趣言,诗乃李易所抄,被抄者已杀了埋掉。

  照数量来看,需要埋多少人?

  孟浩然想不通,低下望天的头,去找小吃。

  小吃的价钱都不高,鸡汤涮的豆皮,一钱能买四串儿,干豆腐卷也是如此。

  孟浩然选了一个涮串儿的地方坐下,旁边摆着醋、酱油、花椒油、蒜泥、姜粉、甜面酱、豆豉酱。

  调料随便吃,但不准浪费,倒一大堆,最后剩一大堆,不行。

  孟浩然看价钱,穿肉的是一钱一串儿,签子不同,吃完了数签子,旁边有小竹筒,吃完一个把签子扔里。

  孟浩然看看周围,发现没人看着,就一个负责把串儿补上的人,同时也是最后收钱的人。

  他给自己的碟子里拿几串儿,倒上调料,问旁边一个八九岁的小丫头:“你吃完了不把签子放进去,藏起来,是不是